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昆明滇池:守护者的故事与生态的交响。

0
分享至

春城记:滇池与石林间的昆明密码



车过滇池大坝,风里的气息忽然从坝区的稻香变成滇朴的清润与湖水的微腥 —— 不是攻略里 “春城” 的空洞注解,是清晨滇池的雾霭缠着红嘴鸥,是正午石林的阳光刻着奇石,是暮色中翠湖的荷风绕着茶桌,是星夜里西山的灯影映着滇池。七日的漫游像展开一幅浸着普洱茶香的长卷:一卷是滇池的蓝,凝着千年的生态守护;一卷是石林的灰,藏着百年的地质传奇;一卷是翠湖的绿,刻着世代的市井慢活;一卷是西山的青,裹着鲜活的山水记忆。每处景致都不是精心包装的 “打卡地”,是能触摸的鸥食袋包浆、能听见的彝家山歌、能闻见的茶香醇厚、能瞥见的烛火摇曳,藏着昆明最本真的时光密码。

滇池:晨雾里的守护者与红嘴鸥玄机



昆明的晨雾还没散,我已跟着滇池候鸟守护者张桂珍往海埂大坝走。她的蓝布围裙蹭过带露的滇朴枝,手里的鸥食袋泛着浅黄的光:“要趁日出前喂鸥,雾没散时鸥群稳,不闹腾,这海子藏着五代护鸥人的故事,得细品。” 她的指尖沾着浅白的鸥食屑,指节处缠着磨旧的创可贴,那是守着滇池四十年的印记。



晨雾中的滇池像块浸了水的蓝宝石,红嘴鸥的翅膀在雾中若隐若现,海埂大坝的栏杆泛着哑光,偶尔有早来的摄影者从 “滇池睡美人” 观景台旁轻步走过。“这红嘴鸥每年冬天来,开春就走,” 张阿姨蹲在栏杆边,往空中撒了把鸥食,“你看它们只啄颗粒大的鸥粮,小碎渣会留给麻雀,老辈人说‘鸥子通人性,懂谦让’。” 雾气渐薄时,她忽然指着湖面的波纹:“那片水色深的地方,是老滇池的航道,我阿爷当年撑船运粮,就靠这波纹认方向,比指南针还准。”



走到大坝旁的管护站,木架上摆着各式家伙,鸥食袋、水质检测仪、记录鸥群的笔记本,都沾着深浅不一的水渍。“这笔记本记了三十年,” 张阿姨翻开泛黄的纸页,“每天要记鸥群数量、水温,2022 年冬天冷得早,我们多备了两千斤鸥粮,怕它们饿肚子。” 墙上挂着张褪色照片:“1990 年我刚护鸥时,还没有专用鸥粮,靠搓馒头渣喂,现在有了营养配比的鸥粮,但老规矩没变 —— 不喂变质的食,不吓飞孵蛋的鸥。” 不远处的观景台旁,年轻人正学拍鸥群,张阿姨笑着喊:“小李,别用闪光灯,鸥子怕强光,会惊着!”



朝阳升起时,张阿姨带我看滇池的 “睡美人” 山影 —— 阳光照在西山轮廓上,眉眼口鼻的线条格外清晰。“这山影只有晴天晨雾散时才显,” 她说,“前年清淤时,在湖底发现了清代的船钉,上面刻着‘滇渡’二字,想必是当年运鸥粮的船留下的。” 她掏出随身的土陶碗,舀了勺滇池的水:“你尝这水,甜得带点滇朴香,泡昆明的烤茶最清口,城里的自来水没有这味。” 我摸着冰凉的鸥食袋,忽然懂了滇池的美 —— 不是 “高原明珠” 的头衔,是鸥群的灵、湖水的柔、守护者的守,是昆明人把最温暖的生态记忆,藏在了晨雾里的大坝间。

石林:正午的彝族向导与奇石玄机



从滇池驱车两小时,石林的石腥味已在正午阳光里漫开。彝族向导阿诗玛(汉名:李秀英)正坐在 “阿诗玛” 石像旁编彩绳,手里的毛线绕得密:“来得巧,今日日头足,能给你讲石林的门道,这石头藏着四代彝家人的故事,得细品。” 她的袖口沾着浅灰的石粉,指节处有常年编绳的厚茧,那是带客走石林三十年的印记。



