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B 级甲状腺结节肉眼可见!中医调理后,脖子肿块明显缩小

0
分享至

“陪家人抗癌,却治好了我的甲状腺结节!”张阿姨惊喜的拍着手说道。

2018年7月,张阿姨在洛阳东方医院体检,那是她第一次查出了甲状腺结节。

“当时医生就建议我手术切掉,可我总觉得脖子上动刀不是小事,心里害怕,就一直没管它。”这一拖,就是整整7年。7年间,张阿姨偶尔会想起脖子里的结节,但总抱着“能拖就拖”的想法,从未主动复查。



变故发生在2025年年初。家里人不幸查出癌症,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让张阿姨瞬间没了往日的笑容。她每天围着病人转,做饭、陪去医院,心里又急又疼,整个人瘦了一圈。也是在一次陪家人就诊时,医生看着她脖子上肉眼可见的凸起,追问起她的身体状况,张阿姨才坦言:“我脖子上那个包,好像越来越大了,脖子和头都感觉紧紧的。”

为了给家人寻找更靠谱的中医治疗,张阿姨开始在网上查资料,了解到“袁氏三联平衡”学术流派是郑州市卫健委批准的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人袁希福老中医治肿瘤40多年,看过30多万患者,在当地口碑很好,2024 年“袁氏中医肿瘤疗法”还成了国家非遗保护项目。

“能评上非遗,还治好了那么多人,我就去了。”张阿姨心里有了底,2025年4月7日,她带着家人专程从洛阳赶到郑州,求诊于袁希福老中医。

陪家人看完诊,张阿姨却没走。她在诊室外站了好久,看着袁老给其他病人诊断 —— 问得细,把脉准,说病情时条理清晰,连病人没说出口的顾虑都能察觉到。

直到家人的药都拿好了,张阿姨还是不愿意走,直接前往了分诊台:“我也想挂个号,我有甲状腺结节....”

见到袁希福老中医时,张阿姨不自觉地摸了摸脖子,声音带着焦虑:“您看,现在肉眼都能看见这块鼓起来了,一想到手术刀划在脖子上,我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慌得厉害。”

袁希福老中医结合张阿姨的舌苔面色(脸色萎黄;舌质淡暗,苔薄白)和脉象(沉弦),根据张阿姨的病情诊断和不适症状判断她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瘿病。



“长期情绪不畅快,肝气就堵着,气不通就容易生痰;脾胃功能弱,气血造得少,痰湿和瘀血裹在一起,时间长了就结成了结节。” 短短几句话,把张阿姨这些年的状态说透了 —— 家里事多,她总爱自己扛着,委屈了也不爱说。

随后,袁老给张阿姨开了首方:用夏枯草、生牡蛎、浙贝、猫爪草化痰散结,针对结节根源;用柴胡、薄荷、枳壳疏肝理气;用白术、茯苓、陈皮健脾和胃,生气血;再用当归、川芎活血通络,通瘀堵。

拿着药方,张阿姨不禁有点疑惑:“结节都4b级了,肿块这么大,咋没开啥‘厉害’的药呢?”

袁老耐心的解释道:“‘三联平衡疗法’讲究扶正、祛邪、调气相辅相成。面色萎黄、舌淡,这明显是气血虚的表现。要是这时候一味用猛药攻结节,只会伤了正气,反而适得其反。现在先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把身体底子补好,后续才能更好地消结节。治病就像打仗,得先把自家兵练好,才能有力气对付敌人!”



日子一天天过,张阿姨慢慢觉得身体有了变化。以前总觉得浑身没力气,走两步就累,后来精神头越来越足;之前脖子总发紧,像勒着根绳子,慢慢也松快了。

2025年8月28日,距离第一次就诊4个多月时,张阿姨已经跟上次判若两人 —— 脸上有了血色,眼神也亮了,脖子周围的肿块明显缩小了很多:“现在脖子上的包小多了,现在摸着都不明显了,之前总觉得头皮发紧,现在也舒服多了!”



袁老触诊后,结合张阿姨的舌苔、脉象和不适症状,辨症调整了方子。

如今,张阿姨还在坚持服药,脖子上的结节逐渐缩小,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回想这段经历,她总说:“当初陪家人治癌,没想到顺带治好了自己的结节,真是意外的收获!”

