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禁了一个月,张雪峰又出来直播,这一次,他表现出超强的求生欲。
他大放阙词,关键语调还很激昂:“汉语言文学专业到社会上就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可以当网剧编剧,做自媒体文案……太多了,说不过来了。”
等等,这货不是去年就说,“闭眼摸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还说“所有文科都叫服务业,总结起来就是‘舔’。”
![]()
这是一个人吗?
其实,张雪峰说的是真话,只不过这个真话前面加了个前缀——正确的真话。
2023年,他对文科 的"贬低",本质是来源于就业形势的侧面反映——文科就业率以及平均工资都很低。
2025年,他说汉语言文学可以当编剧、做文案——这也是真的,只是他悄然规避了就业率和平均工资。
就像买彩票确实可能中500万,但他不会告诉你概率是千万分之一。
我承认,汉语言文学确实是万金油行业,但有多少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真的成为了编剧?自媒体文案的平均收入又是多少?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永远正确,永远模糊,永远不承担责任。
这场直播可见,张雪峰已死。
因为商业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信誉。
网红也要讲信誉。尤其是张雪峰这种“咨询型网红”,他的核心价值就是让人相信——相信他是理性的,相信他的判断基于数据和案例,相信他是独立的。
但现在,这个基础崩塌了。
今天说文科是天坑,明天说文科大有可为。改口可以,但你得解释改口的逻辑。是就业市场变了?还是你的认知升级了?没有解释,大家只会本能的觉得你在撒谎。
![]()
最后聊聊文科。
无论张雪峰说什么,都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大部分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取决于专业本身,而取决于整体经济环境和个人能力。
杨振宁学物理能得诺贝尔奖,你信不信他学文科也能成为大师。我有个高中同学,理科成绩超级强,后来被文科老师忽悠学了文科,但是也考上了北大最好的文科专业,后来从政了,也过得很好。
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优秀,什么科目都能做得很好。
但是对于成绩差的人,对于那些家庭条件很差的寒门子弟,选错专业的代价太大了。
他们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学计算机比学考古更容易找到工作,学金融需要家庭背景,学生化环材家里要有矿。
作为一个新闻系毕业、现在靠写作为生的文科生,我以亲身经历告诉你,我认可2023年张雪峰所说的,新闻学就是天坑专业。
根本不需要培训,一个月就能上手。我认识的优秀记者,一半不是新闻专业。那些学计算机的、学医的、学法律的,跨界做新闻反而更有优势,而且还多了专业壁垒。
我要是不学新闻,毕业后照样可以从事新闻行业,而且会少走很多很多弯路。
张雪峰从前遵循的是大数定律——不保证你一定赢,但告诉你怎么提高赢的概率。
虽然粗暴,但至少诚实。
现在,这个角色他没法演下去了。
张雪峰“已死”,但是高三毕业生的专业还得选。
作为普通人,我们首先一定要培养独立判断力,千万不要依赖任何一个权威。交叉验证,多方求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其次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潜力习惯,然后还要接受不确定性,与其寻求最优解,不如提高应变能力。
这个世界谁也不值得相信,唯一值得相信的,是你花时间调研后得出的结论,是你对自己个性的精准把握,是你愿意承担后果的勇气,是你为自己负责到底的决心。
世间已无张雪峰,直播间里熬鸡汤。
犀利已成昨日梦,专业选择自己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