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贵大地的六盘水,一幅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中国工商银行六盘水分行聚焦农业产业发展的“贷款难、担保少、审批慢”三大痛点,以特色数字金融产品为笔,以精准高效的信贷服务为墨,书写了服务地方经济、赋能“三农”发展的工行篇章。
面对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工行六盘水分行亮出了“种植e贷”与“养殖e贷”两把“利剑”。这两款专属信贷产品,以其精准的产品定位和灵活的贷款方式,直击农业融资要害。截至9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种植e贷”14.23亿元,惠及1901户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养殖e贷”1.16亿元,支持了34户养殖户。 这一组沉甸甸的数据,是工行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最有力的证明。
为确保信贷资源精准投向农村种养殖产业,该行深耕涉农场景,重点运用“种植e贷”“肉牛养殖贷”等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同时,创新采用“银政合作”模式,主动走访当地农业农村局、烟草局、农业产业专班等职能部门,打通数据壁垒,为信贷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工行六盘水分行的金融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水城县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故事,便是最好的例证。该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是水城区猴场乡一家集猕猴桃种植、加工于一体的专业化农民合作社,拥有种植面积约350亩。近年来,合作社成功开拓了广东、上海等沿海高端市场,但发展的烦恼也随之而来。猕猴桃作为时令水果,保鲜期短,高昂的物流和冷藏成本成为拓展省外市场的“拦路虎”;同时,高端市场对果型、克重、糖分要求严苛,导致种植成本持续攀升。
2023年,正当合作社为资金周转一筹莫展之际,工行六盘水分行的“种植e贷”如一场“及时雨”精准送达。 让合作社负责人惊喜的是,贷款资料简单,审批流程极快。从申请到放款,仅用时三天,一笔92万元的纯信用贷款便顺利到账。 这笔资金迅速被用于支付工人工资、采购种植物料以及解决关键的冷链运输问题,解决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更让合作社感到暖心的是,工行不仅提供了优惠的贷款利率,还承诺在贷款到期后,可为其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为合作社的持续发展注入了稳定剂。
为实现金融服务对乡镇地区的有效覆盖,工行六盘水分行多措并举。一方面,积极调配信贷人力资源,采用“线下收集+线上审批”的联动模式,让网络金融产品下沉乡镇,推动乡村振兴业务驶入“快车道”。另一方面,组织由市、县、网点构成的三级联动小分队,配合便携式智能终端设备,将银行服务直接送到农户家门口,彻底打通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工行六盘水分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的初心,以创新产品与优质服务,持续引灌金融活水,润泽黔贵沃土,为六盘水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强大的工行力量。(中共贵州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