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医疗水平背景下,大部分普通人都能活到70岁以上,但总有部分领域人才的生命,却遗憾停留在五六十岁,甚至更早的三四十岁。每当听闻这类早逝悲剧,大家都会感到无比心痛。
尽管如今土木领域的发展节奏较以往有所放缓,但不可否认的是,土木行业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个行业里深耕的专家学者,凭借专业付出赢得了大众敬重,没人愿意看到他们出现早逝的悲剧。
![]()
但在10月22日,有媒体报道了一则噩耗,我国著名黄土力学与工程专家、西安理工大学教授邵生俊,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0月22日凌晨在西安不幸逝世,生命永远定格在62岁。
![]()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11月,CHINA ROCK 2024第二十一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兰州中心会场在兰州大学举行,当时邵生俊教授还以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和西安理工大学教授的身份出席了兰州中心会场开幕式。
![]()
期间还举行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黄土力学与工程分会成立仪式,选举产生了黄土力学与工程分会第一届理事会,邵生俊教授当选为理事长。邵生俊教授介绍了黄土力学与工程分会成立的目的等,从当时照片来看,他本人精神状态比较不错。
![]()
从去年11月到现在,才过去了不到一年时间,邵生俊教授就因病去世了,这让大家无法接受。
邵生俊教授基本上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土木领域的发展。
邵生俊老师在1964年10月出生于甘肃武威。
他在1985年本科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水工专业。(陕西机械学院现为西安理工大学)
在1988年硕士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岩土工程专业。
在1999年博士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
![]()
邵生俊老师是西安理工大学自主培养起来的人才,他曾任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长、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他的去世对西安理工大学来说是大损失。
邵生俊教授是我国黄土力学与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主要从事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黄土力学与工程等方向研究,他在行业深耕这么多年,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牵头数十项省部级课题与生产科研项目。出版《结构性黄土力学》、《岩土工程学》等学术专著,发表了200多篇论文,获批发明专利35项。
![]()
相信很多土木人,都学过《岩土工程学》这本书。这本书是在2008年出版的,根据当时国内外岩土工程领域缺乏系统性学科专著的现状,首次构建了涵盖学科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完整框架,填补了学科空白,这本书的作者就有邵生俊老师,由此大家可以再次清晰感觉到邵生俊老师在行业中的地位。
![]()
邵生俊教授凭借科研成果,获得了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及行业学会科技进步奖多项荣誉,邵生俊教授为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去世是土木领域的大损失。
看到这,不少人会疑惑,邵生俊教授已62岁,按照退休年龄来看,他已经可以退休了,为何他还在工作呢?
值得注意的是,邵生俊老师是二级教授,二级教授属于正教授序列的第二层级,地位仅次于一级教授,一级教授通常仅授予院士。
![]()
对于二级教授这类高级人才,是可以延迟退休的,根据相关规定来看,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延退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对62岁的邵生俊教授而言,继续工作符合规定,是正常的职业选择。
再加上,邵生俊教授作为深耕领域的专家,大半辈子都投身岩土工程研究,这份事业早已融入他的生活。对他而言,若突然停下忙碌的研究与工作节奏,反而会觉得不适应。相信他更希望趁着精力尚可,抓紧时间继续为行业发展发光发热,这份主动担当让这份坚守更显珍贵,我们大家要对邵生俊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
最后希望邵生俊教授可以一路走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