![]()
当你以为朝鲜是世界上少有的经济贫困国时,其实还有一个国家也是穷得叮当响;
当你以为泰国、越南才是东亚欲望的终点时,其实还有一个国家的风俗产业也在悄然升起。
这个国家就是外蒙古。
外蒙古发达的风俗产业背后,让其有了另一个名字:韩国人的海外青楼。
![]()
今天,就让我们来撕开表象,来窥探这其中赤裸的真相。
要理解韩国男人为何远赴外蒙古,就要看清韩国的真实社会。
作为长期处在内卷极为严重的社会群体中,韩国男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源自职场压力、几乎变态的前后辈关系以及家庭的重担,这种压力让韩国男性急需发泄口。
![]()
风俗场所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令他们望而生畏的却是这种类型的场所价格开始变得越来越昂贵。
在首尔,一家顶级的娱乐场所的消费水平更不是一个普通男性所能消费得起的。
中低端市场却面临着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法律的打压。
最重要的是,随着韩国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已经不愿意从事这种服务业。
![]()
多重压力下,让迫切寻找新的情感慰藉的韩国男性感到无所适从。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经过多方的“探查”后,韩国男性突然发现了一个廉价、便宜且能让自己的身心灵都能得到极大满足的地方:外蒙古。
外蒙古的经济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是倒数的,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外蒙古的工厂就开始大批量的倒闭,失业率更是不断飙升。
连成年男性想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都十分困难,更别说一个女性了。
![]()
渐渐地,外蒙古女性发现风俗产业对女性的接纳程度可太高了,甚至是供不应求,因为他们迎来了一批“金主”,韩国人。
早在2002年,韩国人就在乌兰巴托开了一家KTV,紧随其后的是韩国游客的激增。
原因很简单,在韩国一个普通的中层职员的收入在乌兰巴托直接能轻易实现消费的升级。
这让韩国人喜出望外,同样地也让外蒙当地风俗产业开始变得盛行起来。
![]()
韩国男性在这里找到了从未有过的“价值感”。
加上,韩流文化曾经在一段时期内席卷全球,这当然也包括外蒙古。
韩剧、K-pop在外蒙古广受青睐,尤其是外蒙古的年轻人对韩国不仅仅是向往,还有崇拜。
正是这种亲近感让两国人员在亲密接触时有了共同的话题,心里门槛也随之降低。
甚至还有不少外蒙古女性对韩国男人有天然的好感,认为这些男人天然具备浪漫情怀,多金且温柔。
![]()
令她们没想到的是事实恰恰相反,这些韩国男人和韩剧中的男人可不一样,他们有时还会兽性大发。
但这些女性还会因为滤镜对韩国男人有了更多的宽容。
或许你会感到奇怪,就算外蒙古的女性是“自愿”的,或者是“主动选择”的,难道外蒙古的政府就不管吗?就没有法律去制止这种风俗产业吗?
当然有,事实上外蒙古确实也出台过一系列的法律禁止这种交易。
![]()
既然如此,为何这种产业依旧在民间盛行,甚至有了“韩国人的海外青楼”这种不堪的称号?
原因很简单,问题出在了真正的落实上。
政府出台了法律,但在实际执法上却存在了巨大的灰色空间。
腐败一直是外蒙古最大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从未得到解决过。
再加上有限的警力资源和民间对这种产业的存在表现出的默许和无所谓的态度,让风俗产业根本无法得到禁止,甚至还以半地下的方式继续存在。
![]()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外蒙古确实通过这种产业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水平。
从某种角度来说,韩国人的到来为外蒙古注入了经济活力,带动了当地的各项产业的发展。
所以,其实政府对于当地的风俗产业也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的状态。
而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涌入外蒙古。
![]()
到2021年,乌兰巴托成内的娱乐场所就超过了300多家。
在这里工作的外蒙古女性还会被要求学习简单的韩语,为的就是专门服务韩国客人。
这也直接鼓励了更多韩国男性前往外蒙古“找乐子”。
在外蒙古,他们只需要花四五万图格里克,相当于一百多元的人民币就能享受一次服务。
即便是想要包上一天,也不过四百块左右。
![]()
就算加上往返机票钱,也要比在韩国提心吊胆强得多。
随之而来的还有定制化的旅游产品。
一些旅行社以“单身男士之旅”为噱头,吸引更多的韩国男性报名参团。
这种旅游从表面上看是到外蒙古参观草原,体验牛羊肉。
但最核心的体验则是夜晚的娱乐活动。
![]()
导游会在夜幕降临时带着这些“单身”男客人来到特定娱乐场所,他们还会主动当翻译和中介,来确保消费过程安全。
所以一部分韩国男性会选择这种方式来到外蒙古“体验”服务,而另一部分韩国男性则愿意通过社交软件主动接触外蒙古的女性。
双方可以约定时间和地点,这种交易也相对自由一些。
从2015年以来,每天都有上百名韩国男性飞往外蒙古,他们当然不是来草原骑马,而是娱乐场所。
![]()
韩国男性找到了廉价的出口,外蒙古女性则在贫困中成为了商品。
双方对对方的目的了如指掌,但却又彼此心照不宣,让这条灰色产业链继续滚动。
不过,这种看似双方各取所需的背后,难道真的犹如表面的光鲜亮丽吗?
当然不是,风俗产业的畸形繁荣,导致了乌兰巴托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
它导致部分年轻女性的价值观开始变得扭曲,让她们认为这是获得财富的捷径。
![]()
毫不客气地说,这也是一种文化入侵,让游牧文化简单粗暴地和消费欲望捆绑在一起,长此以往,这是对外蒙古自身文化的伤害。
而对于韩国男性来说,看似获得了“情感慰藉”,不过是建立在金钱关系之上的。
他们眼里的顺从自然也是金钱的产物,只要金钱耗尽,顺从与温情将立即消失。
伤害最大的当然是蒙古女性,长期流连于风俗场所,让她们根本没有时间,更没有条件去定期检查身体。
![]()
因为就算在乌兰巴托医疗条件也极为有限,她们即便去了也永远排不上号,加上根本没有拒绝客人的全力,让她们即便染病也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
更痛苦的是,很大一部分女性在接待韩国男性客人时都会遭到暴力和虐待,但她们却不敢报警。
因为这种产业本就不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甚至报警可能还会遭受处罚,所以只能忍下来。
要说外蒙古祖上也是阔过的,如今却沦落至此,成为韩国男性寻欢作乐的目的地,这何尝不是一种屈辱。
![]()
对于外蒙古来说摆脱这种头衔也并不容易,贫困像乌云始终笼罩在国家的头顶。
显然,外蒙古何时能用发展多元化产业、发展经济的方式摘掉贫困的帽子,当下的困境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