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核心新闻爆点:引爆流量的“价值宣言”
万岁山的爆红并非偶然,其背后是精准把握了当前消费心理和市场空白,并通过两个极具传播力的话题点,引爆了全国性的关注。
“80元玩三天”的极致性价比:在主题公园门票动辄数百元的市场环境下,万岁山“80元门票,三日内无限次入园”的定价策略本身就是一枚重磅炸弹。这不仅是一个价格标签,更是一种对消费者的“价值宣言”,迅速形成了“中国式迪士尼”、“景区界的价格屠夫”等病毒式传播话题。它精准击中了价格敏感型游客和追求高性价比的年轻消费群体,极大地降低了游客的决策门槛。
“景区物价比外面还便宜”的亲民消费:万岁山颠覆了“景区=高消费”的传统认知。景区内一碗烩面仅售12元,低于市区部分餐馆价格。这种“平价商业”策略,不仅未降低二次消费收入,反而因消除了游客的“被宰”顾虑而大幅刺激了消费意愿。这一反常识的现象,本身就构成了极具吸引力的新闻点,塑造了景区“真诚”、“良心”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海量口碑。
分析师洞察:万岁山的传播策略核心在于重塑游客的价值感知。它并非简单地降价,而是通过“超低门槛 + 超预期体验 + 无压力消费环境”的组合拳,创造了远超票价本身的情绪价值和体验价值,从而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强大的自发传播效应。
万岁山成功构建了一个“低门票 → 高留量 → 高复购”的良性循环飞轮,彻底颠覆了传统主题公园依赖“高门票 + 高二消”的盈利模式。
传统模式 vs. 万岁山模式
特征
传统主题公园模式(如迪士尼、欢乐谷)
万岁山武侠城模式
核心逻辑
IP/设备驱动:以强IP或高科技游乐设施为核心吸引力。
内容/体验驱动:以高密度、强互动的演艺内容为核心。
盈利支柱
高门票收入(通常占总营收70%以上)。
高流量转化的二次消费(已达40%,目标50%)。
游客角色
主要是观赏者和体验者。
是观赏者,更是参与者和“剧中人”。
运营成本
重资产投入,设备折旧和维护成本高。
重演艺投入(2025年预计投入3.5-4亿),人力成本高但内容更新灵活。
增长模型
依赖项目扩建和票价提升。
依赖内容创新、提升游客停留时长和复购率。
万岁山的“流量飞轮”效应:
低价引流(Acquisition):80元三日通票作为流量入口,迅速吸引海量游客,解决了文旅项目最关键的“获客”问题。2025年上半年入园人次同比激增239.33%,达到1024.2万。
内容留客(Retention):每日高达3000场次的演出、超过2000名NPC(非玩家角色)构建的“活的江湖”,以及《王婆说媒》、《三打祝家庄》等爆款节目,将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9.2小时。高密度的内容供给让游客“玩不完,根本玩不完”。
互动促活(Engagement & Monetization):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可以通过与NPC互动、参与“剧本杀”任务、赚取“银票”兑换礼品等方式,深度沉浸其中。这种游戏化机制和情绪价值的提供,有效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为二次消费创造了充足的场景和意愿。
口碑复购(Repurchase):景区承诺“每年至少30%的内容更换率”,确保了体验的新鲜感。结合亲民的消费环境和高性价比,复购率较往期提升10%达到65%,形成了稳定的客流基础。
分析师洞察:万岁山模式的本质,是从售卖“游览权”转向经营“用户时间”。通过最大化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提升单位时间的体验价值,从而在低客单价的门票基础上,撬动了高总额的综合消费。3. 运营策略分析:精细化执行保障模式运转
万岁山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其在运营层面的精细化执行。
动态定价与价值锚定:
“产品先行”原则:万岁山的每次票价上涨,都以“产品体系扩大一倍”为前提。例如,从60元涨到80元,演出场次从200场增加到500场。这确保了游客始终感知到“超值”,有效对冲了涨价带来的负面情绪。
赠票策略:新票价(100元)继续包含翰园碑林和开封城墙门票,通过捆绑销售,提升了门票的感知价值。
二次消费的强力管控:
