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澳两国领导人在白宫敲定一份关键矿产合作框架,焦点放在稀土供应上。这份协议直接针对全球供应链痛点,尤其是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强势位置。澳大利亚作为资源大国,美国作为技术大国,两边联手想打破现有格局。
协议总额涉及85亿美元的项目管道,双方各承诺至少10亿美元投入,从矿产开采到加工全链条覆盖。签署时间是2025年10月20日,正好赶在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之后,大家都觉得这步棋下得及时。
特朗普在会上表现出强烈兴趣,他强调这份协议能让美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稀土库存。协议内容包括加速矿山和加工厂的许可审批,还涉及地质资源映射、矿产回收利用,以及防止关键资产落入潜在对手手里。
澳大利亚那边有现成项目准备启动,比如北部和西部的矿区,美国计划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两国官员表示,这不光是经济合作,还关系到国防和科技安全,因为稀土用在电动车、飞机引擎、军用雷达等地方。
稀土市场一直被中国主导,据地质调查数据,中国有全球最大储备,精炼产能占八成以上。美国过去依赖进口,现在想自力更生。澳大利亚稀土储备排世界第四,但加工环节薄弱,这次协议就是补这个短板。特朗普提到,谈判花了四五个月时间,双方都急于推进。阿尔巴内塞也表态,这能把美澳关系推到新高度,还能创造就业机会。
特朗普的发言特别引人注意,他说一年后美国会有海量稀土,多到不知道怎么处理,甚至开玩笑说价值只剩2美元。这反映出他对摆脱依赖的迫切心态。
协议还设定了关键矿产的最低价格底线,这是西方矿业公司盼望已久的举措,能稳定市场。首批项目包括澳大利亚的加里ウム生产和稀土矿开发,预计产出占全球份额的一定比例。
![]()
从全球角度看,中国最近收紧稀土出口规则,让各国警觉起来。美国财长表示,盟国正协调回应。这份美澳协议被视为反制的一部分,但专家指出,短期效果有限。稀土从开采到精炼需要多年积累,瓶颈在加工厂建设和电力供应。美国电网有些老化,高耗能产业难马上跟上。澳大利亚环保审批严格,也会拖延进度。
尽管如此,这协议释放出战略信号。特朗普政府推动本土矿产开发,比如批准阿拉斯加矿区项目,还考虑入股格陵兰稀土矿。澳大利亚企业股价应声上涨,像Lynas Rare Earths这类公司受益明显。协议强调公私合作,政府提供担保和贷款,私营部门负责执行。
稀土不是普通商品,它牵扯到电动车转型、AI发展和国防。特朗普团队视之为国家安全议题,避免供应链中断。澳大利亚则借此巩固盟友地位,同时应对国内经济压力。协议框架下,两国成立联合工作组,监督项目推进。
不过,现实挑战不少。精炼技术需要时间优化,中国积累了数十年经验,美澳想快速复制不容易。资金连续性是个问题,美国政治环境多变,政策可能随领导换届调整。人才短缺也突出,矿业工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干脏累活。澳大利亚矿业基础好,但稀土专才不足。
![]()
其实,稀土合作不止美澳,特朗普早前与乌克兰签类似协议,扩展来源。目标是建立多元化市场,减少单一依赖。澳大利亚定位为中国之外的重稀土主要供应商,通过Lynas等企业发力。
整体看,这份协议在中美贸易紧张背景下诞生。特朗普的激动发言点明核心:稀土关乎未来竞争力。美国投资澳大利亚加工厂,目标自给自足。挑战在于时间成本,建厂培训至少数年。
![]()
资源安全是全球议题。中国从未主动断供,但地缘政治加剧不确定性。美澳联手想建平行供应链,减少风险。协议价值不止85亿,更在于战略布局。
特朗普的表态接地气,直指痛点:稀土多到用不完。这夸张了点,但显示决心。澳大利亚矿区如Arafura Nolans预计产全球5%稀土,获政府股权投资。两国合作扩展到回收和研发,提升竞争力。
![]()
这协议可能载入史册,作为回应中国主导的开端。特朗普情绪激动,源于对独立的追求。未来发展取决于执行力,短期依赖仍存,但长远有望改变格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