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本地化新闻,AI无法抵达的盲区

0
分享至

这是一个信息悖论的时代。

我们能在一秒钟内追踪到千里之外的国际纠纷,即时获知国外市场的最新动态,甚至能看到太空探索传回的最新影像。然而,对所处的城市、街道乃至小区,对那些足以影响我们切身生活体验的本地新闻资讯,我们却可能一无所知。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洪流中,我们对远方的热点如数家珍,但却离“附近”越来越远。

这并非偶然。在过去二十年,互联网和算法的浪潮几乎重塑了媒体版图。大众的注意力更多被全国性、全球性的热点新闻所捕获,而曾经作为“地方神经中枢”的地方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广告收入与影响力同步急剧下降。其结果是,大量地方媒体停刊或转型,地方媒体人才持续流失。

以美国为例,过去15年,美国失去了2100多份报纸,这使2004年初拥有本地新闻媒体的1800个社区,在2020年初已经没有任何报纸。即便是幸存的6700份报纸,许多也早已成为“幽灵报纸”:只有原来的“外壳”,但新闻编辑室的采编人员和报纸读者数量都大大减少。有学术评论称,这些社区和居民,陷入了“新闻荒漠” (news desert) 之中。

而在中国,曾经风光无限的都市报媒体经历了“黄金十年”后迅速衰退,许多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断崖式下跌,导致休刊、合并或大幅裁员。即便许多地方媒体努力向新媒体转型,但其核心的本地新闻采编力量也在不断削弱。

当人们普遍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到来,将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会用自动生成的内容彻底淹没仅存的本地新闻时,一个反直觉的趋势正在悄然浮现:AI的局限性,恰恰为本地化新闻的价值重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AI的盲区:

算法无法抵达的“最后一公里”

要理解本地新闻的机遇,首先必须看清当前AI技术,尤其是大语言模型 (LLM) 的天然“盲区”。这并非技术缺陷,而是由数据、时效和信任这三个维度决定的结构性困境。

第一点,也是最根本的限制,在于AI的“饮食结构”。LLM的强大,源于它对海量公开互联网数据的抓取和学习。然而,这个庞大的数据集本身就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宏大叙事偏好”。它偏爱那些被广泛索引、高频讨论的全球性议题、全国性资讯和标准化信息,而那些构成我们日常生活基础的本地化信息,则大多处于其视野之外。

想象一下,一个街道办事处的会议纪要、地方政府网站上挂出的PDF格式规划公示、社区活动中心的活动安排、业主委员会关于停车费的激烈辩论……这些信息往往以非结构化、未被充分数字化的形式散落在各个角落。

它们是社区的“暗物质”,对于依赖全国乃至全球新闻材料和百科知识进行训练的AI来说,这些信息既稀缺又难以消化。

AI或许能告诉你《纽约时报》关于中美关系的最新评论,但它几乎不可能知道你家门口那条路为什么修了半年还没完工。更不用说,许多地方社群拥有自己独特的方言、行话和文化背景,这些微妙的语境是AI难以理解和准确表达的。

其次是时效性的延迟。本地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其即时性和实用性——突发的道路封闭、社区的寻人启事、本地球队的关键比赛结果、今晚可能影响出行的暴雨预警。这些信息的价值以“小时”甚至“分钟”为单位计算。而主流的LLM大多存在“知识截止日期”,它们的知识库并非实时更新。即便模型能够联网搜索,也往往是对二手信息的整合,缺乏第一时间的核实与深度挖掘。

当AI试图生成关于刚刚发生的本地事件的报道时,它极易产生“幻觉”,或提供已经过时的信息,这在新闻领域是致命的。本地新闻的核心恰在“此时此地”,而AI的运行逻辑决定了它在这一点上永远慢半拍。

最关键的,还是信任的缺失。新闻的本质是一种基于信任的关系,尤其是在本地层面。一个优秀的本地记者,其价值,绝不仅仅是信息的转述者。他/她是社区的一员,是你可能在超市里遇到的邻居。他/她通过长年累月的深耕,与社区成员建立起复杂而稳固的信源网络。这种信任是通过无数次面对面的交谈、一场场深入社区的采访建立起来的。

AI没有“朋友”,无法进行实地采访,无法捕捉到受访者一个犹豫的眼神或是一声无奈的叹息。AI可以总结“发生了什么” (what) ,但很难解释事件背后盘根错节的历史、人际关系和社区情感,即“为什么会这样” ( w hy) 。例如,为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会引发整个社区如此大的争议?答案可能隐藏在几十年的邻里变迁、不同群体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人们对“家园”的复杂情感中。

