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石航涛 文/图)从大山深处搬进县城新居,曾是许多丹凤县群众的梦想。如今,在该县龙驹寨街道的凤冠社区,这个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这里不仅是搬迁群众的“新家园”,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温情的“港湾”。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用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后续帮扶举措,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
党建引领,织密一张“安心网”
“刚搬来时,人生地不熟,心里总有些不踏实。”社区居民王大姐坦言。为了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凤冠社区首先从组织建设入手,织密了一张覆盖全社区的“安心网”。
社区建立起“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楼片长”四级联动体系,将153名楼片长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前哨兵”。同时,创新性地推行“迁出地+迁入地”双责任人机制,确保每一户重点监测家庭都有人管、有人帮。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早已不是传统的办事大厅,而是温馨的“居民会客厅”、孩子们欢乐的“假日驿站”、守护健康的“健康小屋”,还有化解邻里矛盾的“王得后调解室”。从“管理”到“服务”,从“陌生”到“邻里”,社区用亲情化的服务,让每一位搬迁群众都找到了“遇事有依靠”的踏实感。
![]()
就业为本,铺就一条“致富路”
安居是基础,乐业是关键。凤冠社区深知,稳定的就业是搬迁群众扎根新家的“压舱石”。为此,社区打出了一套就业帮扶“组合拳”。
社区整合多方资源,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50人次,让群众手握一技之长。开发186个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群体托底。更令人欣喜的是,社区依托自身商圈,建成了商洛核桃交易中心,吸引了59户商户入驻,为居民提供了大量商业机会。鼓励有手艺的居民开办豆腐坊、魔芋作坊等12家小作坊,形成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便利模式。
“现在好了,社区有就业直通车,直接送我们去园区上班,下班就能回家,比以前在外面打工强多了!”一位在附近工业园区上班的居民高兴地说。通过开通就业直通车、争取城区岗位等方式,社区已帮助1578人实现“家门口”就业,4697名搬迁人口稳定就业,年均增收达3.5万元,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正在脚下铺开。
服务暖心,筑起一个“幸福家”
“衣食住行学医”,每一件都是群众心中的大事。凤冠社区聚焦这些民生痛点,下足“绣花”功夫,努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教育上,社区配套建设了标准化小学和幼儿园,1.5公里范围内还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彻底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医疗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卫生室让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基本医疗需求在家门口就能满足。
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更显社区关怀。投入64万元建成光伏发电充电车棚,可同时为300多辆电动车充电,并安装电梯阻车系统,彻底消除了“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每年还能为集体增加收入4万余元。小菜园、小仓储、红白理事馆等便民设施的建成,让新生活充满了烟火气。
此外,“洁美家园”“和为贵”等8支志愿服务队的身影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免费体检、假日课堂、健康讲座……50余场活动,惠及群众上万人次,让邻里情在互助中升温。
从“搬得出”到“稳得住”,再到“能致富”,凤冠社区的实践证明,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后续帮扶,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就能落地生根。在这里,一个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的新家园正在茁壮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