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17天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起点固态电池、起点锂电、SSBA固态电池联盟
活动主题:聚焦新技术 共建新生态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8日全天 9:00-21:00
活动地点: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广州厅
活动规模:1000+
总冠名单位:茹天科技
同期活动:CINE固态电池展/CINE钠电展(2025年11月6日-11月8日 )、2025起点钠电行业年会暨钠电金鼎奖颁奖典礼(2025年11月6日-11月7日 )
第一批演讲/赞助/参展/参会企业名单:宁德时代/比亚迪/茹天科技/清华大学深圳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国联动力/金龙羽/欣旺达/中科固能 /诺达智慧/天石科丰/有研广东院/博粤新材/研一新材料/巴斯夫杉杉/清研电子/海裕百特/广汽/一汽/先导智能/鑫晟达/科达制造/金钠科技/海四达钠星/融捷能源/易事特钠电/泰和科技/隐功科技/科迈罗/国科炭美/晟钠新能/中钠能源/乔岳智能/津工能源/时代思康/富钠能源/极电特能/华普森/瑞扬新能源/亮见钠电/叁星飞荣/珠海纳甘新能源/皓升新能源/扬广科技/银川苏银产业园/兆钠新能源/精诚时代/儒特股份/希倍动力/先导干燥/瓦时动力/博粤新材料/苏州翼动新能/亿隆能源/钠创新能源/瑞森新材料/凯德利/长篙新材/孚悦科技/珈钠能源/天能钠电/鑫钠新材料/同兴科技/黔钠科技/维科技术/新威/容钠新能源/柏励司/钠美新能源等
深化锂电布局,吉利新公司重磅落地湖南!
10月15日,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湘潭市湘潭九华示范区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干江,注册资本4000万元。
经营范围包括: 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
从注册资本金额来看,虽比不上宁德时代等锂电企业动辄数亿的注资,但该公司背后股东包含了吉利等在内的行业龙头,被行业看作吉利在新能源材料研发领域的押注,或为日后吉利动力电池业务发展注入新力量。
据当地媒体报道,10月17日, 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湘潭完成了揭牌仪式。
01
三大龙头齐“背书”,强强联合打通产业闭环
吉利总部位于浙江杭州,但本次选择在湖南湘潭落地材料研究公司的重要原因,则是基于背后的合资企业。
企查查股权信息显示, 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背后有4大股东,分别持股25%。
其一为浙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是吉利旗下 商用车品牌,产品覆盖 物流运输类、公共交通类、专用改装类、特定场景类等全场景, 包括重卡、轻卡、小微卡、VAN、客车、皮卡等 。
依托吉利技术及资源优势, 远程新能源 呈现出持续高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 2025年前三季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达107826辆,9月单月销量突破17000辆,再创历史新高。
除了 远程 商用车外,另外三方则均为湖南本土企业,包括市属国企湘潭电化产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龙头湖南裕能,以及国有企业、锰系材料龙头湘潭电化。
![]()
其中 湖南裕能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头部企业的供应商, 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5年磷酸铁锂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今年1-9月湖南裕能磷酸铁锂出货量继续位居全球榜首。
在产能端, 截至2025年6月末, 湖南裕能 已投产磷酸盐正极材料产能为85.8万吨,同时正积极推进 西班牙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及马来西亚9万吨正极材料项目的建设。
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湖南裕能实现营业收入143.58亿元,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其中Q2净利润环比实现大幅增长。
出货量方面,今年1-6月湖南裕能磷酸盐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48万吨,同比增长55.38%,产能利用率高达116.82%。据其预计,今年全年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出货大约在100万吨左右。这一数据同比2024年磷酸盐正极材料出货量,将增加40%,且将大幅领先同行企业。
此外, 湖南裕能在 高压实密度技术层面也拥有一定优势。 据悉,湖南裕能今年上半年高压实产品销量进一步增长,合计销售约19.34万吨,在公司产品销量占比中已达到约40%,有效满足下游客户对快充、大容量、长循环、高安全电池等应用需求。
而 湘潭电化手握多个锰矿资源,是 锰酸锂、四氧化三锰等锰系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主要供应商。据悉,其 锰酸锂产品在固态电池端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预计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取得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 湘潭电化与 湖南裕能“关系匪浅”,据公开信息显示, 湘潭电化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均为 湖南裕能的重要股东,同时与其保持着紧密的合作。
业界认为, 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落地, 打通了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到整车应用的完整闭环, 不仅为湖南新能源产业带来新引擎,更为行业合作创造了新的示范样本。
02
规划70GWh产能,吉利电池业务开花结果
最新数据显示, 吉利集团2025前三季度总销量达到295.3万辆,同比增长29%;新能源销量159.1万辆,同比增长68%,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销量突破百万辆,新能源渗透率更是提升至58%。
为优化成本、提高利润率, 吉利是最早启动动力电池自产的车企之一,包括上述新公司的成立,也可以视为吉利在电池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虽然目前吉利旗下包括远程汽车的动力电池依旧以外供为主,但在动力电池端的资源整合早已启动。
今年 4 月,吉利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 “ 吉曜通行 ” ,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 “ 神盾金砖电池 ” 品牌;到8月,吉利进一步透露,旗下的吉曜通行已拥有行业最大的短刀电池先进产能,目前在全国拥有8大生产基地,到2027年将形成70GWh产能规模。
据悉,这8大基地分别位于桐庐(规划产能12GWh)、衢州(规划产能24GWh)、建湖(规划产能12GWh)、赣州(规划产能42GWh)、鹰潭(规划产能20GWh)、宁国(规划产能12GWh)、枣庄(与欣旺达合资建设,规划产能30GWh)、上饶(商用车电池包10万套/年,主配套远程新能源)。
经过整合后,吉利电池业务进一步“开花结果”,目前吉曜通行已进入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数据显示,1-9月吉曜通行装机总量约达到9.4GWh,位居行业第十位。
据测算,至2027年吉利整车销量超500万辆,70GWh动力电池产能或难以覆盖需求。对此,吉曜通行品牌方负责人 表示,吉利 不会再新增产能, 未来吉利汽车所需的电池产能,40%由吉曜通行供应,40%由宁德时代供应,其他20%则由其他产能供给。其中 吉曜通行的 神盾金砖电池将只供给极氪、领克和银河品牌。
也就是说,在动力电池供应层面,吉利将长期采取“自供+外采”的模式。一方面,合理规划产能,可以减少行业过剩压力,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另一方面,保持与电池企业的交流合作,可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保持竞争优势。
作 者:焦 亚
声 明:本文由起点锂电原创,版权归属起点锂电,如需转载或开白联系起点锂电小编(微信:qd-Lib1222)!
01
02
03
04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