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大家好!这里是 996 咖啡吧,我是你们的咸鱼哥,来一杯热美式,你喝咖啡,我讲故事。
最近全国大降温,连广州都快要穿棉袄了,所以今天我们聊聊有意思的事情,让大家热乎热乎一下。
最近全网都在聊 “抗通胀”,最近全网都在聊 “抗通胀”,印度男女逆势狂囤黄金,日本全民排队抢购大米,而美国小伙却玩出了新花样 ——35 岁的凯尔・米切尔,把自家农场车库堆成了 “硬币山”,足足 500 万枚 5 美分镍币,重 30 吨,价值 25 万美元!他说这是 “终极通胀对冲神器”,因为最近镍价飙上天了 —— 全球最大产镍国印尼矿区出大事,产能砍了 25%,加上全球新能源汽车都在包产能,镍价直接涨疯,连带着美国硬币里的金属都值了钱,金属价格超过了面值。
![]()
这事儿一曝光,评论区吵翻了天:有人说 “这小伙太聪明,稳赚不赔”,也有人骂 “瞎折腾,迟早亏哭”。
今天就聊聊这比较有意思的事,硬币到底能不能抗通胀?国内模仿会咋样?
在聊之前我们先来算笔帐。
一、美国 5 美分硬币,真能 “面值 5 分,金属值 6 分”?
想知道米切尔为啥敢囤这么多硬币,咱得先拆了这枚5美分硬币,算笔 “金属价值账”—— 毕竟他赌的就是 “硬币里的金属比面值贵”。
根据美国铸币局 2025 年最新公开数据,现在流通的 5 美分硬币,是 75% 铜 + 25% 镍的合金,每枚精准重 5 克。
换咱来换算一下:单枚硬币里有3.75 克铜、1.25 克镍。这俩金属最近啥行情?
2025 年 10 月市场价,铜每吨 1 万美元,镍每吨 1.5 万美元—— 算下来,单枚硬币的金属价值差不多 接近6 美分,比面值多 1 美分!。
更有意思的是 “铸币局亏本造币”:2024 财年美国铸币局报告显示,造一枚 5 美分硬币要花 14 美分,光材料成本就占了 8 成,相当于造一枚亏 9 美分。
米切尔囤的 25 万美元硬币,按现在金属价算,光铜和镍就值 29 万美元,账面直接浮盈 4 万!浮盈超20%!
再加上印尼镍矿事故的 “神助攻”:作为全球产镍占比超 30% 的国家,印尼这次矿区事故直接让镍产能少了四分之一,分析师预测年底镍价还能再涨 10%—— 到时候米切尔手里的硬币,金属价值能摸到 32 万美元,比面值多赚三成。
这也是他敢放话 “零下行风险” 的底气:就算镍价跌了,硬币还能当 5 美分花,不算亏是不是。
但咸鱼哥得提醒一句:米切尔漏算了 “隐性成本”!美国铸币局的 14 美分成本里,除了金属,还有人工、防伪、运输费 —— 他只盯着 “金属值多少钱”,却没算自己囤硬币要花的钱,这为后面的坑埋了伏笔。
二、别被浮盈骗了!囤硬币抗通胀的 3 大致命坑,个个能亏哭
米切尔把自己比作 “当代巴菲特”,说股神当年也囤白银抗通胀。可咱仔细一看,这操作全是漏洞,可行性低到离谱,搞不好血本无归!
坑 1:法律红线碰不得,熔币卖金属直接蹲监狱
美国《联邦法典》第 31 篇写得明明白白:任何人熔毁、出口 5 美分 / 10 美分硬币,都是 felony(重罪),最高罚 1 万美元,还得蹲 5 年大牢!米切尔嘴上说 “等政府停用镍币再转卖”,可现实是 —— 美国至今没提过要废 5 美分硬币,2024 年还新造了 12 亿枚,比 2023 年多了 15%!
就算真停用了,也别想赚差价。2009 年美国曾讨论停用 1 美分硬币,最后旧硬币全按面值回收,没出现任何 “收藏溢价”。
所以有网友就调侃:“米切尔这堆硬币,可能要当‘传家宝’传给下一代了”
坑 2:隐性成本能吞光利润,30 吨硬币要花多少钱?
米切尔没说的 “花钱地方” 太多了,咱算笔账就懂了:
- 收集成本:500 万枚硬币不是从天上掉的,他雇了 3 个人跑遍加州 20 多家银行,花了 4 个多月,光人工费就掏了 3.2 万美元;
- 存储成本:30 吨硬币要占 20 平米车库,他得买防潮垫、监控,还得雇人看,一年下来怎么都得1.5 万;
- 变现成本:真要卖的时候,银行不会 “批量收硬币”,得一枚枚清点 —— 美国银行清点硬币按 “每百枚收 1 美元” 算,对!你没有看错,美国存银行的硬币清点是要收费的,500 万枚要花 5 万美元清点费,直接抽走 20% 利润!
