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邮政局统计,我国2024年通过邮政系统订销的报纸业务量为169.5亿份,同比增长1.5%,换算到每个人身上,一年人均12份报纸。
在数字媒体铺面铺开的今天,我们很难想象,纸质报纸仍然还保持着惊人的订阅量。
根据出版署2025年初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仍然有1732家报社在正常运营,每日总印量为1.13亿份,按照14亿人口计算,这意味着人均年订阅量仍然高达12份。
在电子信息时代,为什么传统的纸质报纸仍然能够保持如此庞大的订阅量,这些报纸又都是谁在看呢?
![]()
尽管目前的电子信息时代已经发展迅猛,但纸质报纸的发行量其实依然很可观。
早在2023年,全国报纸总印数就达到了260.1亿份,总发行量为258.4亿份(含电子报发行量),营业总收入更是达到了616.6亿元,利润总额也高达66.4亿元。
这个数字虽然较2015年的2.43亿份下降了53%,但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数字。
毕竟在今天,平日里我们看起来并不显眼的报纸,一年竟然也能够创造几十亿的利润,可以说是非常意外了。
而哪怕是在全球范围内,其实纸媒的受众依然也不小。
根据报业联合会2024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天仍然有超过3.8亿份报纸被印刷发行,而我国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仍然有1732家报社在正常运营,每日总印量为1.13亿份。
在今天,谁还在看报纸呢?
看报纸的主力人群,还是65岁以上占比最多。该群体占纸质报纸订阅总量的47%,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亿,其中约有3500万人仍然保持着阅读纸质报纸的习惯。
老年人看报纸,其实也很正常。首先就是从生理层面来看,老年人普遍存在视力退化的问题,纸质报纸的印刷字体较大,排版宽松,阅读体验是明显比电子屏幕更好的。
另外对老年人来说,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也难以改变,翻阅报纸的动作本身也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认知层面,老年人对新兴技术的接受度相对较低,而纸质报纸的信任感自然也更强。
罗切斯特大学传媒研究中心2024年对20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表明,83%的受访者认为阅读纸质报纸比使用电子设备“更轻松、也更舒适”。
除了个人看报纸的习惯之外,我国另一个报纸的受众群体,还是庞大的机关事业单位。以人报为例,该报日发行量高达300万份,其中约240万份都是直接配送到各机关单位。
这种订阅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国家大事,更可以学习看资讯,是人们洞悉国内外重要的媒介。
而对地方社区来说,本地报纸也是维系社区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小城镇和乡村地区,本地报纸也承载着社区新闻、活动通告和地方历史,这些内容对大型媒体来说可能不重要,但对地方社区的成员来说,却是构建共同体认同和归属感的关键。
![]()
哪怕是在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可以说纸质报纸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和互联网媒介相比,报纸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便捷性上的确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更要注意的是,报纸还是重要的资源获取和权威性报道的媒介,几乎是没有之一。
不管是报纸的权威价值还是阅读方式,以及历史缩影,这些都是互联网不可替代的。
主流的报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实早已经建立了一套非常成熟的选题模式,确保了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报纸作为传统的媒介,也有专业的采编团队和编辑团队,这些都可以确保报纸的每一条新闻都是经过极强的流程走出来的,可以说是一份报纸本身,就是很好的一天大事汇总。
另外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尽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仍然也有许多地区存在网络覆盖不足,或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在这些地区,人们往往无法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而报纸则可以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的重要渠道。
除了以上优势,报纸还有一个无法替代的东西,那就是深度的阅读体验。
纸质阅读是不受电子干扰的,这是天然的物理屏障。可以大大提升读者的专注力,让读者更容易进入到阅读的“心流”状态。
在指尖与纸张的交互中,阅读已经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而是思想的主动耕耘。
研究指出,纸质阅读无论是在休闲还是学术,都可以显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可能是因为纸质阅读需要更集中的注意力,且格式固定,也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内容。
有了受众群体,报纸的商业模式,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
![]()
2023年一年,我国的报纸就能够创造几十亿的利润,由此可见这行的商业模式虽然没有太大受到互联网的影响。
报纸的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布局新闻采编、广告经营、活动策划、文化创意等环节,打造自己的全产业链闭环。
在横向层面,报纸则与运营商、互联网平台、线下场馆合作,打造了一套自己的“内容+服务+场景”的生态。
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例如金融、法律和学术界,报纸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专业人士依赖报纸提供的深度报道和分析,这也是许多线上的内容平台无法做到的。
在自媒体时代,信息多而杂,有时候太多的信息反而干扰了人们获取高质量信息的渠道,而报纸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可以说目前来看仍然无法撼动。
尽管互联网飞速发展,但纸质报纸仍然保持着庞大的订阅量和影响力,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读者群体,不可替代的阅读体验,以及稳定的商业模式和文化认同。
在可预见的未来,纸质报纸仍然会在特定领域和人群中会保持着重要地位。
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压缩了报纸的生存空间,但我们也会发现,哪怕是在今天,纸质阅读仍然有它独特的魅力,凭借这一点,报纸可以说永远也不会被互联网完全替代。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