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由宁波大学牵头承担的宁波市土壤生物普查工作完成,首次摸清全市土壤生物“家底”,建成浙江省首个市级土壤生物数据库,涵盖9000多平方公里地域,200多个生物样点,100多个土种生物。
去年9月,宁波市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开展土壤生物普查。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武汉工程大学共同组建农业、生物、环保、地质等领域的专家队伍。其中,宁波大学60余名师生主要承担普查任务。
宁波大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葛体达介绍,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线虫、蚯蚓、原生生物等,在土壤中扮演着分解有机物质、循环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等重要角色。
在野外采样阶段,宁波大学团队严格执行技术规范,采用梅花形、棋盘形等采样方式,并全程实施数字化质控,实现采样点100%可追溯、检测数据100%可复查,全面保障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调查期间,宁波大学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布农用地、林地、园地、湿地,共计调查生物样点202个,分析107个土种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现状,基本覆盖宁波不同生态类型的土壤区域。
宁波大学团队在土壤生物普查中,首次对微生物、线虫、蚯蚓、原生生物四大类群进行同步定量分析,为东南沿海地区土壤健康评价提供关键参数,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
师生团队采集土壤生物样本。宁波大学/供图
![]()
师生团队赶赴土壤生物样本区域。宁波大学/供图
![]()
师生团队检验土壤生物样本。宁波大学/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