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时期只能作为‘次等公民’生存,到光复后能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那份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台籍副教授王孟筠接受海峡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爷爷生于1922年的台南,享寿 97 岁,陪伴我足有36 年光阴。对于台湾光复的事情,爷爷并非刻意与我讲述一段历史,而是像其他爷爷奶奶一般和孙子讲述他的童年、他的人生。”
![]()
王孟筠
“我爷爷那一辈对于日据时期的台湾与光复后的台湾感受落差很大。”王孟筠分享道,殖民者统治手段暴力蛮横,譬如当时殖民者在台南实施征兵政策,爷爷不愿服从因而遭到强制征兵,这种暴力性的体罚在当时的台湾时常发生。此外,爷爷小时候学习的是日语,出生于“大正11年”,曾是日本身份以及日本兵,直到台湾光复后,他开始说汉语,身份证改为中式纪年,逐渐摆脱了被压迫的黑暗岁月。
“对爷爷他们来说,这是终于脱离日本统治的日子。”谈到1945年10月25日的台湾光复那天,王孟筠说道,家住台南南部的爷爷并未到台北参加光复仪式,但也通过报纸或是为数不多有电视的人家中得知此消息。“在日本统治的压迫下,对爷爷那代人而言,彼时或许无法完全理解这种时代巨变,但却体现在对于中国的情感以及回归后生活改变。爷爷时常激动地告诉我能够回归,两岸能有良好的交流,当一个中国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光复节不仅是我爷爷那辈人的记忆,一直到我小时候,台湾光复的概念依旧强烈。”王孟筠告诉记者,光复节假日期间,很多政府部门甚至街道、医院都会挂满国旗,学校也会加强宣导抗战爱国故事,电视新闻上播放抗日纪录片。“抗日战争是两岸人民一起抵御外来侵略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事件,两岸人民一同抗战的日子,完全可以验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个事实是不会改变的。”
“日据时期的台湾不是一段陌生的历史,而是我们真正家族史的一部分。”自民进党上台后淡化台湾光复纪念,篡改课纲、扭曲历史、误导台湾青年。王孟筠直言:“我不止看到篡改课纲后的中国史,我还有与爷爷生活三十多年的一日三餐,过年期间一起祭祖的记忆,爷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淡忘台湾光复这段历史,就是淡忘爷爷这辈人。”
“光复节不该只是一个假日,它应该是我们对这段历史的缅怀。因为日据时期的那代人离我们并没有很久。”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台湾重新恢复光复节假期。王孟筠呼吁,不论是台湾教育界学者、作家或史学家,都应该更自觉地承担起向台湾青年客观公正讲述这段历史的责任,唤醒他们的历史情感。
(海峡导报记者 张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