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智慧教学与融合育人新路径,10月22日,南京市中华中学教育集团初中校教学展示活动在南京市中华中学初中部成功举办。参加本次活动的学校有中华中学初中部、中华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中华中学雨花初级中学、中华中学浦口城南中学、中华中学浦口雨山中学、集团城乡联盟学校浦口区石桥中学、高淳区漆桥中学、溧水区洪蓝中学以及秦淮区兄弟学校。
![]()
本次活动以“数智赋能·融合共生·智雅育人”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微讲座等形式,集中呈现集团各初中校在“智雅课堂”品牌构建与教育生态重构上的实践成果,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01
课例展示
来自集团各初中校的14位老师聚焦“技术赋能”“融合创新”“品格育人”三大方向与“跨学科融合”和“数智技术赋能”两大板块,带来多堂精彩的课例展示。
跨学科融合课堂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将语文与音乐、历史与美术巧妙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多维度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幽兰论语・礼乐共生》一课上,同学们以民族舞剧《孔子》和主题曲《幽兰操》为载体,在 “读经典、赏舞剧、唱歌曲” 的沉浸式体验中,实现语文知识与音乐艺术的深度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艺术》一课,则以 “传承” 为根基,将艺术作品作为解读历史的钥匙,串联书法、绘画与雕塑三大艺术形式,让学生触摸历史脉络中的艺术瑰宝,为学生打开感知历史文化的新窗口。
![]()
音乐·语文课《幽兰论语·礼乐共生》
中华中学初中部 邢嫣红老师 潘嘉悦老师
![]()
![]()
历史·美术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艺术》
中华中学初中部 邹婧鑫老师 秦楠老师
数智技术赋能课堂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五大基础学科,教师们灵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增强课堂互动性与趣味性,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AI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路径得以充分展现,帮助学生在智慧教学中涵养思维能力,在科技应用中增强自信,涵养儒雅品格,生动诠释了“智雅课堂”的核心理念。
![]()
语文课《AI共笔,描摹人间好风光——学习描写景物》
中华中学雨花初级中学 周寒珣老师
![]()
语文课 《AI赋能作文升格教学》
中华中学初中部 姜佳燕老师
![]()
化学课 《二氧化碳》
中华中学初中部 郑黄盛老师
![]()
化学课 《大单元复习课》
中华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陆亮老师
![]()
数学课 《一元一次方程》
中华中学初中部 吴晓莉老师
![]()
数学课 《分布式计算平均数》
中华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王瑞晨老师
![]()
英语课 《 9A Unit 5 Art world Reading I》
中华中学浦口雨山中学 焦尚琪老师
![]()
英语课 《8A Project 1 模块活动课》
中华中学初中部 经苑玥老师
![]()
物理课 《高铁动力,串并之道——第十三章复习》
中华中学初中部 张文文老师
![]()
物理课《智创未来:电路创新设计与智能优化实践》
中华中学浦口城南中学 肖慧芳老师
02
专家点评·微讲座
专家点评环节,与会专家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展示课例进行了细致点评,既充分肯定了各初中校在技术赋能教学,品格育人渗透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突出亮点,也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优化、特色彰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与建议。此外,与会专家还带来了微讲座,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围绕“课堂学习活动的智能设计与实施”“初中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方法” 等关键议题,分享前沿教育理念与实用教学技巧,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
南京市英语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马黎
马黎老师认为课堂教学需强化单元间的内容关联,不能仅依赖单一单元素材支撑教学,应注重挖掘不同单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系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升教学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同时,她建议教师理性看待AI技术,思考其在课堂中的实际价值,避免追求表面热闹而忽视教学实效,应确保AI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需求、助力学生能力提升。
![]()
南京市中学政治、综合实践教研员 王小叶
王小叶老师强调,教育需先转变观念,打破传统重复式教学模式,聚焦培养学生理性解决问题能力,让学习成为内在需求。此外,跨学科学习应优先以真实有挑战的项目为载体,需通过学校制度保障学科协同,厘清跨学科学习“不全跨、不叠加、不模糊边界”的认知,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
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 何欣
何欣老师围绕AI赋能教学提出建议与实践思路。他倡导探索“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通过反复协同、经验交互,实现优于单一主体的教学效果,同时他希望通过课堂历练,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贡献力量。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何欣指出要搭建“语文学习生活”的工具,课前用AI梳理分析学情,课中借助AI获取课外知识链接,课后借助AI实现创作变现。
![]()
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学学科研训员 王平
王平老师强调AI在人类生活中地位重要且引发行业变革,教师需敏锐感知其对教学的影响,调整策略并善用新技术,为学生长远发展助力。他表示,AI的出现让课堂从“教师—学生”双重角色,转变为新增AI角色的三方模式,教师角色也将更多转向“指引者”与“引路人”,要适时介入指引方向、选择路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
中华中学初中部副校长 韩恩峰
韩恩峰老师围绕AI赋能教学、大单元教学实践及集团教研发展提出建议,他指出,AI赋能教学需立足学科特性,要聚焦数据化、智能化、交互化、个性化四大关键词,结合学科需求优化设计,针对大单元教学,韩恩山峰强调需通过系统设计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注重知识结构化,通过持续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从迷茫到清晰,逐步实现思维发展目标。
![]()
中华中学浦口教育集团副校长 黄杰
黄杰老师认为教学中可依托技术应用与情境融合,借助智能工具或实验模块,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同时注重结合生活场景设计教学载体,激发学生兴趣与动手能力。课程推进可分阶段实施,平衡不同学科教学压力。此外,他建议教师可参与生活实践类课题,探索特色教学路径,鼓励教师挖掘自身创新能力,打造个性化教学,锚定方向,长期深耕细作,形成教学影响力。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交流研讨、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更凝聚了“以创新驱动教学提质”的共识。未来,南京市中华中学教育集团初中校将继续以“智雅课堂”为核心抓手,深化数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教学模式革新、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养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学识、敏锐思辨精神,又具儒雅风范、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编委会:戴万祥 周洁 袁靖涵 徐晓波
执行主编:周洁
采编:胡文清 李竹泉
联合出品: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江豚新闻融媒体中心
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
江苏教育频道《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洽谈授权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