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6日,雀巢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费耐睿在发布三季度财报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未来两年全球裁员约1.6万人,其中1.2万个白领岗位将通过协商程序削减,4000个生产供应链岗位通过效率提升优化。这场被外界称为“刀刃向内”的改革,直接指向雀巢当前最严峻的挑战:增长乏力。
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雀巢总销售额659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1.9%,虽有机增长率达3.3%,但实际内部增长率仅0.6%,主要依赖2.8%的定价贡献。
更令投资者担忧的是,作为曾经的增长引擎,大中华区第三季度有机增长率暴跌至-10.4%,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重灾区”。这场裁员风暴,既是雀巢应对短期成本压力的止血之举,更是其面对消费趋势巨变、区域市场分化、增长模式转型的深层自救。
增长失速:从全球矩阵到区域裂痕
翻开雀巢的全球业绩地图,增长失衡的裂痕清晰可见。在发达市场,2.1%的有机增长率看似平稳,但实际内部增长率与定价贡献率持平的结构,暴露出销量扩张乏力的隐忧;新兴市场5.2%的有机增长虽亮眼,却完全依赖定价驱动,实际内部增长率几乎停滞。这种“以价补量”的增长模式,在消费日益理性的当下正面临严峻考验——当提价空间收窄,增长动能便迅速衰减。
区域市场的分化更凸显转型压力。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前三季度有机增长率2.7%,但剔除大中华区后立即跃升至5.3%。作为曾经的增长明星,大中华区前三季度有机增长率-6.1%,实际内部增长率-2.9%,定价贡献率-3.2%,形成“量价齐跌”的恶性循环。
雀巢在财报中坦言,大中华区正面临“过剩库存”问题,新任管理层正将组织重心转向“需求创造”。这种转向背后,是消费趋势的深层变迁——中国消费者对高糖高脂食品的需求持续减弱,传统糖果、咖啡等品类增长受限,而健康化、个性化、情绪价值导向的新需求正在崛起。
渠道变革同样暗流涌动。雀巢电商渠道虽实现13.2%的有机增长,占集团总销售额20.2%,但传统零售渠道仅3.1%的增长率,居家外渠道6.2%的增速,都难以掩盖整体增长的结构性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宠物护理业务成为少数亮点,1.6%的有机增长率与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的表现,印证了刚需品类在不确定环境中的韧性。然而,这种局部亮点难以对冲整体增长失速的颓势。
这种增长困境的根源,在于雀巢传统增长模式的失效。过去,雀巢凭借标准化产品矩阵、全球化渠道网络、品牌溢价能力实现了规模扩张。但如今,本地化需求崛起、健康化消费浪潮、Z世代情绪价值偏好,正在重塑市场规则。当消费者不再为“大单品”“标准化”买单,当提价策略难以维系品牌忠诚度,当渠道碎片化削弱传统铺货优势,这家百年巨头的增长引擎便开始失速。
转型深水区:从裁员到模式重构
费耐睿的裁员计划,远非简单的人员优化。这位9月1日刚上任的CEO明确表示,将以“实际内部增长率”为核心目标,通过资源再分配、流程再造、业务剥离实现增长模式重构。这种重构首先体现在组织架构调整——雀巢已将原有五大区域压缩为三大区,美洲区、亚洲大洋洲非洲区、欧洲区,组织扁平化与裁员计划同步推进,意味着资源将向高增长、高盈利板块倾斜,如高端咖啡、宠物护理、健康营养等领域。
在业务层面,咖啡与糖果虽仍是增长主力,但增长逻辑已悄然生变。咖啡业务通过品牌溢价与产品升级维持正向实际内部增长,但这种增长更多依赖长期提价而非用户基数扩张;糖果业务虽在部分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但健康化趋势对糖类产品的长期压力不容忽视。相比之下,宠物护理业务凭借刚需属性实现销量与价格双向增长,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极。这种业务重心的转移,预示着雀巢将从“全品类覆盖”转向“核心品类深耕”。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组织文化层面。费耐睿强调要营造“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拒绝市场份额流失,让“优胜者得到奖励”。这种文化转型,在雀巢中国区已初现端倪——7月1日新任大中华区CEO马凯思到位后,咖啡业务负责人、财务控制负责人等关键岗位迅速换人,新任咖啡业务负责人Pamela Takai此前负责雀巢菲律宾奶品健康业务,马凯思本人正是凭借菲律宾市场表现获得晋升。这种“能者上”的用人逻辑,正在打破传统巨头的层级固化。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裁员节省的成本转化为创新动能。费耐睿提出,要优先投资“最具潜在回报的机会和业务”,这需要雀巢在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品牌年轻化上实现突破。例如,在中国市场,雀巢需要从“渠道铺设+品牌记忆”转向“业务价值+产品创新+使用体验”的深层连接,这要求其产品开发要更贴近本地化需求,品牌传播要更契合Z世代情绪价值,渠道运营要更适应电商与社交媒体的碎片化特征。
这场始于裁员的转型,最终将指向经营哲学与组织能力的重构。过去的雀巢依赖“品牌压制竞争、规模覆盖市场”的路径,如今必须学会“与消费者同频共振”。当消费者转向健康化、个性化、情绪价值导向的产品,当分销体系从“大渠道”转向“多触点”,当增长逻辑从“提价驱动”转向“价值创造”,这家百年巨头的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真正的焦虑不在于裁员本身,而在于能否孵化出与新消费时代同频的业务创新能力——这远比削减成本更难,也更决定着雀巢的未来。
雀巢的裁员计划与业绩报告共同勾勒出一幅转型图景:短期通过裁员与效率提升止血,中期通过业务重构与资源再分配寻找增长极,长期则需在组织文化、产品创新、品牌价值上实现深层变革。
这场变革的成败,不仅关乎雀巢能否走出当前的增长困境,更将决定这家全球食品巨头能否在消费巨变的时代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当市场“教育”巨头,当转型成为必修课,雀巢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全球食品行业的神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