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医生,王医生从没想过自己会在2014年的春天,迎来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场“考试”。
那一年,他突然开始频繁头痛,左侧颈部也摸到一个不明原因的肿块。起初以为是工作太累,没太当回事。可症状不但没好转,反而越来越重。他跑了好几家医院,做了不少检查,却始终没查出病因。
直到2014年3月20日,在解放军159医院,他被确诊为“左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随后,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原发病灶被明确为“鼻咽癌IVa期”——也就是晚期。
![]()
这个结果,对身为医生的他来说,打击格外沉重。他太清楚“晚期”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因为肿瘤位置特殊,无法手术,他只能选择保守治疗,开始接受化疗。
但王医生心里明白,单靠化疗,难度很大。于是,在积极配合化疗的同时,他开始主动了解中医治疗的路径。在亲友和同事的建议下,2014年3月24日,他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于袁希福院长。
刚开始吃中药时,效果并不明显,症状改善得也不快。但王医生没有轻易放弃。他相信,治疗需要过程,坚持才有希望。
转机出现在2014年4月。当时,希福医院举办了第四届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王医生受邀参加。现场,他听到不少病友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有的人已经康复多年,精神状态特别好。其中一位80多岁的高青莲老人,满面红光地登台唱歌;还有袁子堂老先生,完全看不出曾是重症患者。这些真实的康复案例,给了王医生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他决定坚持下去,继续配合中医药治疗。
一年后,变化真的出现了。2015年复诊时,他的疼痛明显减轻,脸色也红润了不少,整个人感觉有劲了,身体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
如今,距离确诊已经过去整整十一年。王医生依然健康地生活着。他感慨地说:“我自己就是医生,我很清楚,如果不是中医药,我可能撑不到今天。”
2024年4月,他还精神饱满地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开封站的活动,和病友们一起游览开封,全程状态轻松,完全看不出曾是一位晚期癌症患者。
![]()
![]()
回顾这十一年的抗癌路,王医生觉得,科学的治疗、积极的心态和持续的坚持,每一样都不可或缺。而他的故事,也想告诉每一位正在经历同样困境的人:哪怕是最难的时候,也别轻易放弃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