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桌之上,三位“牌搭子”演技精湛,通过隐秘手势与默契配合,将麻将局变为“杀猪盘”。2025年9月18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对两个出老千的诈赌团伙以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揭开了这场“只输不赢”牌局的真相。 网络“钓鱼”,棋牌室“杀猪”
“川麻组起?”2025年4月,孙先生在社交平台上收到网友“空白格”的麻将邀约,随后他被拉入一个由“维纳斯”创建的微信麻将群,群里已有成员“老唐”。三缺一之际,另一位名叫“大海”的网友恰巧私信孙先生,表示希望加入,孙先生顺势将“大海”拉入群中,一场四人牌局就此凑成,而一个“三对一”的陷阱也悄然布下。
当晚,短短三小时,孙先生输掉15000元,离场后,孙先生经过复盘,察觉那三位“陌生人”在牌局中的表现不像初次相识。意识到可能被骗,孙先生果断选择了报警。
经查,孙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他所遭遇的,正是张某等6人团伙与费某等7人团伙自2025年2月起便开始使用的固定骗局。这两个团伙成员大多相识,作案模式也如出一辙:先由3到4名“聊手”在网络发布约牌信息,物色目标并建立信任,继而组建微信群营造随机匹配的假象,最后派出三名彼此认识却佯装陌生的“打手”前往棋牌室打牌。
2025年6月,两个诈赌团伙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同年8月,案件移送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被操控的牌局与精密的分赃
检察官审查后发现,牌局之中,“打手”们借助一套精密暗号相互串通,比如,右手触碰特定位置的牌代表“几万”,左手类似动作意指“几条”,手指向已打出牌堆中的第几张则暗指“几筒”,轻转牌则示意“听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实则是操控牌局的关键。此外,他们还会互相“喂牌”,故意打出队友所需要的牌,助其迅速组成“清一色”“龙七对”等大牌型。
更防不胜防的是,牌局所采用的“血战到底”规则,即一局牌需进行至有三家胡牌或牌墙摸尽方告结束,这进一步放大了“打手”们的作弊空间,常有一名同伙胡牌后,借机踱至被害人身后窥视其手牌,再通过暗号让同伙避免点炮(指:当某位牌手打出的牌张,恰好使另一名已听牌的牌达达成胡牌条件,此行为即构成“点炮”),使得被害人在浑然不觉中陷入必输之局。
作案过程中,被害人输掉的钱款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实时转至“打手”账户,牌局结束后,三名“打手”平分总赃款的四分之三,剩余四分之一则由牵线成功的“聊手”平分。
“他们胡大牌的频率太高了,几乎每几把就来一次,而且,他们之间几乎从不点炮,要么自摸,要么就是我点炮。”同为被害人的王先生在面对检察官的询问时说道。
天网恢恢,赌局终成牢笼
检察机关审查查明,自2025年2月起,上述人员通过组织“三对一”麻将局实施诈骗。两个团伙虽相对独立,却在作案中频繁交叉协作,常在一方“打手”不足时相互借调。截至案发,共造成14名被害人财产损失,多数损失金额在1万至2万元之间。
检察官指出,本案虽以麻将赌博为形式,实则是通过打手势、“喂牌”等作弊手段实施的诈骗行为。其犯罪特征明确,牌局前隐瞒“打手”相互认识的事实,牌局中实施欺诈,牌局后按固定比例分赃,依据相关司法解释与司法实践,该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2025年9月18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13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
检察官说法:麻将本是娱乐,但若涉及钱财,便可能滑向赌博深渊,任何形式的赌博不仅违法,更会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此外,公众也需警惕以娱乐为名的诈骗陷阱,面对陌生牌局,尤其是对方三人表现出超常“默契”时,务必提高警惕,也许你面对的,不是一个运气好的对手,而是一个精心编写的“诈骗剧本”。请牢记:不参与赌博,远离不明牌局,才能守住自己的财产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