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振宁告别式当日,翁帆哭红眼只是看点之一,清华宣布一重要决定

0
分享至

1

10 月 24 日的北京,秋意深浓,凉风拂过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林荫道。

2

从清晨起,四面八方的人群便陆续汇聚于此,公墓外主干道两侧早已停满车辆,绵延数百米。

3

这场庄重肃穆的告别仪式中,有两个画面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一个是翁帆通红的双眼,另一个则是清华大学在现场宣布的一项深远决定……



4

告别式现场,满是不舍与缅怀

5

上午八点刚过,八宝山革命公墓入口已排成长龙。

6

九时整,告别仪式正式开始,通往主礼堂的道路被人群填满,脚步缓慢而沉重。

7

队伍中有来自中科院的研究员,有佩戴清华校徽的师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带着孩子前来致敬的年轻父母。



8

每个人手中紧握着洁白的菊花,指尖微微发颤,仿佛多走一步都是对逝者的辜负。

9

行进间,低声细语不断响起,有人讲述杨老当年讲课的风采,有人翻看手机里珍藏多年的合影,神情动容。

10

礼堂不远处,不少人怀抱浅蓝色封面的纪念册,那是为追思特别印制的生平图录。

11

无需言语表达,那份沉静而深切的哀思,早已融入每一个凝望的眼神和缓慢的步伐之中。



12

家属区前排,翁帆身穿黑色素衣,双目红肿如桃,手指频频轻按眼角,泪水却仍止不住滑落。

13

二十余载相守,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如今只剩一人独行,心中的空洞难以填补。



14

她曾坦言:“能陪伴在他身边,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此刻回想这句话,更觉心酸难抑。

15

站在她身旁的是一位身形笔直的中年男子——杨振宁先生的次子杨光宇。



16

这位拥有化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金融领域的杰出人才,专程从外地赶回,一身深色西装衬托出满脸悲戚。

17

童年时期,在父亲鼓励下搭建家庭实验室的经历历历在目,如今只能以沉默送别那位点亮他科学梦想的人。



18

清华暖心举措

19

早在告别仪式之前,清华大学便已用实际行动寄托哀思。

20

10 月 18 日消息传出后,高等研究院迅速在科学馆一楼 119 庑设立缅怀空间。

21

室内陈列着杨老一生中的工作照、授课影像与家庭留影,留言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悼词:“您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灯塔”“每当研究陷入困境,总会想起您的坚持”。



22

十余天来,师生校友、科研工作者乃至远道而来的物理爱好者络绎不绝,手捧鲜花静静伫立,默默致意。

23

告别仪式当天,当清华校领导走上发言台时,全场瞬间归于寂静。

24

“今天,‘杨振宁书屋’与专属档案资料库正式启用!” 宣布声落下,短暂静默后,掌声与低语交织而起。



25

这并非普通的图书室或收藏馆,而是承载了杨老毕生心血的精神殿堂。

26

其中存放着他捐赠的数千册书籍、原始手稿、学术通信,以及他多年珍藏的书画作品与雕塑艺术品,每一件都凝聚着他对科学与教育的深情厚谊。

27

他曾说:“清华是我的精神故乡。” 如今这座书屋,正是那句话最真实的回响,让后来者得以跨越时空,“触摸”他的思想轨迹。

28

事实上,他与清华的情感纽带,始于少年求学,贯穿整个世纪人生……



29

一辈子的深厚缘分

30

作为清华大学的杰出校友,他深知国内基础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

31

1997 年,他牵头创立高等研究中心(后更名为高等研究院),借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模式,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科研平台。

32

年逾七旬的他亲自奔走四方:筹措资金、拟定章程、延揽英才,甚至多次飞赴欧美邀请顶尖学者加盟;

33

自费购置先进实验设备,将私人藏书无偿借阅给资料匮乏的学生;

34

还将多件艺术珍品捐赠给学校,只因一句朴素话语:“放在校园里,能让更多年轻人看到。”



35

尤为令人动容的是,他在 82 岁高龄时仍坚持为本科新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

36

站立时间久了会腰酸腿痛,但他从未缺席一节课;复杂概念就用生活化例子拆解,课后常被学生团团围住提问,他也总是耐心解答,倾囊相授。

37

许多学子正是因这一门课爱上物理学,继而投身科研事业。这份赤诚付出,清华始终铭记于心。

38

此次建立书屋与资料库,不仅是对过往的纪念,更是为了让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怀延续下去,让他的精神永远扎根于清华园的土地之上。

39

也正是通过这次集中的报道,无数人才真正理解了杨振宁先生的伟大所在……



40

科学巨匠与家国赤子

41

这位活跃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理论物理泰斗,其学术地位足以与牛顿、爱因斯坦并列。

42

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摘得华人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43

与罗伯特·米尔斯构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成为现代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核心支柱;

44

提出的“杨-巴克斯特方程”,为统计力学与数学领域开辟全新路径。

45

任何一项成就都足以奠定一位科学家的历史地位,而他却集多项里程碑式贡献于一身,“科学巨人”之称实至名归。



46

更令人敬仰的是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47

上世纪五十年代便立志归国服务,虽因时代原因未能成行,但他从未停止以其他方式回馈祖国:定期回国讲学,带回国际前沿成果;推动中外高校合作项目;设立专项奖学金资助寒门学子。

