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0%人不知的老挝真相:万象为何人人微笑?

0
分享至




2024年12月31日,老挝民众在首都万象的凯旋门广场跳舞迎接新年。新华社发(凯乔摄)

有些地方,没去过前,是视野的盲区,甚至是被污名的对象。但在真正去过后,就成了心中无法抹去的柔软。万象,正是这样一块土地。高铁的疾驰与社会的静谧祥和、经济的发展与生活的安逸快乐,诉说着这个城市独有的故事。

受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邀请,我们来到了“百万大象之国”老挝的首都万象,开展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访问。

深入这片土地,能够明显感到,真正的现代化,不只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基础设施的日日又新,客观数据的无穷增长,还是在时代变迁中包容每一朵奔涌的浪花,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人群,能够时时享受经济腾飞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老铁路——连通老挝的传统与现代

老挝不热烈、不喧哗、不斑斓,像一幅静止的画轴,缓缓展开,不求惊艳,但求理解。

中老铁路正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世人理解老挝的大门。从“陆锁国”到“陆联国”,联通昆明万象的“澜沧号”,沿线货物大进大出的跨境列车,实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这是2024年12月2日在老挝万象拍摄的行驶在中老铁路上的“澜沧号”动车组(无人机照片)。2021年12月3日,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新华社发(凯乔摄)

在昆明坐上“澜沧号”疾驰南下,窗外,是静谧翠绿的重峦叠嶂,是绵延不绝的货运列车,前者深藏故日旧梦,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往昔,后者就像无尽银河,长长的身躯带着两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不愿停歇,日夜奔驰。车内,熟悉整洁的列车设施、精通中文的老挝“高姐”、友好亲切的同行乘客,无时提醒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那么真实、又那么梦幻。

相关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三年来,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成绩亮眼、成就斐然,从两地两检,到一地两检,跑出了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度”。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货运量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入境旅客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截至2025年10月上旬,累计开行旅客列车8.5万列,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跨境旅客近60万人次;开行货物列车6.2万列,运输货物6900多万吨,跨境货物1580万吨。“热果北上”“云菜南下”,我国西南地区与老挝、东盟之间的物流运输时间,从原有20天以上压缩至3天以内,运输成本下降30%以上。宝藏列车、“钢铁动脉”,正织就区域经贸新奇迹。


2025年8月7日,“陆良蔬菜号”冷链班列在陆良站货场等待发车。“陆良蔬菜号”冷链班列依托中老铁路,进一步完善云南联通东南亚的物流网络,构建果蔬双向运输通道,为区域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注入新活力。新华社记者 高咏薇 摄

亮眼数据的背后,展现出制定国际铁路规章制度的“中国智慧”。中老铁路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在中老双方特许经营协定范围内,以中国铁路技术规章体系和管理经验为基础,结合老挝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及设施设备特点,组织汇编150余万字的规章体系和铁路专业术语等汉老双语书籍,中国铁路标准实现了“走出去”。

钢铁丝路火热飞驰,客货双旺欣欣向荣,“澜沧号”正带着越来越多的人驶向诗和远方,让老挝的传统与现代在同一空间中奇妙融合,不断上演着现代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更新的“双向奔赴”。

万象更新——感受老挝的“两个结合”

初抵万象,便能看到象征民族独立解放的凯旋门、传说中珍藏佛祖舍利的“塔銮塔”、缅怀凯山·丰威汉主席而建的纪念馆。它们可视为万象乃至老挝的三种“底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领袖伟人。


这是2019年11月5日在老挝首都万象拍摄的塔銮。塔銮是老挝最著名的佛塔,塔身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新华社发(凯乔摄)

初识万象,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奇特:作为全国最大城市,却罕见高楼大厦;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但常见善意微笑。

这一现象,蕴含着万象人具有较高幸福感、获得感的“密钥”,隐藏着老挝人民对符合本国国情现代化道路的自我理解与主张。

万象的高楼大厦少,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占有”土地,土地具有永久产权。在万象,土地使用权是最核心的权利。根据老挝《土地法》等规定,老挝公民及组织获取土地使用权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政府授予;二是基于土地转让;三是依照遗产继承规定。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并不会建筑高楼大厦,政府也缺少土地等财政收入,不大会花费很高代价征收土地,修建现代化的地标建筑。

