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的冬天特别冷。
下邳城头的积雪还没化尽,陈宫被押到曹操面前时,头发上还沾着城楼飘落的雪花。
曹操盯着他看了很久,突然说:“公台,你瘦了。”
陈宫笑了:“孟德,你倒是胖了。”
一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中平六年。
那时的曹操还是个热血青年,时任洛阳北部尉,刚用五色棒打死蹇硕的叔叔。而陈宫在兖州当个小官,每天最大的烦恼是俸禄不够买书。
![]()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初平三年。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军所杀,陈宫对曹操说:“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之,明府往牧之。”
这句话改变了历史走向。曹操因此获得根据地,陈宫则收获了一个朋友,以及未来的敌人。
二
陈宫这个人很有意思。
他既不是荀彧那样的理想主义者,也不是郭嘉那样的实用主义者。他更像是个认死理的读书人——认准的道理,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背叛曹操的导火索,是曹操杀了名士边让。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发现曹操不再是当年那个“治世之能臣”了。
![]()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说出这句话时,陈宫正在窗外。后来他对吕布说:“曹孟德非仁主也。”
三
现在我们要说说吕布。
选择吕布是陈宫一生最大的赌注。当时他有两个选择:刘备或者袁绍。但他选了最不靠谱的那个。
为什么?
因为吕布简单。在陈宫看来,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总比心思深沉的枭雄好控制。
他错了。
![]()
吕布就像一匹烈马,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步会往哪跑。陈宫每次制定好作战计划,吕布总要问:“公台,这样能赢吗?”
陈宫很想告诉他:打仗没有百分百的胜算,但不说肯定输。
四
下邳围城是这对君臣最后的绝唱。
曹操大军压境,陈宫提出“犄角之势”:吕布出城扎营,他在城内坚守。很完美的计划。
但吕布的妻子说:“将军出城,宫、顺素不相能,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
就这一句话,葬送了最后的机会。
![]()
陈宫站在城头,看着城外连绵的曹营,突然想起很多年前,他和曹操在兖州彻夜长谈。那时曹操说:“愿与公台共安天下。”
现在他们要共毁天下了。
五
被俘后的对话很精彩。
曹操问:“公台自谓足智多谋,今日如何?”
陈宫答:“恨吕布不用吾计!”
曹操又问:“今日之事当如何?”
这是给台阶下。以曹操的爱才,只要陈宫服个软,性命无忧。
![]()
但陈宫说:“今日之事,唯有就死。”
“卿老母妻子何依?”
“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将以仁政济天下者不绝人之后。老母妻子存否,在明公,不在宫也。”
这段话很妙。既保全了气节,又用道德绑架保住了家人。
六
陈宫赴死前有个细节。
他径直走向刑场,头都不回。曹操忍不住起身相送,泪流满面。
![]()
这个场景很值得玩味。
曹操哭的不是失去一个谋士,而是失去最后一个能懂他,却选择不跟他走的人。
陈宫用死亡完成了最后的叛逆。他告诉曹操:这世上总有人,是你用权力和利益收买不了的。
七
陈宫死后,曹操赡养了他的老母,还帮他女儿找了婆家。
这可能是三国最复杂的仇敌关系。
他们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某个点短暂相遇,然后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
很多年后,曹操在《龟虽寿》里写“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知是否想起那个在下邳城头,与他遥相对望的故人。
陈宫的故事告诉我们:
有些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帮谁赢了天下,而在于他选择不帮谁。
在那个成王败寇的时代,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
不是所有的背叛都源于利益,有些背叛,恰恰是为了守住最初的理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