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GW-ICC 2025丨ATTRv诊疗困局如何破?从OverTTuRe China研究勾勒中国ATTRv诊疗新图景

0
分享至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OverTTuRe China研究数据结果公布,马为教授从临床角度解答ATTR诊治挑战。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是一类由转甲状腺素蛋白(TTR)错误折叠形成淀粉样纤维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引发的罕见疾病,其中累及心脏的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生存率低、进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由于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我国ATTR患者常面临诊断延迟、治疗选择有限等问题,患者预后普遍不佳。

在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GW-ICC/AHS 2025)上,OverTTuRe China 研究[2]中国人群数据结果的公布为ATTR诊疗带来了关键参考。为此,特邀该研究重要参与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马为教授,深入解读研究数据背后的临床意义,剖析当前诊疗困境,并探讨未来优化方向。

OverTTuRe China研究:中国ATTRv患者临床特征全景呈现

作为中国首个大样本ATTRv回顾性研究,OverTTuRe China研究纳入190例遗传型ATTR(ATTRv)患者,其数据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ATTRv患者的清晰临床画像。

研究显示,“混合型表型占比高(Mixed)”是中国 ATTRv 患者最突出的特点。马为教授指出,190 例患者中 ,152 例为 ATTR混合型表型。年龄分布上,患者首发症状平均年龄为 54.6 岁,确诊时平均年龄升至 58.3 岁,两者间 3.7 年的差距直接反映出“诊断延迟”已成为我国 ATTRv 诊疗的核心痛点。同时,晚发型患者(≥50 岁发病)占比 67.9%,也为我国临床诊疗策略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基因与家族史特征方面,42.1%的患者存在明确ATTR家族史。基因变异类型上,最常见的是Ala97Ser变异,占比28.6%,而在国际上广泛关注的Val30Me变异仅占8.6%,Ser43Asn变异占7.6%。


图:我国ATTR患者基础特征 [2]

从数据来看,慢性心衰是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达27.4%,其次为肾病(14.2%)、轻度肝病(12.1%,以慢性肝炎或无门静脉高压的肝硬化为主)与慢性肺病(11.6%)。首发症状则以肢体麻木占比最高(27.7%),其次为肌肉无力(15.4%)、慢性腹泻(13.8%)、心肌病(11.2%)与呼吸困难(11%)。但随着疾病进展,确诊时症状谱发生明显变化,心脏症状往往更为突出——心肌病、肢体麻木与下肢水肿成为最常见症状。进一步细分亚型可见,ATTRv-CM患者中,心肌病(63.2%)与下肢水肿(50%)更为常见;ATTRv混合表型患者中,心肌病、肢体麻木和下肢水肿的发生率同样较高,分别为48.0%、40.1%和28.3%。

“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病人的首发临床表现可能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但是对病人影响更为严重的可能是心脏表现。这也提示我们临床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其中一个就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马为教授谈到,研究也显示,ATTRv-CM患者中位诊断延迟时间为1.7年,ATTRv混合表型患者为2.8年,总人群为 2.7年。


图:我国ATTR患者临床诊断现状[2]

即便确诊后,患者从确诊到接受治疗的中位时间仍达44天。延迟带来的后果是患者病情快速进展:从确诊到新发ATTR临床表现的中位时间仅1年,全因住院中位时间2年,全因死亡中位时间7年。


图:ATTR患者总体临床预后差[2]

诊疗延迟与预后不佳:归因分析与未满足临床需求破解之道

OverTTuRe China研究暴露出的诊疗延迟与预后不佳问题,并非单一因素所致。马为教授首先指出,ATTRv-CM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可累及神经、心脏、消化、呼吸等多个系统,患者可能因肢体麻木就诊于神经内科、因心衰就诊于心血管内科、因慢性腹泻就诊于消化科,而不同科室医生对该类疾病认知不足,难以将分散的症状与ATTRv关联,导致诊断的延迟。

而认知的缺乏又进一步导致了筛查诊断工具应用的不足,加剧了漏诊与误诊。尽管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CMR)、焦磷酸盐(PYP)核素显像是ATTR-CM早期诊断的关键工具,但在我国ATTRv患者中,这些检查的使用率普遍偏低,总体使用率最高的是超声心动图,也仅为55%;CMR延迟钆显像(CMR-LGE)、CMR细胞外容积(CMR-ECV)、PYP总体使用率更低,分别仅为7%、1%、27%;更关键的是,仅不足10%的患者接受了细胞外容积(ECV)、整体纵向应变(GLS)等ATTR特异性参数评估。


图:疾病诊断工具使用率低[2]

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我国ATTRv患者失访率高达38.9%,基层医院因缺乏疾病认知与专业随访人员,难以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

治疗可及性的不足则影响了治疗的启动时间。目前我国仅获批TTR稳定剂这一种对因治疗药物,且有近40%的患者未接受对因治疗。“这里有很多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完成,包括临床医生对于药物的认识、药物可及性、医保政策和临床药师的沟通,以改进病人的治疗。”马为教授补充道。


图:我国ATTR患者治疗模式[2]

针对研究揭示的一系列问题,马为教授认为临床目前主要存在两大未被满足的需求:一是“早期诊断率亟待提升”,二是“治疗方案需进一步丰富”。

由于ATTRv是一组罕见病,且临床表现多变、特异性不足,因此马为教授认为首先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提升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关注,进而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让患者尽早得到治疗。