拥有“永久产权”的土地使用权,人们经过备案就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修建房屋、开设店铺、种植养殖。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生产资料社会化”,意味着“生产生活资料的个人占有”。这无疑对应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及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即在协作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重新确立劳动者自主权的所有制形式。

正是在独立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万象人拥有了自己的“生产生活资料”,个人收入不会成为“第一要求”,“富”和“穷”也就具有老挝独有的内涵。个人收入相对较低容易导致社会动荡的传统认知,在万象被颠倒了,反常识的现象成为日常。当生活有着恒定保障,敢于消费、享受生活,白天咖啡、晚上啤酒,唱歌跳舞、聚会交友,也就成为万象人每日生活的习惯,人们脸上时常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2024年4月13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人们在街头参加泼水节庆祝活动。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是老挝的传统新年。新华社发(凯乔摄)

伴随土地“永久产权”与“核心使用权”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文化、老挝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共生。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赋予万象人鲜明的政治社会文化,中枢机构敞开大门、党政官员反对特权、社会大众崇尚平等,使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组成了血浓于水的独特“自然共同体”。“一村一庙”“一村多庙”现象在万象较为普遍,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佛教文化,滋养了万象人,使他们形成了乐善好施、团结协作、内敛沉稳、自律坚韧、诚实守信等民族性格。衍生于澜沧王国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万象人宽厚温和、乐观向上、礼节周到、谦逊低调、乐于助人等“老族”性格,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老挝认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土壤。

由此,老挝独立自主探索的现代化道路,更多指向不断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如“要交往而非交易”“真心换真心”“Don’t Worry,Be Happy”等口号,构成了老挝迈向现代化的独特文化特征。

山水相连——倾听老挝的中国故事

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等同于我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基于老挝独特的国情,又承担着培养教育本科生的任务。非常荣幸,我们是首次应邀访学交流的中国教师。

深入学院后我们发现,尽管“来晚了”,但中国故事早已在学院口口相传。

学院的信息技术中心,有一层“中国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赠送的图书室、若干中文课教室、中国文化体验馆、中文教师办公室等组成,主要在周末为在校培训的领导干部、接受教育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开设中文课。


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中的“中国馆”,作者摄

学校规定了不同学员、学生必须学习中文、中国文化的课时。图书室囊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的图书,数量繁多,品类丰富。门口的签到簿上,记录着众多来访者情感真挚的留言,充分展现了山同脉、水同源的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同志情谊。

访学的时光充实又快乐,在与各学院、各专业教师的交谈与采访、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中,一个个真实的中国故事,他们总能娓娓道来。他们高度重视我们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的方法与路径;充分关注中老铁路带来的“一轨山水相连,两国民心相通”;热忱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热情展望中老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与未来;渴望运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全面脱贫的经验与方法;高度评价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正风肃纪、高压反腐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等等。同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既为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骄傲,也树立了现代化发展的模板蓝图。

我们访问学院时,恰逢老挝人民革命党成立70周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50周年、凯山·丰威汉主席诞辰105周年,2026年更是中老建交65周年、中老铁路开通5周年。学院的领导教师热情地带我们在万象调研,介绍老挝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与现状、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历史与凯山·丰威汉主席思想,更让我们深入体验了老挝的栓线仪式、婚礼习俗、节日礼仪等传统文化。短短时间里,一个真实立体、美好多彩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已深深镌印在我们的心灵,也使我们认识到,建设命运共同体,既要在老挝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在中国讲好老挝故事,更要一起讲好人民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故事。


2025年5月29日,老挝万象市市长阿沙庞通·西潘敦在上海锦江饭店接受媒体采访。 解放日报记者 孟雨涵 摄

临别之际,我们郑重地向凯山·丰威汉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向一个饱经磨难、历尽艰辛的伟大民族致以崇高敬意。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期,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老挝,必将“万象”更始、咸与维新,中老人民也必将在命运共同体的深入推进中,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标题:《没有高楼大厦,人均收入较低,但人人善意微笑,老挝是怎样做到的》

栏目主编:伍斌 曹静

文字编辑:曹静 夏斌

本文作者:来庆立 徐雁雁

题图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7054文章数 7578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