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人类漫长的生命旅程中,健康与疾病始终如影随形。每一次关于疼痛与疗愈的记录,都成为人性、希望、坚韧与爱的深刻展现。而放眼未来,我们预见的不只是医疗技术的惊人飞跃,更是对病患愈发深切地理解与尊重。医学的终极使命,不是对抗自然,而是在敬畏中寻求精妙干预,在理解中维护动态平衡,与人类本身的复杂性共舞。本文为《身体周刊》读者投稿的患者故事,“愈见你”,感受生活的点滴。
![]()
今年4月,我被公司从湖南的一个地级市派往广州学习,时间为三个月。大城市生活节奏快,通勤时间长,工作强度也大,38岁的我努力适应,但一个月后还是病倒了。
咳嗽、发烧、乏力,起初以为是晚上吹空调着凉了,没想到症状持续了两周还没有好转迹象,晚上睡觉会咳醒三四次。5月底,我请假去了公司附近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发热门诊,还好肺部没有出现感染,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让医生开了些治咳嗽的药。
取药排队时,我想起自己今年还没复查过甲状腺结节。
五六年前,我体检查出左侧甲状腺有个几毫米的结节,分级是2-3级,后来了解到周围很多同事、朋友也有,有个大学同学甚至甲状腺癌手术2年后又怀孕生了一对双胞胎,大家都管甲状腺癌为“懒癌”“幸福癌”,我也就没把这个结节太放在心上,只是每年体检复查一次。
排在长长的取药队伍中,我想,广州的医疗条件肯定比地级市医院强,要不在这边做个检查吧。
手机挂号预约、排队看诊、抽血检查,一切都很顺利,甲功三项正常,B超单显示甲状腺左叶有单个结节,1.2cm*0.5cm,未见液化和钙化,无声晕,境界清楚,血供丰富。结果定级为3级,跟去年检查的差不多。
第二天拿报告单找医生看结果,坐班医生是位50多岁的女教授,她看了我的B超单问了句:“查降钙素了吗?有结节还是查一下比较好”。
“降钙素”?好新鲜的名词!我在我们当地三甲医院持续观察、复查甲状腺结节好几年,从没有医生让我查过。
医生让查那就查一下吧。
重新抽血,5月30日出结果:降钙素241,而检查单上标注的正常值是0-6.4。
我怔了一下,马上点开手机,在搜索栏打了一行关键词:甲状腺结节、降钙素。
“髓样癌”“罕见”“凶险”“遗传”……跳出来的字眼在我脑袋里狂轰滥炸。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甲状腺癌也并不都是“懒癌”“幸福癌”,它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90%的确诊患者为乳头状或滤泡癌,对患者生命威胁较低;而髓样只占确诊患者中的2%-5%,易转移、易复发,预后相对复杂,威胁患者生命;未分化癌最为恐怖,一旦发现,患者的寿命往往以月计算……
越查心越慌,但又翻到有医生说“感冒后身体出现炎症等,也可能使降钙素升高”。
“是了”,我安慰自己:“一定是前段时间的感冒咳嗽引起的,我不痛不痒,哪能就是癌症了呢?”
拿结果再找到医生,坐班的不是那位女教授,是一位年轻女医生,她看到我的结果,也愣了一下,然后说还要做进一步检查,看看降钙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升高,就又给我开了一系列的检查单。
拿着检查单交完费,我突然觉得好疲惫,连着跑了几天医院,第二天就是端午假期,不想再来了,过完节再说吧。
我约朋友聚会、一起去猎德村看龙舟赛,心情一会晴一会阴,白天开开心心,晚上又忍不住emo落泪……恍恍惚惚挨到假期结束,我忽然有了一个新念头:不去原来的医院了,直接去肿瘤专科医院查个彻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相差两个字,相隔也不过两条街,走进去的氛围却大不一样,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些劫后余生的松快,后者则压抑得好像只有沉默等待命运的安排。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简称中肿),专家教授众多,不少病友慕名而来,号源紧张。幸运的是,6月4日凌晨,睡不着刷手机,居然让我捡漏到了头颈科杨安奎教授的一个号。
当天上午9点多,如愿面诊,跟医生说了此前检查情况,杨教授让助理帮我开了检查单,预约第二天的穿刺。
下午5点多,手机收到推送,降钙素结果出来了:392!
