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能重新站起来了!”近日,在康复科病房,90岁的曾大爷紧紧握着助行器,在家人的轻轻看护下稳步前行,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谁能想到,半月前他还因突发急性脑梗死,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的症状,连自主站立都无法实现,如今已能在少量辅助下完成站立和短距离行走,这背后离不开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精准施策。
![]()
半月前,曾大爷突发急性脑梗死,紧急送往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经过对症处理后,病情虽趋于稳定,但恼人的后遗症随之而来:右侧肢体活动受限,无法自主站立,入院时粗测立位平衡仅为0级,生活起居完全依赖家人照料。为寻求进一步康复,曾大爷转入康复科接受系统治疗。
“高龄患者脑梗死恢复期的康复难度较大,核心是要兼顾神经功能修复、肢体肌力恢复和平衡能力重建。”康复科团队结合曾大爷的年龄、病情和身体状况,量身定制了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康复方案。中医治疗方面,遵循“益气活血、通络开窍”的原则,为其开具益气活血通络的口服中药,从内调理气血、疏通经络;针刺治疗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精准刺激关键穴位,唤醒受损神经功能,同时创新运用眼针疗法,选取肝、肾区穴位,通过调整脏腑平衡,为肢体康复筑牢内在基础。此外,康复团队还为曾大爷实施了放血疗法、拔罐疗法等中医特色项目,进一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肢体功能恢复扫清障碍。
![]()
资料片
西医康复训练则聚焦“肌力提升、平衡重建、步行训练”三大核心目标,循序渐进开展针对性训练。考虑到曾大爷右侧下肢肌力不足,康复治疗师先从患侧下肢肌力训练入手,通过被动运动、主动辅助运动等方式,逐步激活下肢肌肉功能;核心肌群是维持身体平衡的关键,团队采用悬吊训练技术,让曾大爷在安全的悬吊装置辅助下,进行核心肌群的稳定性训练,增强躯干控制能力;同时,借助悬吊系统开展平衡训练,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逐步提升其立位平衡能力。随着肌力和平衡能力的改善,康复训练进一步升级,加入四肢联动训练,协调上下肢运动功能,为步行做好准备;当曾大爷立位平衡能力达标后,及时引入辅助步行训练,从借助平行杠到使用助行器,在治疗师和家人的双重看护下,逐步实现短距离行走。
“从卧床不起到能扶着助行器走路,这半个月的变化太大了!”曾大爷的家属感慨道,看着老人一天天好转,心里满是感激。康复科彭主任介绍,高龄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格外注重安全性和针对性,中西医结合的模式既能发挥中医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优势,又能借助西医康复训练精准提升肢体功能,两者相辅相成,为高龄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曾大爷的右侧肢体活动能力显著改善,立位平衡能力大幅提升,已能在少量辅助下自主站立,扶着助行器完成短距离行走,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恢复。接下来,康复团队将根据其恢复情况,持续优化康复方案,重点加强步行稳定性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助力曾大爷进一步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曾大爷的康复案例,不仅展现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高龄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显著成效,也为同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康复科团队表示,将继续深耕中西医结合康复领域,为更多患者带来重新站立、回归生活的希望。
来源:威海市中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