有金融博主算过:就算年底镍价涨 10%,米切尔浮盈到 7 万,扣掉这些成本,实际能拿到手的也就 2 万多。要是把 25 万美元买指数基金,2024 年美股标普 500 涨了 18%,一年就能赚 4.5 万,还不用折腾!
坑 3:镍价说跌就跌,2022 年曾暴跌 60%,浮盈秒变亏损
米切尔最大的赌局,就是 “镍价一直涨”。但镍只是有色金属,并不是贵金属,更不是金银。
镍作为大宗商品从来没有 “只涨不跌” 的道理 ,它的价格主要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印尼已经在加急修矿区了,官方说 2026 年初就能恢复产能,如求东大帮个忙,说不定今年底产能就上来了,到时候镍价大概率掉头跌。
镍在不久前的2022年就发生过这种暴涨暴跌的事,2022 年镍价曾因为 “供需缓和” 暴跌 60%,从每吨 2.5 万美元跌到 1 万美元。
要是再来这么一次,米切尔手里硬币的金属价值会从 29 万跌到 18 万,比面值还少 7 万,这直接亏到姥姥家!
美国小哥这么干都不怎么挣钱,在我们国内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干?
三、国内能模仿吗?别想了!硬币成本不到面值 1/4,这么干直接违法
评论区有家人问:“美国能囤,咱国内硬币行不行?” 咸鱼哥直接说答案: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违法!
因为国内硬币的 “材质 + 规则”,跟美国完全不一样。
先看国内硬币:成本连面值 1/4 都不到,没投机空间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2025 年公布的硬币标准,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表格,大家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
这里必须纠正一个常见认知:
很多人以为 5 角硬币还是金黄色的铜质材质,其实 2019 年央行就已完成材质升级 —— 把钢芯镀铜合金换成钢芯镀镍,颜色从金黄色变成镍白色,一方面是因为旧工艺属于拟淘汰的落后技术,另一方面能显著提升抗变色性能。现在市面上流通的 5 角硬币,新币基本都是镍白色,旧版金黄色硬币正逐步被替换。
从成本来看,就算按 2025 年金属市场价测算,一枚 5 角硬币的镍镀层仅 0.02 克左右,加上钢芯的材料成本总共才 0.11 元,连面值的四分之一都不到;1 元硬币的钢芯占比超 95%,镀镍层成本微乎其微,想靠熔解提取金属赚钱纯属天方夜谭。
就算打收藏的主意也没戏。只有极个别特殊年份或纪念属性的硬币有溢价,比如 1999 年 “建国 50 周年” 纪念 5 角硬币(发行量仅 10 万枚)能卖 100-300 元,但这是稀缺性带来的价值,跟金属成分无关。而现在流通的 150 亿枚 5 角硬币、200 亿枚 1 元硬币,99.9% 都是普通流通版,收藏市场成交价最多比面值高几分钱,还没人愿意接手。
更现实的问题是 “囤不到”:随着电子支付普及,硬币流通量持续萎缩。截至 2023 年的行业观察数据,国内小额交易(10 元以下)中硬币使用占比仅约 8%,银行网点的硬币储备普遍不足 —— 想换 500 元硬币得提前 3 天预约,单次兑换超 2000 元还需提供单位证明,想囤到美国小伙那规模,光是跑银行就得跑断腿。
再看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 27 条写得清清楚楚: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包括熔铸、剪割、打孔等行为。2023 年江苏就出过典型案例:三名男子熔解 2000 枚旧版 5 角硬币(当时还含少量铜)提炼金属,刚卖出 800 元就被查处,最终不仅违法所得被没收,每人还被罚 3 万元,征信报告上多了 “破坏人民币” 的永久记录,房贷、信用卡全被拒。
央行早在设计硬币时就堵死了 “套利漏洞”。不同于美国铸币局明知亏本还坚持用高成本合金,我国从 1992 年起就确立了 “低成本、高耐用” 的造币原则,通过钢芯镀金属的工艺,在保证硬币硬度的同时把材料成本压到最低 —— 这本质是因为人民币是 “信用货币”,其价值靠国家经济实力和信用背书,而非金属本身的重量。
结语
这个美国小伙米切尔的操作,看着好像 “囤硬币能赚钱”,其实这只是美国上了天的”通胀”下的瞎折腾。
最后说句实在话:现代货币早不是 “金属本位” 了。
美国 5 美分硬币的金属价超过面值,本质是铸币局的 “历史遗留问题”;而咱国内的硬币从设计之初就斩断了 “金属价值与面值的关联”。
所以美国小伙囤的这30吨硬币,搞不好真的要作为传家宝传给下一代了。
你见过最离谱的抗通胀操作是什么?评论区聊聊,咱一起避坑!
我就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如有雷同,纯属瞎编,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下次再聊,我是你们的咸鱼哥,欢迎点赞关注转发一键三连哟!
欢迎关注,一起来聊!
![]()
热点关键词:镍价上涨、通胀对冲、美国 5 美分硬币、印尼镍矿事故、硬币投机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