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啊,她结婚了,老公是清华的

0
分享至

天啊,她结婚了,老公是清华的

我从《人民日报》公众号上看到了江梦南结婚的消息。

真的太高兴了。

江梦南的故事,我之前不止一次读到过。

每读一次,我都觉得她的故事里,有特别值得说说的父母、家庭、爱和成长

江梦南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生下来时是特别健康特别漂亮的小姑娘。

父母给她取名“江梦南”,寓意为“梦里江南,岁月静好”。

非常不幸的是,她半岁时,因为生病服用药物,造成左耳几乎失聪,右耳完全失聪,什么也听不见了。

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真是天大的灾难。

面对祸从天降,江梦南的爸爸妈妈没有自暴自弃,或者怨天怼地,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带女儿融入正常生活。


父母没有把女儿当成残疾人,去到特殊学校学手语,而是把女儿当正常人看待,去反复练习怎么说话,怎么读唇语。

然后,他们从日常生活中一个字一个字的发音开始,让听不见声音的女儿,用力张嘴去学,去说,去交流。

我看新闻报道上说,江梦南的爸妈都是基层教师,为了教江梦南学习发音和唇语,她父母在工作之余,不厌其烦地教育女儿。

父母让江南梦摸着他们的喉咙,在听不见任何声音的情况下,尝试自己张嘴发音说话。

他们带江梦南对着镜子练习发音的同时,还教女儿仔细辨别他人口型轻微的变化,到底都在说什么词汇。

这是一项需要付出恒久耐心和超长时间才能达成的练习。

为了女儿,江梦南的父母心甘情愿,持之以恒。

这是我特别感动的第一点:

碰见孩子遭遇意外,父母没有活在自责愧疚的阴影里,而是带着女儿逢山开山、遇水搭桥、攻城拔寨。

父母不把女儿当成残疾人,而是当成正常人看待,并带着孩子学习在正常人世界里生活的本领。

如是,江梦南才在听不见这个世界后,依然葆有拥抱这个世界的热望和动力。

到了上学的年龄后,江梦南在父母的恩养下,已经通过练习发音和唇语,可以和正常人简单沟通。

父母把江梦南送到正常学校里,让她课堂上集中精力通过老师嘴型去学知识。

这又是一场漫长又辛苦的恶战。

好在,江梦南是个不认输的姑娘,她父母也总是在她需要帮助的第一时间,给予她毫无保留的支持。

从生活到求学,父母都无条件支持她。

就这样,因为听不见外界的声音,而愈发专注内心声音的江梦南,靠看老师口型,竟然一路苦学练习成了学霸。

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郴州市最好的高中。

高考时,她第一年没有发挥好,父母就支持她又复读一年。

第二年高考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大学药学专业,后来又考上吉林大学的研究生。

在吉大求学期间,江梦南连续荣获“白求恩奖学金”“东荣奖学金”。

2018年,江梦南凭借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博士。


这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都是成绩和荣耀,江梦南和她父母经历的却是藏着无数汗水和泪水的人生——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歧视和误解。

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坚定不移地苦读考学,对于正常孩子都是艰难的事儿,对于江梦南更是难上加难。

但如果没有这些吃苦受累的难,后面的人生会更难。

我老家邻村就有个同龄的女生,小时候也是因为用错药成了失聪的聋哑人。

和江梦南不同的是,她很早辍了学,早早嫁了人,因为聋哑和残缺,她在婆家人受尽了冷落和折磨,连生三个女儿后被家暴致死。

女性要想改变命运,就要向上走,向远处走,向高处走。

残缺的人如此,健全的人也如此。

我们抵达了更高更远的地方,那些落后又愚昧的东西,才像销声匿迹了一样,从我们生活中消失。

江梦南到清华念博士后,因为名校光环和身残志坚,她的故事被媒体竞相报道。

她在清华努力又优秀,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取得了多项专业奖项,还被评为“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最令人惊喜的还有:

她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重获失去了26年的听力,真正变成了一个正常人。

她还收获了起鼓相当的爱情,她的爱人也是清华大学的博士,两个人有着心心相映的沟通和志同道合的追求。

真是太好了。


这是我想说的第三点:

你想要好东西——好的资源、好的条件、好的朋友、好的爱情,不能只是空想妄想,要先去建设自己。

你把自己建设好了,那些好的人事物,都会一点点向你靠近。

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在好的圈子里,有好的能量,有好的频率,就会吸引到好运。

江梦南读了大学,考了清华,通过技术手段找回了失而复得的听力,也通过能量吸引找到了优质的爱人。

这一切,离不开她父母的托举,她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她在实苦岁月里,一步步向上攀登的专注与长情。

我可太喜欢她的故事了。

因为她让我再次确信这句话:

人的命运,是从你身体里走出来的,而不是从外面走向你的。

你和爱你的人,一起铸造了你的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红星新闻
2025-11-06 00:01:17
男子凌晨打网约车将手机遗忘车内,司机竟因口角将手机“丢”到了300公里外……

男子凌晨打网约车将手机遗忘车内,司机竟因口角将手机“丢”到了300公里外……

红星新闻
2025-11-06 15:21:26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新京报
2025-11-06 16:16:07
中央定调,退休新政落地,1970年以前出生的更加受益?一起看看

中央定调,退休新政落地,1970年以前出生的更加受益?一起看看

好贤观史记
2025-11-06 08:21:45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1:07:07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小椰子专栏
2025-11-06 13:02:38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时长17分钟的不雅视频在网络热传,矛头指向两位医生,详情曝出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6 09:33:43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扬子晚报
2025-11-06 12:13:35
陈永胜已任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由辽宁跨省调任

陈永胜已任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由辽宁跨省调任

澎湃新闻
2025-11-06 20:26:41
“演练对俄核打击”,最新曝光!

“演练对俄核打击”,最新曝光!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6 23:56:30
辣眼!副院长与主任欢愉被扒,女方奔放又丰腴,多张生活照曝光

辣眼!副院长与主任欢愉被扒,女方奔放又丰腴,多张生活照曝光

吃瓜局
2025-11-06 14:12:26
全运会女双10米台:陈芋汐/掌敏洁轻松摘金,全红婵无缘领奖台

全运会女双10米台:陈芋汐/掌敏洁轻松摘金,全红婵无缘领奖台

全景体育V
2025-11-06 18:52:10
原来她就是邵佳一妻子,怪不得能成为国足主帅,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原来她就是邵佳一妻子,怪不得能成为国足主帅,娶一个贤妻旺三代

素衣读史
2025-11-06 18:17:09
菲律宾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

菲律宾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

环球网资讯
2025-11-06 10:44:01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通文知史
2025-11-06 03:25:03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平老师666
2025-11-06 22:09:11
特朗普:要求内阁全面向中国官员看齐,本周内必须做到

特朗普:要求内阁全面向中国官员看齐,本周内必须做到

头条爆料007
2025-11-06 18:21:14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副院长和女主任的瓜,细节越挖越多,视频曝光后,网友直呼辣眼睛

副院长和女主任的瓜,细节越挖越多,视频曝光后,网友直呼辣眼睛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6 14:27:10
2025-11-07 05:32:49
特特农村生活
特特农村生活
高分解说各个剧
2270文章数 163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