短短几天,降钙素升高了这么多!我一下就慌了,又度过了难挨的一晚。
6月5日下午排队穿刺,此后又在煎熬中等待了几天,不断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搜索相关病友的分享,绝望中夹杂着满满的求生欲。
9日上午细胞学诊断报告出来了:“不除外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
看到结果我大哭了一场,但内心已接受了这个事实。下午,通过“云诊室”联系到杨安奎教授团队,排队手术,对方告知最近的排期要到6月23日。
等待是最难熬的。那半个月,我尽量让自己保持平静,但真的很难做到。有个朋友极力建议我回湖南,她说可以帮我去长沙湘雅找专家做手术,我一度动摇;在小红书刷到深圳一个医生分享的视频,60多岁的髓样癌患者术后第二天降钙素就降到了0,我立马私信了那位医生,差点就去找他,连从广州去深圳的顺风车都约好了……
最后还是理智劝住了冲动的自己。中肿是全国排名靠前的专科肿瘤医院,而杨安奎教授又是中肿头颈科首席专家,既然选择了就坚定地相信医生,安心把自己交给医生。
6月20日-21日,我按医嘱做了术前检查,包括增强CT、心电图、验血等。23日一大早,到头颈科住院部报到,杨安奎教授团队的一位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跟我进行了术前谈话,告知我手术方案:甲状腺全切+颈部中央区清扫。医生还告知了手术风险:甲状腺附近血管、神经丰富,容易伤到甲状腺旁腺和喉返神经,前者影响钙吸收,会引起手麻脚麻;后者会引起喉咙沙哑甚至失声。我一一点头,表示知晓。
我被分到了头颈科7号床,一个病室两张床,8床跟我年纪差不多,已经术后4天了,声音有些沙哑,但爱说话,好奇心重,跟我说了很多她的手术感受,也问了我的一些情况。
她说跟她同天手术的都已出院,而她因为淋巴漏被多留了两天,她老公在旁边竖起三个手指头说:“第三回了,这是她第三回住院了。”看我一脸惊讶,她说第一次手术是三年前切了一侧甲状腺,做完手术喝碘治疗又住了一回院,这次是复发了,又把另一侧给切了……我一边听一边感叹她的不幸,一边又替自己不幸:她可以服碘治疗,说明分型不是乳头状就是滤泡,不像我是髓样,碘对髓样根本不起作用,说到底还是我的病情更重,我如果复发……不敢想象。
胡思乱想中等来了我的表姐,她从湖南专程赶过来,作为我的陪床照顾我。亲人相见,不免又哭了一场。下午医生找家属集中说明了术前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技巧,表姐的到来给我不少安慰,当晚倒是睡得很好。
第二天7点多,杨教授带队来查房,然后第一台手术的病友被推走了。我从前一晚就开始禁食,护士来给我输了几瓶营养针,直到下午5点多,我才接到通知要进手术室了。
“5点20分,连通知都是520来的,加油!”表姐大声给我打气,陪我到手术室门口,在手术单上签字。
好像睡了沉沉的一觉,迷糊中感觉有人把我挪到了病床上,我睁开眼,确实是回到了病房,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表姐告诉我中肿APP上可以看到手术推进的时间,什么时候打麻药、什么时候开始手术都清清楚楚,我真正的手术时间大概40多分钟,在手术室观察了两小时才送到病房来。
醒来并没觉得哪里疼,也没有明显不适,还是想睡觉,继续睡去。表姐惦记着医生交代的,到病房后4小时后可以喝稀饭,想着我将近30小时没进食,定了12点多的闹钟把我喊醒,小口小口慢慢地咽下半碗白米粥。
第二天早上7点不到,早班护士就来给我抽了几管血,送来了术后要吃的药:优甲乐和钙片。于是,我吃下了人生的第一颗优甲乐,它将伴随我整个余生。
有表姐的照顾和陪伴,术后第一天过得很顺利,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糟糕。此前在网上查的病友分享,如麻药反应引起呕吐、术后排尿困难、侧颈清扫需要无油饮食否则引发淋巴漏等情况都没有出现。相比做了侧颈清的病友,我的手术范围小,伤口不大,恢复也较好,嗓音正常,可以自由地下床走动、上厕所,饮食上医生也说正常饮食即可。
25日一早,医生来告知我的降钙素降到了20,预计一月内会恢复正常,甲状腺旁腺数值偏低,但休养一段时间也能恢复,结果很可观。医生嘱咐,一个月后复查,髓样癌患者需要查降钙素和癌胚抗原,其余复查项目跟其他甲癌患者一样,而且髓样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控,只要按时复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就不会有大问题,听完医嘱心情瞬间好了很多,好似肩头卸下了一个大包袱。
吃药、换药、做雾化,术后三天都是做些简单的治疗,26号中午办理出院。
临走时,8床已经换成了另一个病友,一个不到30岁的两孩妈妈。她的术前B超检查就发现有转移,需要清侧颈,右侧耳后被剃掉了头发,心情有些低落。我把自己没用上的两个新鲜柠檬给了她,告诉她如果麻药醒了想吐就切片柠檬闻一闻。
最后,我朝她挥了挥手,到嘴边的“再见”两字没有说出口,希望我们都能“一刀毕业”,永不复发,不再相见……
