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上秩序井然,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企业负责人谈及发展,言语中透露出笃定与安心。这份笃定,不仅源于市场的机遇,更源于一方水土所赋予的坚实安全屏障。当“安全发展”从监管要求内化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鄂尔多斯市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的营商环境便拥有了最深厚的底气和最温暖的底色。
战略升维:让安全成为营商环境的“定盘星”
在高新区,安全早已突破“查隐患、防事故”的传统单一维度,被战略性重塑为营商环境的基石工程。对于企业而言,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稳定运营、扩大投资的“定心丸”。高新区管委会深刻认识到,一个能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发展”的环境,本身就是最高效的招商名片与最强的竞争优势。为此,高新区将安全治理深度融入服务企业的各个环节,以安全筑基,从根本上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模式创新:“专家式帮扶”替代“督察式检查”
当前,高新区的安全监管角色正悄然转变——从“裁判员”向“教练员”跨越,以更精准的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精准帮扶方面,高新区组建专业专家团队,针对企业开停车、技改试生产等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的论证与验收帮扶服务,将专业力量深度嵌入企业发展流程,变“事后纠错”为“事前指引”,为企业规避安全风险提供技术后盾。
在隐患排查上,高新区构建“未诉即办”服务闭环,通过季度常规检查、专项重点帮扶、盟市交叉互查等多维联动模式,累计出动工作人员超650人次、专家近740人次,主动上门为企业开展“安全体检”。截至目前,排查出的2365项安全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一般隐患数量同比下降6.5%,实现了从“被动受理问题”到“主动靠前服务”的转变。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构建“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新生态
科技的力量,正为高新区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隐形安全盾”,推动安全监管迈向智能化、精准化。
在智能化治理领域,开发区22家危化品企业已全面完成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17家加油站均标配智能监控“三系统”,9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实现无人智能巡检。同时,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危化品专用停车场、园区封闭化管理等重大项目相继投运,构建起人防、技防、工程防深度融合的智慧安防体系,让安全风险“无处遁形”。
在标准化建设上,开发区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冶金工贸与危化领域已有数十家企业完成达标升级。这不仅是引导企业遵守安全规则,更是帮助企业建立内生、长效、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文化浸润:全民安全素养提升塑造区域发展“软实力”
安全治理的长远之道,在于让安全成为全民自觉的文化习惯。高新区通过多样化举措,推动安全文化深入人心。
为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开发区依托 “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安全宣传五进”等活动,发放安全宣传品千余份,制作并播放安全警示片,每日通过线上平台推送安全知识,在园区内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社会氛围。
为推动从“全员参与”到“全员负责”的升级,开发区组织开展特殊作业、异常工况等关键环节专题培训14次,覆盖企业核心岗位人员;同时成功举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综合应急演练,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以全民安全素养的提升,塑造区域发展的“软实力”。
如今,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实现安全治理“刚性要求”与营商环境优化“柔性服务”的完美融合,打造出一块让企业放心托付的“安全盾牌”。这份安全,不再是挂在墙上的制度条文,而是弥漫在园区每个角落的安心氛围,是企业计算发展成本时那份确定的乐观。当安全成为一座城市最可靠的承诺,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的有序,更是投资的信心与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动能。(文 伊文)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