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友控糖无立竿见影的胜利,但出现以下变化,意味着管理方向正确,病情稳步向好。
1. 口渴多尿消失,饭后不犯困
口渴、多尿、易饿、饭后困倦等症状减轻,是代谢功能回暖的信号。因血糖降至肾糖阈(约 10mmol/L)以下,肾脏无需排出多余糖分;胰岛素正常工作,细胞高效利用葡萄糖,避免能量不足与血糖骤升骤降引发的不适。
2. 体重回归 “健康区间”
偏瘦者肌肉量增加,超重者体脂率下降、体重减少 5-10 斤,BMI 稳定在 18.5-24,是理想体重变化。源于糖代谢恢复秩序,身体不再分解蛋白质和脂肪 “救急”,体重向生理性稳定状态靠拢。
3. 手脚不麻,伤口愈合快
手脚麻木刺痛减轻、四肢温度回升、伤口愈合加速,表明神经和循环系统在修复。血糖稳定后,血液循环顺畅,神经纤维获得充足营养,受损组织修复加快。
4. 视力清晰,夜尿变少
视力模糊改善、“飞蚊” 减少、夜尿≤1 次、尿液无泡沫,体现眼和肾的健康改善。血糖稳定控制了视网膜血管渗漏与肾小球过滤功能紊乱,减轻肾脏负担,恢复泌尿系统功能。
![]()
5. 关键指标持续 “达标”
症状好转需数据佐证,以下指标持续达标是硬实力:
空腹血糖:3.9-6.1mmol/L,波动≤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反映近 2-3 个月平均血糖);
餐后 2 小时血糖:<8mmol/L;
血压:<130/80mmHg;
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2.5mmol/L。
这些提醒,糖友一定要记牢
单一症状变化不能断定病情好转(如视力模糊可能是白内障),需结合血糖监测、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综合判断。
病情好转≠糖尿病 “治愈”,作为终身管理的慢性病,即使症状消失、指标正常,也不可擅自停药或放松管理。
需坚持按时用药、科学饮食,每周完成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才能维持健康。
如果你觉得本文的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出去,让更多糖友了解受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