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亚栋在接受《教育家》杂志采访时提到:教育要解放人,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是降低数学与物理的难度,大学以后可以在研究生阶段拔高。
![]()
作为科学家兼教育者,他观察到基础教育存在“虚拔”现象——过度追求难题怪题、机械刷题,与生活脱节,反而扼杀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背离教育“解放人”的初心。
他表示,此举非降标准,而是为扭转“越学越卷”的现状,理科教育需做“减法”:少些人为设题,多引导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活用知识中培养科学兴趣与实践能力,同时减轻学业压力,留出个性发展空间。
谈及人才选拔,他建议各学段贯彻“不拘一格”的人才发现、培养机制,避免过早“拔尖”内耗,通过降难度、宽门槛促进贯通培养,让更多学生在多元平台自由成长,助力教育强国。
他认为:首先要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和考试负担,为好奇心与兴趣的产生留出空间。要激发学生的“两个热爱”——热爱读书、热爱运动。创造力来源于悟性,悟性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当悟性提高了,学生执着于对某个方面、某类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学习乃至科研兴趣则会自然地生发出来。热爱运动能让学生变得阳光自信、抗压能力强,有助于培养自律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爱好体育的学生不缺自信,他们往往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挫折,现实搞不垮他们。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研过程的起点是“怀疑”,然后通过假设去证明“怀疑”,过程中可能还会有其他新的发现。好的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产生“怀疑“。
最后,允许学生发展个性。很多成功人士诸如企业家、科学家、政治领袖等,都是有个性的、独立思考能力强的人。家长、教师要允许学生说“不”,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守护、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不能武断地说某个人行、某个人不行,不要毁了他们的自信。
李亚栋院士这番表态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支持者里,不少家长认可“降低高考难度”的建议——升学压力下孩子普遍睡眠不足,用健康换未知的分数,确实值得反思;也有老师坦言现在的学生“很卷”。
对于院士的建议,支持的网友有以下论点:
减轻学生负担,促进身心健康:
当前学生为了应付高难度题目和激烈竞争,不得不进行“题海战术”,牺牲睡眠、运动和社交时间,导致普遍的身心健康问题。
降低难度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发展个人兴趣和综合素质。
引导基础教育回归“基础”和“素养”:
降低难度,特别是减少技巧性过强的题目,可以引导教学更注重对核心知识、基本原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解题套路的训练。
有利于教育公平:
高难度考试往往更有利于那些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如名校、名师、高价培训班)的学生。
降低基础题的难度,可以让更多来自普通家庭和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内卷没有意义:
还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在小学失去了兴趣,在中学失去了睡眠,在大学失去了热爱。从小学开始卷,越卷越难,卷得两眼无光,卷得失去生活和生存的自理能力,终于考上大学了,远离了父母和老师的约束,开始报复性地玩,然后浑浑噩噩地毕业了。
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孩子们普遍睡眠不足,用健康去换一个未知的分数,这笔账真的划算吗?
但也有人认为,现在高中课本上的知识本来就很浅显,只是数量上有点多而已。而且,进一步降低考试难度,会带来更多问题:
削弱选拔区分度,可能加剧另一种形式的内卷:

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为不同层次的高校选拔人才。如果难度普遍降低,可能导致高分学生“扎堆”,分数拉不开差距。顶尖大学(如985/211)的选拔将变得更加困难,最终可能演变成在简单题目上“不出错”的竞争,这同样是一种不健康的内卷。
不利于选拔顶尖人才:

对于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顶尖大学,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是必要的。过于简单的试卷无法有效筛选出那些具备深度思考能力、创新思维和学术潜力的优秀学生。
可能导致“隐性”不公:

当笔试难度降低,无法有效区分学生时,高校可能会更加依赖其他评价标准,如综合素质评价、面试、竞赛成绩等。
而这些评价标准往往更易受到家庭背景、社会资本和地域差异的影响,反而可能催生新的不公平。
对教学质量的潜在负面影响:

如果难度降得过低,可能会降低基础教育的学术标准,导致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动力的双重下降,从长远看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对于降低高考难度,你怎么看?欢迎文章末尾留言
文章综合:南京择校、教育家、网络
关注南京择校矩阵媒体
与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长
点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