平价策略:严格管控园内餐饮、商品价格,使其与市区持平甚至更低,打破游客的消费壁垒。
品质监控:对餐饮商户实行统一食材采购、定期试吃打分和末位淘汰制,确保消费体验。这使得“价格管控后,二次消费收入反而大幅上升”。
沉浸式体验的系统化打造:
“活的江湖”生态:投入巨资(2025年演艺费用高达3.5-4亿)供养2000多名演员,构建了一个庞大的NPC互动网络。游客可以随时随地与NPC对诗、游戏、互动,成为“武侠宇宙”的一部分。
内容迭代机制:设立市场中心、产品中心和演艺中心,形成从市场调研到产品落地评估的完整闭环。以“剧目围观率、排队指标、网上传播情况”为标准,每年淘汰30%不受欢迎的节目,保证内容的持续创新和吸引力。
营销事件策划:“对赌协议”是一个典型的营销事件。与锦上添花文旅集团签署11亿营收对赌协议,本质上是一场“稳赢”的营销策划,利用合作方和对赌话题为景区引流,放大品牌声量。
![]()
4. 对比与优势:本土文化IP的差异化胜利
与国内顶级主题公园相比,万岁山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之路。
对比维度
上海迪士尼
欢乐谷
万岁山武侠城
核心IP
漫威、公主系列等全球顶级IP
自有IP较弱,以游乐设备为主
大众武侠文化(如水浒、七侠五义)
核心体验
故事性、奇幻感、高科技沉浸
刺激、尖叫、机械游乐
江湖气、参与感、人间烟火气
目标客群
全年龄段家庭,IP粉丝
寻求刺激的年轻人
对国风、武侠文化感兴趣的Z世代、大众游客
主要壁垒
IP授权、重资产投入、品牌力
设备采购、规模化运营
内容创作能力、演艺生态、极致性价比
模式独特性
全球标准化运营的顶级范本
国内连锁主题乐园的代表
“文化消费升级”背景下的亲民、互动式样板
万岁山的核心优势:
文化母题的巧妙运用:巧妙地借用“武侠”这一无需版权、深入人心的公共文化IP,规避了高昂的IP成本,同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轻资产、快迭代:相对于迪士尼等重资产模式,万岁山以演艺内容为核心,模式更轻,内容更新迭代更快、成本更低,能迅速响应市场变化。
极致的性价比:在消费愈发理性的当下,万岁山提供的“高体验、低消费”模式,精准切中了市场痛点,构成了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尽管成绩斐然,但万岁山模式依然面临挑战。
潜在风险:
超大客流带来的服务压力:景区已多次因客流过大而限流,预约系统曾崩溃。持续的拥挤可能导致游客体验下降,如排队过长、NPC互动困难、交通拥堵等,从而反噬口碑。
盈利能力的天花板:低票价和亲民二消价格虽然带来了流量,但也可能限制了客均消费价(ARPU)的上限。如何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是一个长期挑战。
内容创新的可持续性:景区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王婆说媒”等现象级爆款。未来能否持续产出高质量、高传播度的内容,避免游客审美疲劳,是维持吸引力的关键。
管理与扩张的挑战:随着规模扩大和计划上市,景区需要从“草根”模式向更规范、更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开封市国资委主导的资源整合能否顺利推进,将考验其运营整合能力。
未来展望:
从“网红”到“长红”:万岁山已经证明了其模式的初步成功。未来关键在于精细化运营和体验优化,通过扩建、增加演出、优化配套服务(如停车场、摆渡车)等方式,解决客流承载压力,将流量转化为更稳固的品牌忠诚度。
“内容+科技”的融合深化:虽然目前以“人海战术”的演艺为主,但未来可适度融入科技手段,如AR互动、光影技术等,在不增加过多重资产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沉浸式体验。
IP化的纵深发展:从宽泛的“武侠”主题,向更具辨识度的自有IP角色(如王婆、蓝狐狸、剑皇等)孵化迈进,打造可持续、可衍生开发的IP矩阵。
模式的可复制性探索:万岁山模式的成功,为中国众多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但经营不善的景区提供了范本。其“低价引流+内容为王+亲民消费”的内核,有望在其他具备类似文化土壤的地区被借鉴和改造,引领中国文旅产业进入一个“告别资源依赖,拥抱内容创新”的新时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