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维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印刷电子、智能电子、能源电子、健康电子和柔性电子学家,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柔性电子基础(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国家重要人才”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变革性技术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旗舰期刊——research 创刊主编、自然出版集团合作期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 主编。美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新加坡化学会会士。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四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六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及两项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果两次入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等。
王来源教授,国家级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计划,中山大学柔性电子学院副教授(一级),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逸仙学者。博士毕业于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师从有机/柔性电子顶尖科学家黄维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导师纳米电子顶尖科学家段镶锋(xiangfeng duan)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微纳光电信息器件、光电器件集成系统、有机/柔性电子器件、神经元信号感知与探测、透射电子/扫描探针显微镜和光谱等原位探测纳米技术。近五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包括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matter、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被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review chemistry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广泛引用并报导,申请授权专利5项,美国专利1项。受邀担任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主流期刊审稿人,sensor客座编辑。materials today electronics (mtelec)、information & functional materials (ifm)等杂志青年编委。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担任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湖南省超微结构和超快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
博士招生说明:
(1)对微纳光电半导体器件和柔性电子研究具有极高的热情;
(2)主动性较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
(3)有微纳光电器件加工与测试、二维半导体材料、钙钛矿材料制备和柔性电子等相关实验背景,并已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论文者优先考虑。
学术交流QQ群
知光谷光伏器件学术QQ群:641345719
钙钛矿产教融合交流@知光谷(微信群):需添加编辑微信
为加强科研合作,我们为海内外科研人员专门开通了钙钛矿科创合作专业科研交流微信群。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编辑微信pvalley2024,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无备注请恕不通过),由编辑审核后邀请入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