顺着石板路往里走,石林像座天然的石头迷宫,“剑锋池” 的奇石映着阳光,“望峰亭” 的飞檐挑着蓝空,阿诗玛的彩绳在手里转,彝家山歌顺着风漫上来。“这‘阿诗玛’石像有八米高,” 阿诗玛指着石像,“你看她的裙摆像披着纱,是雨水冲了亿年才形成的,我阿奶当年带客,要围着石像唱三遍《阿诗玛》,说‘唱得越响,石像越灵’。” 正午的阳光照在石缝上,青苔泛着莹光,她忽然蹲在一块 “剑石” 旁:“这石缝里的小草叫‘石松’,只有石林的石头缝里才长,能治蚊虫叮咬,我阿爷当年带客,就靠它救过被蛇咬的人。”



走到石林的彝族文化站,木架上摆着各式物件,彩绳、地质锤、装石片的布包,都擦得锃亮。“这地质锤是我父亲传的,” 阿诗玛拿起锤子,“敲‘剑石’会响,敲‘卧虎石’是闷声,靠声音就能辨石头种类,去年有个地质专家,还跟我学辨石呢。” 墙上挂着张褪色照片:“1985 年我刚当向导时,还没有观光车,靠步行带客,一天要走二十多里,晚上脚都肿了,现在有了电瓶车,但老路线不能丢 —— 要绕着‘阿诗玛’石像走,不能踩石松。” 不远处的 “剑锋池” 旁,年轻人正学拍奇石,阿诗玛笑着喊:“小王,别爬石像,石缝脆,踩裂了补不回!”



午后的风从石缝灌进来,阿诗玛教我辨奇石的 “故事”。手指摸着 “夫妻石”:“左边的石纹像男人的脸,右边的像女人的脸,彝家说这是‘阿黑哥和阿诗玛’变的,每年火把节,还有人来这里唱山歌。” 她翻出手机里的老照片:“这是九十年代的石林,没有这么多游客,彝家人在石缝里摆小摊,卖烤土豆,现在虽然热闹了,但石头的规矩没变 —— 不刻字,不涂画。” 我摸着温热的彩绳,忽然懂了石林的美 —— 不是 “世界地质公园” 的噱头,是奇石的奇、山歌的甜、向导的诚,是昆明人把最鲜活的地质记忆,藏在了正午的石缝间。

翠湖:暮色的老茶人与荷影玄机



从石林驱车三小时,翠湖的荷香已在暮色里漫开。老茶人王顺发正坐在翠湖公园的茶桌旁煮水,手里的铜壶擦得锃亮:“来得巧,今日荷开得盛,能给你讲煮茶的门道,这湖藏着四代茶人的故事,得细品。” 他的袖口沾着浅褐的茶渍,指节处有常年握壶的厚茧,那是在翠湖煮茶五十年的印记。



顺着湖边步道往里走,翠湖像块嵌在城里的碧玉,荷叶的影子映着暮色,“莲花禅院” 的飞檐泛着光,王师傅的铜壶在火上煮得咕嘟响。“这铜壶要选云南的斑铜,” 王师傅指着壶身,“煮水没有怪味,我阿爷传我的这把,用了四十年,壶底的包浆能当镜子照。” 暮色的阳光照在荷叶上,水珠泛着柔,他忽然掀开壶盖:“这水要煮到‘鱼眼泡’,泡普洱才够味,煮太沸会苦,煮太浅会淡,差一分都不行。”



走到茶桌旁的储物架,木架上摆着各式物件,茶罐、茶杯、装荷茶的纸包,都沾着深浅不一的茶香。“这荷茶是我老伴采的,” 王师傅拿起纸包,“要选刚开的荷花,晒干了泡,带着荷香,去年游客多,我们采了两百朵,都不够卖。” 墙上挂着张褪色照片:“1978 年我刚煮茶时,在翠湖边摆小摊,五毛钱一杯茶,现在涨到十五块,老味道不能变。” 不远处的 “九曲桥” 旁,艺人正弹三弦,王师傅笑着喊:“李师傅,《小河淌水》的调子慢些,我这茶要等客人尝!”