张阿姨的经历,其实藏着中医在调理身体、治疗结节上的独特优势。它从不是只盯着“结节”这一个病灶,而是先摸清身体的 “症结”—— 是肝气郁结导致的气机不畅,还是脾胃虚弱影响的气血不足,再针对性地“量身定制”方案。

治疗时,既会用化痰散结的药对付结节,也会用补气血、调肝气的药养身体,就像给庄稼除草的同时不忘施肥,既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又改善了身体的 “内环境”,让结节不容易反复。

更重要的是,中医调理不折腾身体。像张阿姨这样害怕手术的人,不用承受开刀的风险,只需按时喝药、调整生活习惯,就能在慢慢调理中看到变化 —— 不仅结节缩小了,连之前的乏力、心慌、睡不好也跟着好转,整个人的状态都提了上来。这种“既治病,又养身”的方式,正是中医的珍贵之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新娘弃车离开,婚车司机称“刚下楼婚车就被拦”,律师:或涉嫌敲诈勒索罪

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新娘弃车离开,婚车司机称“刚下楼婚车就被拦”,律师:或涉嫌敲诈勒索罪

洪观新闻
2025-11-06 15:23:22
小米汽车99.4%保值率遭打脸:二手市场无人问津,谁都不敢接

小米汽车99.4%保值率遭打脸:二手市场无人问津,谁都不敢接

麦小柒
2025-11-06 20:40:23
2万吨巨舰逼近,特朗普同意就开火,马杜罗的求救信,送往中国

2万吨巨舰逼近,特朗普同意就开火,马杜罗的求救信,送往中国

空天力量
2025-11-06 20:22:40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大尺度视频曝光,两人已停职,医院回应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后续!大尺度视频曝光,两人已停职,医院回应

180视角
2025-11-06 15:57:32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红星新闻
2025-11-06 00:01:17
一个血亏,一个赚翻:北京环球影城比上海迪士尼输在哪?

一个血亏,一个赚翻:北京环球影城比上海迪士尼输在哪?

城市研究室
2025-11-06 16:27:43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江浙沪某高校病态的“三朵桂花”事件:新型垃圾,逼疯中国年轻人

小椰子专栏
2025-11-06 13:02:38
《财富捷径》理财笔记34:躺平的投资者收益率更高

《财富捷径》理财笔记34:躺平的投资者收益率更高

我读我在
2025-11-06 14:27:09
国家出手了!倒查风暴席卷全国,释放什么信号?

国家出手了!倒查风暴席卷全国,释放什么信号?

保德全
2025-11-05 19:30:03
全红婵赛后主动揽责:没上领奖台是我没发挥好,我还是不够努力吧

全红婵赛后主动揽责:没上领奖台是我没发挥好,我还是不够努力吧

全景体育V
2025-11-06 20:09:09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深度报
2025-11-06 21:36:43
女子引产被拒诞下女婴遭当班医生违规抱养,香格里拉民生医院被罚

女子引产被拒诞下女婴遭当班医生违规抱养,香格里拉民生医院被罚

澎湃新闻
2025-11-06 20:18:31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专家最新回应“康熙生父为洪承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后代,DNA证实其努尔哈赤支系

扬子晚报
2025-11-06 12:13:35
“询问其他交易记录,还报警处置”?律师称在银行取钱被追问“资金用途”;银行、反诈中心都说是对方要求

“询问其他交易记录,还报警处置”?律师称在银行取钱被追问“资金用途”;银行、反诈中心都说是对方要求

大风新闻
2025-11-06 15:16:03
陈永胜已任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由辽宁跨省调任

陈永胜已任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由辽宁跨省调任

澎湃新闻
2025-11-06 20:26:41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通文知史
2025-11-06 03:25:03
全运会女双10米台:陈芋汐/掌敏洁轻松摘金,全红婵无缘领奖台

全运会女双10米台:陈芋汐/掌敏洁轻松摘金,全红婵无缘领奖台

全景体育V
2025-11-06 18:52:10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炸锅了炸锅了!港圈突然爆出大新闻:谢霆锋居然通过法律协议

炸锅了炸锅了!港圈突然爆出大新闻:谢霆锋居然通过法律协议

小光侃娱乐
2025-11-05 10:55:03
2025-11-07 05:56:49
浅生活诗
浅生活诗
情感,分享生活大事小情。
456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亲子
艺术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新闻」的定义需要重构?看看这篇说了啥!!!

旅游要闻

11月6日最佳情报|济南郎茂山日出美如画,三媳妇山奇峰峻美!

亲子要闻

让宝宝少咳嗽、让孩子晚近视、为罕见病早行动 进博展商交出儿童健康民生答卷

艺术要闻

Omar Ortiz 2025作品,墨西哥当代极简超写实画家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