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当前,呼伦贝尔农垦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以“建管并举”,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上双线发力。一方面全力推进 0.8 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为农业增产增效打造新引擎;另一方面系统开展以往水利设施维护工作,为现有农业生产筑牢保障网,双向举措共同为区域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
挖掘机正加紧施工。
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第五连(队)0.8 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总投资 2101 万元,建设内容覆盖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系统新建、田间道路铺设、农田输配电安装、农田地力提升等多个关键领域。记者10月24日了解到,为抢抓上冻前的黄金施工期,该公司党委牵头联合施工、监理、设计及属地相关部门,紧密协同、凝聚合力,紧盯气象预警信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施工团队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与施工标准,有序推进土地平整、灌溉管道基础开挖等初期作业。据规划,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格局。
![]()
麻袋包裹灌溉机轮胎。
在推进新建项目的同时,公司同步启动水利设施维护行动,聚焦场区投用多年的灌溉渠道、输水管道、泵站等核心设施,开展全方位排查与精细化修缮。针对夏管后输水管道内留存余水、冬季低温易结冰膨胀导致管道冻裂的问题,公司党委快速部署各连队工作人员深入田间逐段排查积水情况,首次运用空压机有序开展排水作业,技术人员详细记录排水进展与设备状况并建立完善台账,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灌机轮胎统一用麻袋包裹以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这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保障水利设施持续稳定运行,切实满足现有农田灌溉需求,让农业生产“用水无忧”。
“既要建好新农田,也要护好老设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兆东强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的 “双保险”,必须同等重视、同步推进。
![]()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为确保两项工作高效落地,公司项目管理部创新建立 “双轨调度” 工作机制,每日分别梳理新建项目进度与老设施维护情况,每周汇总工作成效并优化推进举措,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与维护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实现新建工程高质量推进、既有设施高效能运转的 “双保障” 目标。
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守护老旧水利设施,从创新协同施工机制到建立 “双轨调度” 制度,是呼伦贝尔农垦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这一 “建新不丢旧、强基更长效” 的实践,既为自身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更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北疆强劲动力。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玉琢
通讯员:牟阳
新闻编辑:郭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