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亿港元,买下亚洲楼王。13亿估值,坐拥山顶云海,这本是香港楼市的传奇故事。
可如今真相揭晓,这栋豪宅的主人,竟是柬埔寨“电诈狂魔”陈志。
![]()
魔幻吗?现实比小说更荒诞。
一个靠“杀猪盘”、人口贩卖起家的犯罪头目,竟用受害者的血泪钱,在香港最高处,买下了一块“合法身份”的通行证。
更讽刺的是,这笔交易发生在2016年。
八年过去,监管在哪?银行在哪?律师在哪?没人追问资金来源,没人质疑买家身份,只有一纸离岸公司文件,就让百亿黑金,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
![]()
Mount Nicholson一号屋王,不是房子,是洗钱的终点站。
刚买下就抵押,借款6亿,两个月还清;一年后再抵押,五个月赎楼。这种“快借快还”的操作,不是富豪的资金调度,而是赤裸裸的“验资秀”,向市场证明:我的钱,很干净。
可钱从哪来?
来自柬埔寨的诈骗园区,来自被囚禁劳工的血汗,来自全球受害者瞬间清零的养老本。这些钱,经加密货币、地下钱庄、虚假贸易层层漂白,最终变成山顶的一栋别墅,变成尖沙咀一整栋甲级商厦。
![]()
香港,成了黑色资本的“美容院”。
只要买下一块砖,就能披上“成功商人”的外衣。陈志用25亿拿下金巴利道68号商厦,注册公司,挂上招牌,瞬间从“园区头目”变身“地产大亨”。没人深究他过去,只有人羡慕他现在。
更可怕的是,他不满足于“藏钱”,还要“洗人”。
他控股香港上市公司“致浩达”,让公司给自己旗下的商厦做物业管理;又把资金存进自己控制的柬埔寨银行。一套操作下来,黑钱变“营收”,赃物变“资产”,犯罪集团变“跨国企业”。
![]()
这哪是做生意?
这是把香港的法治和金融体系,当成了洗白工具箱。上市公司、银行、律师事务所、房产中介……每一个环节,只要不深究,就成了帮凶。
而最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这种操作能持续近十年?
2016年买楼,2018年拿商厦,2023年还进军奢侈品,他的资本链条越铺越长,可监管的眼睛,始终闭着。
![]()
香港的楼市,向来以“自由”“高效”自居,可自由不能成为漏洞,高效不能变成纵容。
当一栋豪宅的产权背后,站着一个被全球通缉的罪犯,这城市的金融信誉,还剩多少?
有人会说:“交易合法,程序合规。”可合法的外壳,就能掩盖非法的内核吗?
如果银行不问钱从哪来,律师不查买家背景,监管部门不追踪资金流向,那再多的法律条文,也不过是一堵纸墙。
![]()
陈志的落网,是美国司法部的功劳。
可问题是,为什么不是香港自己先动手?为什么非要等外国人揭开盖子?
那些年,他的公司就在香港注册,他的楼就在香港交易,他的钱就在香港流动,可没人拦,没人查,没人问。
![]()
现在,别墅还在山顶,商厦仍在尖沙咀,可它们的光环,早已被血色浸染。人们路过时,不会再想“谁这么有钱”,而是该问一句:这钱,干净吗?
香港不能只是财富的终点站,更该是财富的“安检口”。每一笔天价交易,都该经得起“灵魂三问”:钱从哪来?人是谁?合法性在哪?
![]()
否则,今天倒了一个陈志,明天还会有“李志”“王志”……
只要漏洞还在,黑色资本就会源源不断地涌进来,买下更多的楼,洗出更多的“成功人士”。
到那时,香港的天际线再美,也遮不住地基下的污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