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高校圈,除了开学季的热闹,还有一场“硬核”的比拼悄然收官——2025年“建行杯”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这个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明珠”的赛事中,清华、同济、哈工大等“老牌劲旅”悉数登场。然而,在今年的赛场上,一支来自西北的年轻队伍——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却凭借新颖的结构理念和稳定的实践能力脱颖而出,首次参赛就拿下全国二等奖。
![]()
本届赛题《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听上去古朴,却难度极高。参赛选手要兼顾传统造船工艺的文化意蕴和现代结构设计的科学逻辑,既要抗撞击,又要平衡浮力和流线性能。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考核,更是一次对“传统与创新”融合力的考验。青职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参赛队伍从省赛拿下青海省第1名晋级国赛后,用整整三个月时间反复推演模型、测试造浪冲击。最终,他们在现场经历模型称重、理论答辩、水上加载等环节后,以创新理念与工艺精度双优的作品征服评委,拿下全国二等奖。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青海地区职业类院校在结构设计领域的历史纪录,也展示了西部高校在工程教育上的硬实力。
青职大土木学科的新路径,是从“技能型”到“创新型”,这样的体系,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具备扎实理论,更能上手干、能创新。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天花板级”赛事,青职大首次参赛便获国奖,说明其土木工程类专业已在教学体系与学生培养上形成了系统优势。而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通过竞赛项目强化学生的“工程直觉”与团队协作力。
如果说“结构设计竞赛”是舞台,那青职大的课堂和实验室,就是幕后工厂。学校近年来投资建设了国家高技能实训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高原高寒交通建设智库、高原高寒公路建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平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环境。学院教师团队中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35”高层次人才、省级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教学内容紧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覆盖道路桥梁、造价管理、市政工程等核心方向,更是让学生的知识面紧跟行业发展。
![]()
近年来,以青职大为代表的一批区域高校正在快速成长,随着国家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战略落地,土木、水利、交通等专业人才需求激增。
青职大立足区域产业,精准调整专业布局。除了土木工程类,学校还拓展了铁道机车智能运用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现代物流管理等本科方向,与青海省科技赋能、交通基建方向高度契合。可以说,这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努力,更是区域教育与产业协同升级的缩影。
![]()
比赛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青海职业技术大学的崛起,正体现出新一代高职本科院校的方向——既要脚踏实地,也要敢于创新;既要服务地方发展,也要面向国家战略。未来,随着更多像“乌篷船”这样的项目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工程融合,必将在更广阔的教育与产业舞台上,展现出属于青职大青年的新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