这种深度的洞察力、同理心和判断力,正是人类记者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也是AI难以编码的灵魂。

需求的回归与本地新闻的价值重估

AI的局限性为本地新闻留下了生存空间,而社会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则正在将这片空间变成一片沃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宏大叙事和全球化信息轰炸后,人们正重新发现身边“小而美”的价值。

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媒体机构,在商业模式的驱动下,天然地倾向于追求规模效应。它们聚焦于那些能吸引最多眼球、带来最大流量的议题——国际冲突、宏观政策、名人八卦。这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灯下黑”区域:数以亿计的人们真正关心的、与他们日常生活福祉息息相关的话题被系统性地忽视了。

“门口的公园什么时候能建好?”“我孩子的学区划片今年有哪些变化?”“附近那家新开的网红餐厅味道如何?”“本地新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对我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构成了普通人生活的核心关切,却恰恰是全国性媒体的报道盲区。这个巨大的内容缺口,正是本地新闻价值得以回归的根基。

更深层次的,是对社区认同和归属感的强烈渴求。在日益原子化和数字化的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物理连接和情感纽带正在变弱。本地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正扮演着社区“粘合剂”的角色。它通过设置共同的议程,让本地居民们关注同样的问题,讨论同样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仅是在传递信息,更是在促进公民参与,提醒每个人:你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你恰恰是这个社区的一部分,你的声音和行动至关重要。这种由共同叙事构建起来的身份认同和社区联系,是抵御社会疏离感、重建公共生活的重要力量。在虚假信息泛滥的今天,一个值得信赖的本地新闻源,更是社区抵御谣言、凝聚共识的压舱石。

与此同时,新一代的本地新闻正在完成一次重要的角色蜕变——从单纯的“新闻报道者”,进化为多元的“社区服务者”。它不再仅仅告诉你昨天发生了什么,更致力于帮助你解决今天和明天的问题。它可以是一份实用的生活指南,为你提供周末的本地活动日历、政府福利的申请流程、应对极端天气的避险指南。这种服务属性,让本地新闻的价值变得具体、可感,也为其赢得了无可替代的忠诚度。

本地新闻的未来

本地新闻的未来,并非是一场排斥AI的复古运动,而是一场拥抱技术、重塑价值的变革。

对于本地新闻来说,AI也并非威胁。在实践中, AI的应用意味着将记者从繁重、重复的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例如,国内一些地方媒体正在尝试利用AI工具,自动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格式不一的政府公开文件和会议记录,从中发现值得跟进的新闻线索,然后交给记者去进行真正的调查和采访。

AI可以用于自动转录数小时的采访录音,可以在几分钟内总结长达百页的政府报告,可以从招投标信息中发现异常模式,甚至可以根据受众偏好为不同平台自动生成不同风格的摘要和标题。这一切,都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生产的效率,让规模有限的本地新闻团队能够将宝贵的精力,投入到建立人际关系、进行深度调查和创作触动人心的故事这些AI无法胜任的高价值工作中。

技术的赋能,必然伴随着商业模式的深刻演变。本地新闻未来的生存之道,或许就在于与核心受众建立更深、更牢固的连接,并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独特的价值付费。

小而美”将成为一种主流形态。专注于某个特定城市 、某个特定区县,甚至某个垂直领域 (如本地教育、房地产、美食) 的高度精准的微信公众号,正在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模式。

它们不求广度,但求深度,致力于成为该领域最权威、最不可或缺的信息源。此外,基于社群的会员制和知识付费也日益兴起,它们通过提供独家的深度分析、数据服务和线下社群活动,吸引最忠实的读者成为“共建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同时,一些带有公益属性的本地新媒体项目也在探索更多可能性。

最终,未来的本地新闻机构将重塑自己的生态位。它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内容的生产者,而是一个社区的“信息枢纽”和“连接中心”。它可以是本地线上社区论坛的管理者,是线下公共议题讨论会的组织者,是本地广播和视频节目的创作者。

在一个信息愈发真假难辨的世界里,一个值得信赖的本地新闻品牌,将成为居民获取可靠信息、进行理性讨论、参与社区生活的首选入口。它的价值,将通过其在社区中建立的信任和发挥的作用来衡量,而非简单的流量数字。

来源|腾讯研究院

值班编辑 | 胡炜

主编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利润暴跌99%!单季亏损79亿,昔日“中产神车”也要扛不住了?