![]()
专家点评:
余飞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甲状腺疾病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专注于甲状腺疾病整合治疗20余年,擅长甲状腺结节、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甲亢、甲减等中西医整合综合一体化。
看懂身体的“求救信号”,识破“懒癌”中的伪装者
在以“懒癌”闻名的甲状腺肿瘤大家族中,甲状腺髓样癌是一个不太起眼却又极具威胁的存在。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可分泌降钙素和癌胚抗原。它不像乳头状或滤泡状甲状腺癌那样常见,仅占所有甲状腺癌的2%--5%,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但它同样不像多数甲状腺癌那样“温和友好”,更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与复发,且对放射性碘治疗无反应。甲状腺髓样癌在早期往往表现隐匿,难以被察觉,而一旦发现,可能已经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了解这种疾病,重视检查中的细节,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甲状腺髓样癌至关重要。
在临床中,我碰到许多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确诊后常感叹“发现得太晚”。事实上,不少甲状腺髓样癌在早期已有提示,只是它太不起眼,不痛不痒、没有典型症状,很容易被当成普通结节一放了之。
一、降钙素,不可忽视的预警信号
降钙素是一种由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它的升高是甲状腺髓样癌的一个重要提示。虽然其数值有时会因为感染、用药或肾功能问题略有波动,但如果高出正常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并且持续快速升高,那几乎就是身体在用最响亮的声音向我们“求救”,此时需要及时到甲状腺专科就诊。 医生通常会结合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细针穿刺活检等手段来确定病情。
二、规范治疗是痊愈的关键
手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髓样癌的核心手段。江江接受的“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正是国内外公认的标准术式。是否需要扩大清扫侧颈区淋巴结,则需结合影像学、穿刺及术中发现综合判断。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癌症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术后服用优甲乐仅为补充生理需要的甲状腺激素,不必像分化型癌那样过度抑制促甲状腺激素。而对于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来出现的靶向药物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术后监测同样重要
术后降钙素和癌胚抗原的水平,是判断手术效果的关键。如江江术后降钙素大幅回落,提示治疗有效。若指标持续不降或再次升高,则需警惕残留或复发。建议术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后续根据病情调整频率。此外,降钙素与癌胚抗原的“倍增时间”是评估病情进展的重要参考。
四、别忘了关注家族成员
约25%的甲状腺髓样癌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因此,建议确诊患者的近亲,特别是子女及兄弟姐妹,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对于检出突变的青少年家庭成员,可根据风险等级制定个体化的随访或预防性手术方案。
结语:
甲状腺髓样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一次血液检查,也许能让风险早早暴露;一次合格的手术,可能换来长久的安心。医学的力量来自科学,也来自患者面对疾病时的勇气。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带着理性与信任,为自己赢得“一刀切干净、长期无复发”的未来。
来源:江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