48

过去曾有人质疑他“未归故土即为疏离”,如今真相已然清晰——“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不是口号,而是他用数十年行动践行的庄严承诺。

49

卓越的学术造诣与炽热的爱国之心,如同双星辉映,照亮一代又一代青年探索真理的道路。



50

告别式上,除了翁帆的眼泪与清华的郑重宣告,还有两个细节牵动人心。

51

其一是关于安葬地点的猜测。公众普遍希望他长眠于八宝山——这片土地安息着众多民族脊梁,其中包括他一生挚友邓稼先

52

两人早年同窗共读,此后一个深耕理论物理,一个投身核武器研制,皆为国家命运竭尽全力。



53

杨老曾在文章中深情回忆邓稼先,称彼此“千里共同途”。若能在彼岸再度毗邻而居,继续畅谈宇宙奥秘与中华崛起,无疑是两位伟人最圆满的结局。

54

另一处关注焦点是出席嘉宾的身份层次。

55

作为世界级科学大师,到场的不仅有顶尖学者、大学教授,还有多位政界与文化界重量级人物。



56

他们低调现身,默默排队,肃立送别,这一幕令人动容。

57

有人感慨:“一个人能赢得如此广泛的尊重,不只是因为他的成就,更是因为他的人格光芒。”

58

结语

59

杨振宁先生走了,带着对自然规律的无限好奇、对祖国发展的深切牵挂,以及对家人亲友的万般眷恋。

60

但他并未真正离去。他的智慧结晶封存在清华的书屋与档案库里,他的治学态度铭刻在万千学子的心中。

61

未来岁月里,只要有人仰望星空、追问真理、心系家国,他就依然活着。

62

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继承那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信念,踏实前行,不负时代,不负这位伟大灵魂留下的光与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4:54:24
水贝市场暂时处于半停滞状态

水贝市场暂时处于半停滞状态

财联社
2025-11-09 15:32:06
90年代,为什么中国选择了VCD而不是DVD?

90年代,为什么中国选择了VCD而不是DVD?

创业者李孟
2025-11-09 00:52:34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7 12:39:22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1换4,再见开拓者!杨瀚森交易大获成功,灰熊这次真捡到宝了

陈秣爱钓鱼
2025-11-09 23:21:30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陕西咸阳一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被公诉

上游新闻
2025-11-09 15:23:04
博主称甘肃临夏有货车私自向大夏河中排放粉紫色不明液体,经检测为含高锰酸钾的运鱼水,环保部门回应

博主称甘肃临夏有货车私自向大夏河中排放粉紫色不明液体,经检测为含高锰酸钾的运鱼水,环保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9 14:57:41
中储粮济宁直属库致7死事故调查报告公布,12人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中储粮济宁直属库致7死事故调查报告公布,12人已被采取强制措施

界面新闻
2025-11-09 15:18:44
一场台风,让菲律宾看明白了,马尼拉时报发声:菲律宾人,回家吧

一场台风,让菲律宾看明白了,马尼拉时报发声:菲律宾人,回家吧

李子橱
2025-11-09 21:10:03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BRTV新闻
2025-11-08 21:03:30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俄罗斯多名航空技术人员坠机身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8:58:06
102分,哈兰德是本赛季英超范特西首位突破100分的球员

102分,哈兰德是本赛季英超范特西首位突破100分的球员

懂球帝
2025-11-10 03:02:25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火山诗话
2025-11-09 16:09:29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今年的中欧关系,怎么看?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今年的中欧关系,怎么看?

上观新闻
2025-11-09 19:56:17
从下一个星期一开始,人民币将会被踢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合约

从下一个星期一开始,人民币将会被踢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合约

流苏晚晴
2025-11-09 21:02:26
萧美琴现身欧洲议会,对百余议员发表“台独”演讲,中方罕见震怒

萧美琴现身欧洲议会,对百余议员发表“台独”演讲,中方罕见震怒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9 12:48:23
绝了,伦纳德绝了!NBA第一玻璃人超巨

绝了,伦纳德绝了!NBA第一玻璃人超巨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9 16:40:46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小娱乐悠悠
2025-11-09 11:56:12
新帅上任三把火,国足阵容将大洗牌,7位主力恐遭清洗 ,武磊在列

新帅上任三把火,国足阵容将大洗牌,7位主力恐遭清洗 ,武磊在列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9 15:27:21
家门口发现人参,浙江男子直接生吃半根!结果悲剧了…

家门口发现人参,浙江男子直接生吃半根!结果悲剧了…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9 06:06:23
2025-11-10 03:20:49
青梅侃史啊 incentive-icons
青梅侃史啊
我,不值得关注,可你偏偏来了
1881文章数 2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头条要闻

陕西男子打晕妻子误以为已死 将人扔下土崖致其死亡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收藏!2026艺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求

亲子要闻

宝妈必学,孩子防侵犯能力中的ACM为什么很重要?

数码要闻

内存、硬盘价格暴涨到扛不住!铭凡官宣旗下迷你主机涨价

艺术要闻

探索风情万种的高级美,优雅与野性并存!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