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总说‘能健健康康活到80岁就满足了’,现在看来这目标要成标配了!”10月24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消息,让不少网友直呼暖心——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明确,“十五五”期间要让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现在的79岁再提1岁,达到80岁左右。这1岁的提升背后,藏着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的健康福利。
别小看这1岁的进步,它可是中国长寿水平稳步提升的缩影。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还是77岁,2023年已增至78.6岁,短短五年间每两年就提升近0.3岁。而这次“十五五”的目标,是要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质的飞跃”,核心不是单纯延长寿命,而是让大家“少得病、晚得病、得轻病”。
![]()
要实现这个目标,国家早已规划好三大“健康攻略”,每一条都直击百姓痛点。
第一招是“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服务的重心从“治病”转向“防病”。今后社区医院会更忙了——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这些“长寿拦路虎”,会开展更精准的早筛早诊。比如北京、上海已试点的“40岁以上人群免费血压筛查”,未来可能在全国推广,让潜在患者早发现、早干预。
第二招是“全链条守护”,让重病患者也能少遭罪、早康复。雷海潮特别强调“多学科协同”,比如癌症患者不用再跑遍内科、外科、放疗科,医院会组建专门团队制定方案;康复阶段也会有社区医生跟进,避免“出院就断档”。上海某三甲医院试点后,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率提升了15%,这就是全链条服务的力量。
第三招是“均衡普惠”,让偏远地区的人也能方便看病。今后会加大基层医院投入,比如给乡镇卫生院配齐彩超、血糖仪等设备,让老人不用翻山越岭去县城查血糖;同时推进“医联体”建设,大城市专家会定期下沉坐诊,让农村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资源。
对普通人来说,这些变化很快就能感受到:社区免费体检的项目会更多,慢性病患者的随访会更频繁,跨医院看病不用再重复检查。正如雷海潮所说,要让预防、治疗、康复、管理各个环节“连起来、动起来、强起来”。
当然,长寿也需要个人努力。配合社区的早筛服务、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这些“小事”都是在为自己的长寿“加分”。而国家搭建的健康体系,就是给这份努隶上了“双保险”。
从77岁到80岁,这3岁的跨越用不了十年。当社区医院的早筛队伍走进小区,当多学科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方案,当偏远地区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80岁长寿目标”就不再是数字,而是每个家庭都能触摸到的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