夕阳沉入荷丛时,王师傅教我辨茶的 “好坏”。勺子舀起一勺茶汤:“普洱要红得透亮,荷茶要绿得清爽,你看这杯荷茶,飘着三片荷瓣,是‘荷三香’,最地道。” 他递给我一杯刚煮的普洱:“趁热喝,凉了会涩,以前昆明人早起都来翠湖喝茶,说‘喝了王师傅的茶,一天都精神’。” 我摸着温热的铜壶,忽然懂了翠湖的美 —— 不是 “城市绿肺” 的标签,是荷香的醇、茶香的浓、茶人的守,是昆明人把最悠闲的市井记忆,藏在了暮色的茶桌间。

西山森林公园:星夜的护林员与山径玄机



从翠湖驱车半小时,西山的松香味已在星夜里漫开。护林员周建国正坐在龙门石窟旁擦砍刀,手里的手电筒握得轻:“来得巧,今日月好宜巡山,能给你讲西山的门道,这山林藏着四代护林人的故事,得细品。” 他的袖口沾着浅绿的松脂,指节处有常年握刀的厚茧,那是守山四十年的印记。



顺着山径往上走,西山像块铺在滇池边的绿毯,龙门石窟的石栏映着月光,“聂耳墓” 的松柏泛着暗,周师傅的脚步声顺着石阶漫上来。“这山径有一千八百级台阶,” 周师傅指着台阶,“2010 年修台阶时,我们用的都是西山的青石,光打磨就花了三个月,要让游客走得稳。” 星夜的灯光照在松枝上,影子泛着柔,他忽然蹲在一棵云南松旁:“这棵松有一百年了,树干上的疤痕是雷击的,却越长越旺,我们给它搭了支撑架,每年要浇三次松针水,才保得住。”



走到山腰的管护站,木架上摆着各式工具,砍刀、防火宣传册、装松籽的布袋,都沾着深浅不一的松渍。“这防火宣传册是我写的,” 周师傅拿起册子,“用彝汉双语,怕山里的彝家人看不懂,去年有个小孩看了册子,还帮我们劝走了抽烟的游客。” 墙上挂着张褪色照片:“1990 年我刚守山时,还没有路灯,靠马灯巡山,冬天马灯冻住,就揣在怀里焐化,现在有了太阳能灯,但巡山的规矩没变 —— 每小时查一次防火。” 不远处的 “凌虚阁” 旁,年轻人正学拍夜景,周师傅笑着喊:“小王,别靠太近,石栏外是悬崖,危险!”



深夜的山风渐渐凉爽,周师傅收起砍刀。“这几年西山变了,” 他说,“游客多了,但松树还和以前一样多,我们护林人都护着这山,不敢砍一棵活树,不然滇池的风就没了松香味。” 他递给我一片松针:“这是刚落的,带着松香,夹在书里能当书签,城里见不着这么纯的味。” 我摸着冰凉的石阶,忽然懂了西山的美 —— 不是 “昆明后花园” 的虚名,是松影的幽、山径的静、护林人的实,是昆明人把最静谧的山水记忆,藏在了星夜的山林间。



离开昆明那天,我的包里装着张阿姨的鸥食袋、阿诗玛的彩绳、王师傅的茶罐、周师傅的松针。车过滇池大坝时,回头望,西山的灯影还在夜色里闪烁,滇池的鸥鸣声藏在记忆里。七日的漫游让我懂得,昆明的美从不是 “春城” 的单一标签 —— 是滇池的生态守护、石林的地质传奇、翠湖的市井慢活、西山的山水文脉。这片土地的美,藏在滇池与石林的交融里,藏在人与自然的共生里,藏在没有商业化包装的本真里。若你想真正读懂它,不妨放慢脚步,去喂一次滇池的鸥、走一次石林的石缝、喝一杯翠湖的茶、巡一次西山的山径,去触摸那些滇池与石林间的昆明密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回顾姐妹花每天接待40多名客人,一次10多分钟,只为给男友买房子