然而,治疗方面也同样存在着挑战,即目前ATTRv对因治疗手段非常有限,仅有TTR稳定剂。该药物可以通过稳定TTR四聚体,减少其解离为单体并沉积在组织中,从而减缓疾病进展。但部分接受TTR稳定剂患者虽然能够获得临床预后的改善,但早期获益较慢,可能需要经过1年的治疗才能看到效果。

因此,马为教授认为临床仍旧迫切需要研发更多新型的对因治疗药物。如小干扰RNA疗法和反义寡核苷酸等基因沉默药物,可特异性阻断肝脏TTR合成,减少异常TTR蛋白的产生,实现持久的蛋白表达调控。这类针对ATTR发病机制进行干预的治疗手段,或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淀粉样纤维清除剂也在积极研发和临床试验中。

小结

OverTTuRe China研究作为中国ATTRv诊疗领域的“里程碑式研究”,首次以大样本数据揭示了中国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后续诊疗策略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暴露了临床存在的问题,为行业敲响了警钟。马为教授在专访中强调,ATTRv诊疗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通过认知提升打破疾病认知壁垒,通过标准化筛查缩短诊断时间,通过新型药物研发丰富治疗选择,通过完善随访体系保障长期管理。未来,相信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新型药物的落地以及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推广,中国ATTRv诊疗有望逐步实现“早期诊断、精准治疗、长期管理”的目标,让更多患者摆脱“诊断难、治疗少、预后差”的困境,真正迈入“精准化、规范化”新时代。

专家简介


马为教授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心内科副主任,超声心动图室负责人

  • 主要从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的研究。

  • 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心同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委员、Fellow of ESC,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中国分会介入治疗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通讯编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04):324-332.

[2]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pattern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an observa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 (OverTTuRe China).Presented at GW-ICC 2025.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码:CN-170075 过期日期:2026-04-23

本文受访专家:马为教授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医学界心血管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新翔绝杀,上海U20击败福建,全运会小组赛两连胜!

李新翔绝杀,上海U20击败福建,全运会小组赛两连胜!

五星体育
2025-11-03 22:03:01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一家说
2025-05-23 15:05:58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热风追逐者
2025-11-03 09:46:18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22:32:15
阿根廷大豆突然生变!中国货轮集体掉头,人民币成救命稻草

阿根廷大豆突然生变!中国货轮集体掉头,人民币成救命稻草

前沿天地
2025-11-03 15:11:57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九旬李明启谈到容嬷嬷为自己发声:我是个好人,当年属于救场行为

九旬李明启谈到容嬷嬷为自己发声:我是个好人,当年属于救场行为

蜜桔娱乐
2025-11-03 16:30:18
美国最不愿看到的事发生,英国媒体:中国开始测试DUV光刻机

美国最不愿看到的事发生,英国媒体:中国开始测试DUV光刻机

泠泠说史
2025-11-03 17:35:11
印度全村搞诈骗,还想逆天改命打破种姓制?被高种姓一秒打回原形:你也配?!

印度全村搞诈骗,还想逆天改命打破种姓制?被高种姓一秒打回原形:你也配?!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02 23:22:33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05:08
被叶柯榨干!47岁黄晓明大变样,满脸褶子还秃顶,小餐馆吃面太憔悴

被叶柯榨干!47岁黄晓明大变样,满脸褶子还秃顶,小餐馆吃面太憔悴

八星人
2025-11-03 16:17:52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影视高原说
2025-11-01 08:28:10
她这大体格 真的很少见,五官精致绝美,气质非凡,一脸旺夫相

她这大体格 真的很少见,五官精致绝美,气质非凡,一脸旺夫相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3 14:41:22
东契奇让出一些球权给里夫斯后,湖人的进攻也变得更加流畅了?

东契奇让出一些球权给里夫斯后,湖人的进攻也变得更加流畅了?

稻谷与小麦
2025-11-04 00:33:06
英超最新积分战报:纽卡爆冷被灌3球,曼城升第2,曼联第8名

英超最新积分战报:纽卡爆冷被灌3球,曼城升第2,曼联第8名

足球狗说
2025-11-03 07:58:25
江苏思威博回应产品涉“毒营养土”:涉事人员和产品系冒充

江苏思威博回应产品涉“毒营养土”:涉事人员和产品系冒充

澎湃新闻
2025-11-03 21:46:27
北约威胁抹去莫斯科,普京亮出波塞冬核鱼雷,先拿一国测试下?

北约威胁抹去莫斯科,普京亮出波塞冬核鱼雷,先拿一国测试下?

第一军情
2025-11-03 11:45:03
西部排名又乱了:马刺爆冷输球,湖人高歌猛进,7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乱了:马刺爆冷输球,湖人高歌猛进,7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03 16:54:18
华为Mate新机引起争议,反转把我看傻了

华为Mate新机引起争议,反转把我看傻了

3C毒物
2025-11-03 00:05:19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卷史
2025-09-15 11:50:59
2025-11-04 00:56:49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incentive-icons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医学界网站心血管子频道。
9926文章数 610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数码要闻

苹果邀请英国iPad用户共创“圣诞树”,获奖作品将在伦敦总部点亮

教育要闻

疯狂割韭菜:香港一年硕大劝退!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