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温暖的阳光均匀地洒在威海高区利民医院脊柱外科病房,70岁的丛先生正挺直腰杆缓慢行走,谁能想到这位老人曾被腰腿痛折磨多年,严重时走十几米就需停歇。
为他重塑生活希望的,正是有着三十余载从医经历的脊柱外科专家王建华。
从文登整骨医院的青涩医师到利民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从传统手术到精准微创,三十多年一路走来,王建华用一把“内镜利刃”消除脊柱病痛的阴霾,为无数患者撑起健康的“生命脊梁”。
![]()
王建华在为患者手术。
医路深耕 从专科起步到微创领航
1987年,怀揣着对医学的热忱,王建华从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毕业,入职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开启了他的从医征程。1994年,他正式投身脊柱脊髓专科领域,从此与“人体脊梁”的守护事业结下不解之缘。担任该院脊柱脊髓科副主任期间,他大胆突破传统术式思路,积极探索创伤更小、疗效更优的治疗路径,不断取得新突破。
2003年,王建华创建威海卫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并担任主任后,率先在区域内布局微创技术,相继实现了开展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推行肌间隙入路脊柱骨折复位技术与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攻克侧路椎间孔镜技术、脊柱后路镜下融合内固定手术突破等技术。每一步都紧跟国际前沿,每一项技术都历经千锤百炼。
2023年起,王建华加盟威海高区利民医院担任学科带头人,将积累半生的技术与经验带到这片医疗热土。如今,身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创伤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BEIS学组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微创学组副主任委员的王建华,虽已年过六旬,仍保持着对医学的敬畏与执着。
微创攻坚 毫米之间的生命艺术
“脊柱手术容不得丝毫偏差,神经血管密集如网,差一毫米就可能导致瘫痪。”这是王建华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脊柱内镜技术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而他的双手早已将这项技术练成了“毫米级艺术”。
脊柱内镜技术作为当前脊柱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技术,正逐步颠覆传统脊柱手术的认知。王建华介绍,该技术通过1厘米左右的小切口,将内镜精准穿刺至病变位置,在全可视操作下,医生能清晰分辨神经与病变组织的立体结构,像丛先生椎管内的钙化组织,就能被精确切除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丛先生的病情曾让多家医院犯难:腰3—4、腰4—5节段椎间盘突出并骨化,钙化组织分别挤压椎管40%和70%。
关键时刻王建华果断出手,他借助镜下动力磨钻与超声刀等先进设备,仅用一个半小时就完成双节段椎间孔镜手术,1厘米左右的切口里藏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医术。术后,老人的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30余年的佝偻身体终于挺直。
胸椎黄韧带骨化手术因位置特殊、风险极高,被视为脊柱外科的“硬骨头”。刘女士的骨化组织占据椎管二分之一,传统手术需切开六七厘米切口,对脊柱稳定性破坏极大。王建华团队采用后路镜技术,通过2—3厘米切口就逐步磨除骨块,单侧操作解决双侧病变,对组织损伤微乎其微。术后第二天,刘女士便能下床活动,疼痛彻底缓解。
“内镜下能清晰分辨神经与病变组织的立体结构,就像给手术装上‘透视眼’。”王建华介绍,在利民医院配备的专业设备支撑下,科室90%以上手术实现微创化,形成了覆盖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疾病的精准诊疗体系。
薪火相传 技术扎根与生命守望
“一名医生的价值,不仅在于治好多少病人,更在于把技术传承下去。”王建华始终践行着这一理念。数年前,他曾牵头举办五期椎间孔镜培训班,为全国700余名医生授课并示范手术;他的足迹遍布各地十余期培训班,为170余家医疗机构的医师开展教学示范,将微创技术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
如今,在高区利民医院,王建华精心打造了一支由5名医生组成的专业团队,通过“手术带教+病例复盘+文献研读”的模式,将自己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
在这个新的岗位上,年过六旬的王建华依然保持着每天提前到岗的习惯,查房、手术、带教、科研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
“王主任总说,手术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讲得清、传得下。”威海高区利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一名医生告诉记者,每次复杂手术后,王建华都会组织复盘会,用手术视频逐帧解析操作要点,连穿刺角度、器械力度等细节都不放过。
学术领域的深耕让王建华收获颇丰:他参与的科研项目斩获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编写三部医学专著,这些成果成为脊柱微创领域的重要参考。但在他眼中,最珍贵的荣誉是患者的认可——无论是患者送来的锦旗还是他们挺直腰杆时的笑容,抑或是患者家属饱含感激的话语。
“只要患者需要,我就会一直站在手术台旁。”已深耕脊柱外科三十余载的王建华表示,用精湛医术解除患者病痛,用无私传承培育专业人才,用仁心大爱守护生命尊严是他从医路上始终不变的追求。在威海高区利民医院脊柱外科这个新的平台上,他还将续书写更多让病人“挺直脊梁”的生命新希望。
记者 董传葆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