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含蓄,是一种深植于骨髓的美学。对于那些不能宣之于口的事,通常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如“云雨”一词就经常出现在古典文学和诗词中,用来隐喻男女之间微妙的情愫与人间的欢愉。
![]()
一、“云”、“雨”是什么意思?
“云”,《说文解字》释为“山川气也”,其古文字形如云气回转,描绘的是水汽升腾、在天际萦绕聚合的姿态;
“雨”,则是“水从云下也”,象征着云层凝聚后,甘霖自天而降、滋润万物的过程。
这一升一降,一聚一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天地循环与生命节律。那么,“云雨”二字又是如何与人间情爱产生关联的呢?这是因为古人在严苛的封建礼教下,很多事都不方便直说,于是就借助一些词来隐喻这个事。而“云雨”这一隐喻的由来,正是源于战国文人宋玉笔下“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共赴云雨”的故事。
![]()
二、“巫山云雨”的典故
战国时期,楚襄王带着文臣宋玉来到云梦泽游猎。君臣二人登上高台,极目远眺。但见远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
襄王被这奇景吸引,不禁指着云雾问道:“此为何气,竟如此变幻多姿?”
宋玉闻言,心中一动,觉得这正是劝谏君王勤政的良机,便杜撰出来一段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共赴云雨的故事。
楚怀王曾来此游览,因旅途劳顿,便在这高唐之台小憩。朦胧之中,他见一位绝世佳人翩然而至,其姿容飘逸,不似凡尘中人。女子轻声说道:“我本是巫山神女,居于这高山之巅。因感念大王勤政爱民,德被苍生,今日前来自荐枕席,愿与大王共度良宵。”
![]()
怀王与神女互生缱绻,待到离别时,神女指着远处的山峦说道:“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怀王醒后,环顾四周,才发现方才只是一场梦。他起身远眺,看见天边云霞绚烂,姿态万千。他知道这是巫山神女幻化,为感念这段情缘,遂下令修建“朝云庙”纪念。
故事讲完,楚襄王听得心神荡漾,脸上不禁露出向往之色。
宋玉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便意味深长地进言道:“先王能得神女垂青,正是因为他推行德政,惠泽万民啊!”
正是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让"云雨"二字逐渐成为男女之事的雅称。从李白的"云雨巫山枉断肠"到《红楼梦》宝玉、袭人的"偷试云雨情",这个词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流传了千年。
![]()
三、“云雨‘’的隐喻,妙在何处?
- 妙在“形象”
以云腾雨降、翻云覆雨的自然气象,生动摹写男女情事的缠绵过程。云雨交融,既描绘其形,更暗合其神,可谓浑然天成。 - 妙在“典故”
借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共赴云雨的一段仙缘,为二字注入了想象与神魂。自此,凡言“云雨”,便令人浮想联翩。 - 妙在“含蓄”
绕开直白俚俗,以天地气象为屏,借诗家笔墨传情。于是一片云、一阵雨,便为私密之情披上了雅致的外衣,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结:
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那些难于启齿的事,他们总能找到一个风雅的词来隐喻,将自然的观察、神话的想象与人类的情感熔于一炉,既规避了直白的粗俗,又赋予了此事诗意的美感与想象的纵深。古人确实把文字运用到了极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