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优化营商环境从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口号,而是扎扎实实地做事。苏家屯区始终把营商环境的优化作为区域发展的“生命线”,将优化营商服务落实在群众办事、企业发展的每一件具体的事上,用真心实意换来老百姓的顺心、企业家的安心。
有事不躲事
“企业之家”帮企业迈过“坎儿”
对于企业的难题苏家屯区从不“推脱”。沈阳耘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增产扩容时,急需新增农用高压电,可备案手续让企业犯了难。区营商局得知后,立刻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路径,沟通备案事宜,手把手帮助企业顺利办好用电申请,不久就通上了电,企业扩产的脚步一点没耽误。为了让企业办事更省心,政务服务中心还设了“企业之家”特色窗口,把企业开办、项目服务港湾整合到一起,提供“一站式”服务。添味食品东北总部基地项目落地时,设计方案多次变更,规划修改迫在眉睫。“企业之家”马上协调审批部门上门指导,还安排了项目专员全程跟进,24小时响应需求,直到项目稳稳落地。
为让企业办事更省心、更高效,区营商局深度梳理企业从注册开办到注销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关键节点,统筹发改、自然资源、城建等核心审批部门,实现“一个窗口受理、后台并联审批、数据自动流转”,彻底改变过去“多头跑、反复跑”的局面,群众办事平均等待时间缩短40%。
没事就找事
“政务帮帮团”主动送服务
苏家屯区有支业务广泛且活跃的“政务帮帮团”,他们不待企业、群众找上门,自己就主动找事办。他们线上成立微信群,第一时间协调部门在线解答;线下组团去基层做业务培训,帮基层工作人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帮团”还经常送培训进园区、进自贸区,通过模拟预审、分析问题案例的方式,提前帮企业找出材料里可能存在的问题,让企业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成本。有一家小微企业,门前长期停着一辆无主汽车,影响店铺通行和经营,自己没办法解决。“帮帮团”走访时得知情况,立刻到现场勘查,联系交警找到车主,把车挪走了。企业顺利开业,老板特意来道谢:“没想到这点小事,你们也这么上心!”
通过开展“金融大集”“送策上门”“送法进企业”等主题活动,苏家屯区精准对接企业融资、政策解读、法律维权需求,联合中小企业协会建立“企业服务专员”机制,企业满意度达98%以上。
小事办成大事
公安专区解了“折返跑”的愁
近日,市民陈梅在苏家屯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公安专区换领完身份证,又直接到相邻的出入境窗口办理护照,全程没多跑一步路,她忍不住为这样便利民生的事点赞。为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折返跑”的问题,中心充分利用综合窗口改革后的闲置窗口,专门设置了公安专区,还协调中兴派出所将高频业务进驻。这一做法得到了市公安局的充分肯定并全市推广。在这里,能办理身份证换补、户籍管理、居住证申领、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业务,与旁边的出入境窗口无缝衔接,陈女士就在专区完成了“证件更新+业务办理”的闭环。目前,专区实现了“全市通办”,不管市民户籍在沈阳哪个区,就近来这里就能办,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
目前,苏家屯区已经建成覆盖12个街道、59个社区(村)的便民服务体系,将企业开办、社保缴纳、证照补办等高频事项延伸至基层;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升级“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实现10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让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
苏家屯区没满足于解决眼前事,还盯着长远事。10月20日,区营商局局长带队对接自贸区,争取建立常态化联动创新机制,把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等成熟政策引进来,延伸覆盖到区内。同时,还仔细梳理自贸区和各级的惠企政策,围绕主导产业画出产业链图谱,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指导部门有针对性地招商,让资源都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聚集。
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把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事,才能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让老百姓舒舒服服过日子。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