回顾姐妹花每天接待40多名客人,一次10多分钟,只为给男友买房子

就一点
2025-09-23 23:49:50
美国政府停摆,50亿美元武器交付延误,严重影响乌克兰军队作战

美国政府停摆,50亿美元武器交付延误,严重影响乌克兰军队作战

史政先锋
2025-11-09 23:45:22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9 10:30:14
太意外!著名相声演员去世

太意外!著名相声演员去世

蕾爸退休日记
2025-09-20 10:56:06
早田希娜夺冠引两大不可思议,获4万美元奖金加700积分

早田希娜夺冠引两大不可思议,获4万美元奖金加700积分

大昆说台球
2025-11-10 02:18:22
最后一轮!中超前4上不了大咖 海港是武磊 北京国安是恩加德乌

最后一轮!中超前4上不了大咖 海港是武磊 北京国安是恩加德乌

80后体育大蜀黍
2025-11-09 22:41:07
英法德没想到,曾经无足轻重的匈牙利,竟然成为了新欧洲经济中心

英法德没想到,曾经无足轻重的匈牙利,竟然成为了新欧洲经济中心

百科密码
2025-11-04 16:25:52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几大生肖朋友  超准!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几大生肖朋友 超准!

缘道堂每日一说
2025-11-10 02:00:02
先签20年租约再断供,等法拍五折回购,实现房贷重组?错得离谱!

先签20年租约再断供,等法拍五折回购,实现房贷重组?错得离谱!

阿离家居
2025-11-07 10:01:16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没有偏旁的常庆
2025-10-31 07:20:21
挖出戴手铐的女遗骨,鉴定后确定,她就是中央苦苦寻找的人!

挖出戴手铐的女遗骨,鉴定后确定,她就是中央苦苦寻找的人!

蜉蝣说
2025-11-09 17:14:57
特朗普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奇招,邀请10名日本军官展开军事交流

特朗普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奇招,邀请10名日本军官展开军事交流

纾瑶
2025-11-08 19:55:11
三甲副院长跟女主任不雅视频疯传?官方回应

三甲副院长跟女主任不雅视频疯传?官方回应

医脉圈
2025-11-06 13:59:06
阿隆索毫无办法,亿元先生全都哑火,2场不胜0进球太罕见

阿隆索毫无办法,亿元先生全都哑火,2场不胜0进球太罕见

足球狗说
2025-11-10 01:28:30
燃爆!全运会开幕式,花都三大“名场面”刷屏!

燃爆!全运会开幕式,花都三大“名场面”刷屏!

广州市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2025-11-09 22:30:24
陪睡陪玩只是表象,王晶怒揭霍家秘辛,震惊娱乐圈

陪睡陪玩只是表象,王晶怒揭霍家秘辛,震惊娱乐圈

冷紫葉
2025-11-07 14:57:29
我56岁才明白,看女婿:这三种家庭一定不要考虑,否则会害了女儿

我56岁才明白,看女婿:这三种家庭一定不要考虑,否则会害了女儿

源远讲堂
2025-09-22 17:55:18
日本没想到,美国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广东省,已成为全球焦点

日本没想到,美国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广东省,已成为全球焦点

亿通电子游戏
2025-11-09 08:11:38
申花赢北京国安领先6分都感觉大结局 但海港逆天改命 改写剧情

申花赢北京国安领先6分都感觉大结局 但海港逆天改命 改写剧情

80后体育大蜀黍
2025-11-09 22:30:33
开撕!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言辞犀利,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对方留

开撕!王传君老板发声反击,言辞犀利,真是一点脸面都不给对方留

喵喵娱乐团
2025-11-07 16:31:26
2025-11-10 04:39:00
数值炼金师
数值炼金师
将伤害公式化为艺术 | RPG/策略游戏终极配装与Build构筑
88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上海博物馆东馆:古今撞个满怀,逛一次就难忘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头条要闻

25岁女孩海岛求生赛吃老鼠蜈蚣 35天暴瘦28斤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时尚
房产
亲子

手机要闻

愈演愈烈!iPhone半夜“偷拨号”持续发酵,疑似iOS26的锅?

艺术要闻

探索风情万种的高级美,优雅与野性并存!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亲子要闻

女儿出生时,我在她耳后点了朱砂痣,月嫂抱着的婴儿耳后却也有红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