利润暴跌99%!单季亏损79亿,昔日“中产神车”也要扛不住了?

财经八卦
2025-11-02 21:17:41
提醒!吉林省多个高速服务区无法正常加油及充电

提醒!吉林省多个高速服务区无法正常加油及充电

橹讯
2025-11-03 21:00:14
刘德华饭局的应酬照流出,满脸的无奈和不情愿!

刘德华饭局的应酬照流出,满脸的无奈和不情愿!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0-08 16:26:37
特朗普连夜开会!中方7提“统一后”震动全球!

特朗普连夜开会!中方7提“统一后”震动全球!

爱看剧的阿峰
2025-11-03 12:21:29
贝佐斯二婚后断崖式衰老,满脸白胡子,55岁桑切斯越来越有品味了

贝佐斯二婚后断崖式衰老,满脸白胡子,55岁桑切斯越来越有品味了

毒舌小红帽
2025-11-03 20:21:49
前三季度GDP10强:江苏强势追广东,苏州第6南京保10

前三季度GDP10强:江苏强势追广东,苏州第6南京保10

星星苏讯
2025-11-03 18:40:19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深度报
2025-09-11 23:05:16
2025年冬天,好运来袭,贵人指路,财富暴涨的三个星座

2025年冬天,好运来袭,贵人指路,财富暴涨的三个星座

小晴星座说
2025-11-03 19:20:56
国乒没悬念了?李隼:谁夺全运会女单冠军有规律!去年已浮出水面

国乒没悬念了?李隼:谁夺全运会女单冠军有规律!去年已浮出水面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2 21:08:02
在发生关系时,女性为什么主动要求男人说“下流话”呢?

在发生关系时,女性为什么主动要求男人说“下流话”呢?

王二哥老搞笑
2025-09-15 04:46:09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丫头舫
2025-09-22 20:39:00
全红婵报名事件惹争议!复出变胖夺冠后,才知其放弃女单多么明智

全红婵报名事件惹争议!复出变胖夺冠后,才知其放弃女单多么明智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2 21:54:15
中国足坛的异类球员,难进国足却自诩被皇马看中,还迁怒于沈祥福

中国足坛的异类球员,难进国足却自诩被皇马看中,还迁怒于沈祥福

晚雾空青
2025-11-04 03:39:28
张柏芝的儿子谢振轩长得好帅,五官棱角分明,颜值超过爸爸谢霆锋

张柏芝的儿子谢振轩长得好帅,五官棱角分明,颜值超过爸爸谢霆锋

郑丁嘉话
2025-10-29 09:22:22
人老了哪都别去,记住:能在家待着就在家待着,就别到处去旅游。

人老了哪都别去,记住:能在家待着就在家待着,就别到处去旅游。

朗威谈星座
2025-10-30 00:31:02
让女人对你“上瘾”的3个特质!只占一个,她就戒不掉

让女人对你“上瘾”的3个特质!只占一个,她就戒不掉

伊人河畔
2025-11-03 19:59:09
12月1日起,上牌电动车全要驾照和年检?看牌照颜色,弄错罚2000

12月1日起,上牌电动车全要驾照和年检?看牌照颜色,弄错罚2000

三农老历
2025-11-04 03:51:02
54岁男子酒后欲与48岁情人发生关系,却发现情人家中卧室还藏有一名男子!

54岁男子酒后欲与48岁情人发生关系,却发现情人家中卧室还藏有一名男子!

张晓磊
2025-10-22 09:39:58
北京80万“黄金剩女”现状:宁住合租房不回乡,婚恋市场谁接盘?

北京80万“黄金剩女”现状:宁住合租房不回乡,婚恋市场谁接盘?

阿离家居
2025-11-03 14:57:51
全红婵壮实了很多,也越来越漂亮了,恭喜再次夺冠

全红婵壮实了很多,也越来越漂亮了,恭喜再次夺冠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4 03:02:05
2025-11-04 06:03:00
新京报传媒研究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传媒研究
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
3551文章数 100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手机
时尚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刘溢:当代超现实主义画家

教育要闻

赶紧!高考报名今天(4号)18:00结束!

手机要闻

华为Mate70 Air真机曝光:宽屏+超薄机身,11月6日直接开卖!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