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际旭创或将成为“A+H”又一新成员!据彭博社等多方信源披露,中际旭创正与顾问磋商香港IPO事宜,计划构建A+H股上市架构。目前,发行规模、时间等细节仍在讨论中。
若此次赴港IPO成功,中际旭创将成为年内又一家登陆港股的高端制造龙头企业。
近期,在AI算力的强劲驱动下,中际旭创最新市值超过4300亿,成为山东市值最高的企业。《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王伟修、王晓东父子位列第1390位。其中,王伟修持股市值已超过500亿元,凭借最新股价表现,王伟修跃升为烟台新首富。
01.
“迟来”的75岁烟台首富
1950年出生于山东烟台的王伟修,是中国早期专科生中的一员。他头衔众多,曾获得山东省优秀专利发明者、中国机械制造工艺专家库高级专家、山东省发明创业一等奖、首届烟台市十大杰出工程师等荣誉,还是山东省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
王伟修曾在修配厂、机床厂、汽车配件厂工作,1983年起担任技术厂长,后通过半脱产专科进修。37岁时,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洗衣机等电器尚未大规模普及之际,精准捕捉到电机市场潜力,创立龙口市振华电工专用设备厂。他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条洗衣机电机自动化生产线,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年,设备厂改制为龙口中际电工机械有限公司,即中际装备前身。在历经七年的发展后,2012年,中际装备登陆创业板,公司进入新发展阶段。
![]()
来源:网络
然而,随着家电市场红利的日渐衰退,中际装备净利润出现连续下滑,公司面临转型瓶颈。而王伟修与刘圣的相遇成为了关键契机。
2016年,海归博士刘圣已在苏州创业8年。刘圣1971年出生,拥有清华本硕、美国佐治亚理工博士学历,具备国际光电企业研发管理经验。他创立的苏州旭创专注中高端光模块研发,获谷歌、光速光合等知名机构投资,在行业内初具竞争力。但彼时AI风口未至,技术迭代压力加剧企业生存挑战,2015年苏州旭创冲刺纳斯达克融资1亿美元失败,陷入资金困境。
此时,66岁的王伟修敏锐捕捉到苏州旭创的技术价值,主导中际装备以28亿元收购苏州旭创。这一金额相当于中际装备当时总资产的5倍,引发广泛争议。为推进收购,中际装备发行股份募资,王伟修个人出资2.84亿元认购股份,两家企业实现战略融合,“中际旭创”诞生。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极具前瞻性,苏州旭创在多年后成为公司核心盈利支柱。
王伟修给予了刘圣充分的信任和放权。2017年收购完成后,王伟修辞去总经理职务,将运营权交给刘圣。刘圣不负众望,带领中际旭创不断实现技术突破:2018年率先量产数据中心400G光模块,随后攻克800G技术;2023年推出1.6T超高速光模块,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2023年,73岁的王伟修卸任董事长,由刘圣接任,他表示,“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我主要在某些方面把把舵”。
随着AI技术的急速发展,高速光模块作为GPU配套产品需求激增,中际旭创出货量大幅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238亿元,净利润超50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47.89亿元,净利润近40亿元,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股价和王伟修身家在2025年下半年以来也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作为实控人及最大股东,王伟修持有公司约12.23%股份,以2025年10月10日公司4333亿元收盘价计算,其持股市值约530亿元,超越《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南山集团宋建波家族的430亿元,成为烟台新首富。
02.
光模块全球领先
从地域看,在山东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中,自8月起中际旭创断崖式领先,位居第一。在创业板上,其总市值排名第二,仅次于万亿的宁德时代,东方财富排在其后。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际旭创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加69.4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32.45%至32.18亿元。
![]()
来源:中际旭创财报
中际旭创核心优势在于技术“专”与“精”,在前沿技术领域往往领先同行半年左右,能率先实现量产,保持高利润率。其主营的光模块通过光电转换实现数据高速传输,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电信网络、以太网等领域。
随着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暴发式增长,全球云厂商加码算力基础设施投资,驱动光模块进入高景气周期。公司不仅在1.6T领域抢占先发优势,3.2T光模块已进入研发阶段,同时在液冷、LPO、CPO等下一代技术方向均有储备。
中际旭创注重研发创新,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升级。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5.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6%。
除技术优势外,竞争壁垒是中际旭创的另一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客户增加资本开支,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资,800G等高端光模块需求显著增长,加速技术迭代。得益于高端产品出货比重增加和降本增效,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率和净利润进一步提升。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际旭创光模块产量940万只,销量905万只,居行业首位,营业收入144.32亿元,毛利率39.96%。其市场主要位于北美、欧洲等地区,上半年销往境外725万只光模块,产生销售收入127.69亿元,占比超85%。
公司虽未披露重要客户,但业内认为其已深度绑定英伟达、亚马逊、Meta、谷歌、微软等全球云巨头及国内互联网巨头。
值得一提的是,中际旭创正在持续推进“铜陵旭创高端光模块产业园三期项目”等募投项目,将提升高端产品产能,为保障客户在高端光模块技术迭代和规模上量、保持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03.
全球化布局
以中际旭创为代表的光模块行业增长与全球AI基建大规模投资紧密相连。
据LightCounting发布的2024年光模块厂商排名,中际旭创位列全球第一。业内人士称,中美对AI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带动产业链增长,光模块作为关键一环,是“大基建”的直接受益者。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光模块爆发式增长趋势或将继续持续1-2年。
![]()
来源:网络
市场需求层面,当前需求远未触顶,算力已形成巨大行业,吸引大量资金涌入。真正的需求高峰将在AI大面积落地时出现,带动光模块长期维持高景气度。
同时,国产化算力建设将带来新增动力,一旦国产化的GPU等核心芯片发展成熟,可能迎来新一轮大规模算力基建潮,推动国产光模块市场发展。
中际旭创此次的赴港上市计划是对接全球资源的战略选择。作为深度服务海外云计算客户的企业,香港上市能让公司直接对接全球机构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
此次募资用途或聚焦三大核心方向。结合行业惯例与公司发展需求,赴港融资大概率将重点投向:一是产能扩张,为1.6T及后续3.2T产品落地搭建全球化生产基地;二是技术攻坚,加大CPO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巩固技术壁垒;三是全球化布局,通过香港平台深化与海外客户的合作,拓展东南亚、欧洲等新兴市场。这与公司“技术领先—产能跟进—订单承接” 的良性循环逻辑高度契合。
2025年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启动赴港上市进程,形成全球化资本新趋势。对中际旭创而言,A股市场提供本土资本支撑,港股打开国际融资通道与品牌影响力,形成“双市场赋能”效应。尤其在AI算力需求全球化蔓延的背景下,香港上市可增强海外客户与合作伙伴的信任度,助力承接更多跨国订单。
不过,目前相关事宜仍处于初步阶段,后续需经历上市申请、聆讯等多重流程,还可能受市场波动、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但从行业前景看,AI服务器渗透率提升、数据中心建设加速等长期逻辑未变,中际旭创凭借规模优势与技术积淀,若能顺利登陆港股,有望成为全球投资者配置AI算力产业链的核心标的。
本文由胡润百富综合整理
❖ END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