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以粉丝数量来评判的话,钓鱼圈的“二哥之争”,好像已经持续了很久。
大家都在看谁先突破千万粉丝这一关。
![]()
邓刚长时间处于“一哥”的位置,粉丝3500万以上,那是无人能及的天花板。他那些盘老板的经典视频,随便一个都是百万点赞,技术流加上幽默感,让他稳坐钓鱼圈头把交椅。
此前,刘志强一直是稳居老二的位置,粉丝量在900多万徘徊,始终没能突破千万大关。
另一名垂钓者吴亚,因为年轻、形象好、技术也过硬,一直被大家寄予厚望,很多人都认为他将是钓鱼圈下一个突破千万粉丝的网红。
![]()
吴亚也不负众望,近期的粉丝量刚突破1000万大关。
但谁也没想到,半路竟然杀出来个“老麻雀”。仅仅靠一条“20万的青鱼”,涨粉近百万,直接夺得“二哥”的位置。
大数据显示,博主老麻雀一个月内涨粉97.2万,而吴亚涨粉量为13.8万,靠着这个优势的数据,老麻雀的总粉丝量要高出吴亚52万多。
![]()
而引爆老麻雀粉丝数量的,仅仅是一条青鱼。
不得不说,老麻雀才是玩流量的高手,用一条青鱼,不但撬动了千万流量,还带来了百万粉丝,锁定“钓鱼二哥”的位置。
老麻雀何许人也?
老麻雀,真名不详,以收大鱼闻名,几年前就曾以5.8万价格收一条青鱼一举成名。
这次的20万青鱼事件,让我认识到了他的圈粉能力。
![]()
当时有人送来一条误闯渔网的巨青,这正符合老麻雀的胃口,毕竟他是靠收青鱼出名的。但老麻雀在收这条青鱼的时候,让网友们见识到了啥叫玩流量的高手。
当他喊出“这条鱼320斤重”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某新势力车厂的营销文案。原来,他一直强调的“320斤”,是连袋子加水的重量,乍一看去好像是他弄到了一条320斤的大鱼。
![]()
要知道,此前国内最大的青鱼为228斤。所以,320斤这个重量,一开始确实震撼到了很多网友,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重量是毛重,而不是净重。
另外,在收这条鱼的时候,老麻雀直接开价20万,但后面又加了个前提:这条鱼能活下来。
这一波操作下来,让很多网友都在坐等后续,有人不断催更。
虽然有网友一开始就判断这条鱼活不了,因为活了就要真给20万啊!
![]()
但老麻雀还是把逼格拉满,增氧机、吊瓶、葡萄糖、听诊器都用上了,还请来专业医生给大鱼诊治,以三四天更新一集的频率,持续制造悬念。
结果折腾了一段时间,鱼还是没救活,老麻雀以一句 “脊柱摔断了,内脏都烂了” 宣告结束,但同时又放话:“以后遇到超229斤的青鱼喊我,30 万不还价!”
这波操作直接把悬念拉满,网友才反应过来:“合着大哥早就把流量玩明白了!”
就是靠着这波热度,老麻雀一个月狂增粉丝近百万,稳坐二哥位置。
这事儿在钓鱼圈引起不少争议,有人喊 “偷袭成功”,有人说 “流量玩得溜”,靠 “炒作” 上位。
![]()
不管怎么说,钓鱼圈早就不是 “技术为王” 的时代了,邓刚不也是靠 “盘老板” 的剧情火的?刘志强一直坚持随行输出,甚至只钓小白条,结果原地踏步好几年,让他人后来居上。
其实,吴亚的问题也挺明显,2023年因为钓标鱼的问题一度被平台禁言,虽然很快复出,但热度确实掉了点。而且他后期内容有点 “瓶颈”,除了打浮钓大货,新鲜点子不多,不像老麻雀总能整出新活。
但老麻雀这个人,将其归类为钓鱼博主确实有点牵强,他除了盘鱼塘、收青鱼,还搞了几场巨物争霸赛之外,在钓鱼方面好像并没有建树,垂钓技术估计也是拿不出手。
![]()
强调一点,无论是之前和现在,我也不认为老麻雀是一名钓鱼博主,但媒体平台给他的标签是“钓鱼垂类”创作者,这个我确实感觉有点意外。
在我看来,邓刚、刘志强、吴亚都是钓鱼人,老麻雀算是个娱乐型网红吧,和钓鱼挂不上边。
最有意思的是刘志强,看着俩后辈争得头破血流,自己900多万粉丝纹丝不动。有人说他 “佛系”,也有人觉得他没跟上节奏。毕竟现在的年轻人看钓鱼,不光想学技术,更想看刺激、看故事,老麻雀的 “巨物 + 悬念” 组合拳,确实比单纯的钓鱼更抓眼球。
不过,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蒙娜丽莎,钓鱼圈“二哥”的位置,在不同人眼里,从来都不是唯一的,毕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粉丝量只是一个数字,无他耳。
在你心中,谁是钓鱼圈的“二哥”呢?大家不妨发表一下意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