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战士重伤后,仍跪地战斗,突然,他发现膝下有一条越军的电话线

0
分享至

1979年,泥泞战壕中,一个年轻士兵的身影趴伏在地,他的身下压着一条电话线。

几分钟前,他还在指挥冲锋,身中数弹,敌人的中枢近在咫尺,而那条电话线,或许正是打开胜利大门的钥匙……

血雨中的愿望

雷应川是个地道的瑶族小伙,出生在湖南怀化附近的一个山村,四周群山环绕,通讯闭塞,生活艰难。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地方,他从小就听爷爷讲当年红军翻山越岭、血战沙场的故事。

每逢年节,爷爷总会抱着那台老收音机,带他听新闻广播里播出的革命英雄事迹。

小雷应川听得眼睛发亮,一次次问爷爷:“他们都是怎么进部队的?”

爷爷总是拍拍他的脑袋,说:“只要你心里装着祖国,就一定能穿上军装。”

刚到部队,他还以为能马上摸上枪、上靶场,没想到领到的却是一把铁铲和一口大锅。

他一开始有些失落,可是没多久,他就把这锅铲用得如鱼得水。



他每天挑水、生火、淘米、炒菜,忙得脚不沾地,还不忘在熄灯前加练军姿。

但这只是他军旅训练的一小段插曲。

不久后,雷应川被调入警备区,担任夜间巡逻任务,他每晚披着军大衣,在围墙边走来走去。

正式进入训练周期后,雷应川如饥似渴地学习每一项技能。

他第一次拿枪,激动得手心冒汗,手抖得几乎握不稳扳机。

认真听完教官讲解后,便一头扎进靶场,他射击成绩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说中等偏下。



但他不甘心,他常常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肩膀肿起老茧,手指因长时间握枪而磨出血泡。

“累啊,但我想啊,总有一天,我会站在真正的战场上,我不能让那时候的自己后悔。”

“你不累吗?”有战友问他。他咧嘴一笑,说:

这句话说得轻巧,却像钉子一样钉进战友的心里,从此,整个班的训练氛围被他带动得热火朝天。

雷应川的表现很快引起了连队的注意。



班长在周会上点名夸他:“有些人总想着躲清闲,可人家雷应川,一个炊事兵出身,训练场上从不落下,他不怕吃苦,也不怕出丑,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话音落下,满屋子掌声雷动。

箭在弦上的突击

1979年,雷应川站在临时搭建的军用地图前,神色沉静。

他的肩膀微微上扬,双眼紧盯着地图上标注的高地坐标。



此刻,他已经不是炊事班里那个拿勺翻锅的年轻兵,而是375团1连3班的班长,是连队尖刀班的带队人。

“复和县班占西侧无名高地,这是敌人的前沿指挥点,一旦拿下,整个战线就能顺势推进。”

副连长钟国强的语气低沉而有力,“这次,你们尖刀班必须打头阵,记住——比尖刀还尖。”

“保证完成任务”。雷应川毫不犹豫地立正敬礼,语气斩钉截铁。

夜幕完全降临,雷应川带着尖刀班,他们趴伏前进,每人背后绑着几颗手榴弹,步枪上包着麻布,以防反光。



他们穿梭在密林之间,脚步极轻。

离敌军前沿阵地还有约三百米时,雷应川示意全员停止。

他趴在一块石头后面,侧耳细听前方的动静。

越过一道浅沟后,没想到敌方的高地上忽然爆发出密集的火光,子弹像暴雨般泼洒下来。

“开火!有情况!”敌人的哨兵显然比预期更为警觉,战斗被迫提前打响。

“分散,卧倒!”雷应川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他一边吼出命令,一边扑倒在地,用步枪快速回击。



他手下的士兵们也毫不迟疑,各自利用地形还击敌人。

就在他转移阵地的时候,一枚子弹准确击中了他的右大腿,剧痛使他的身体猛地一颤。

他本能地咬紧牙关,一把按住伤口,鲜血瞬间浸湿裤管。

但他没有停止,而是继续爬向前方一块凸起的树根掩体,找到了一个有利的射击角度,再次开火压制敌人。

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子弹相继击中他的大腿和髋部,雷应川几乎整个下半身都被鲜血染红。

他的嘴角已经咬出了血,却仍旧撑着上身,从地面抬起步枪。



身边的战士惊呼一声要冲上前来搀扶,却被他厉声喝止:“继续打,别管我!”

他用膝盖支撑着跪在地面,双手稳稳握着枪,他的意志力支撑着他完成每一次瞄准与击发。

敌军火力凶猛,可在雷应川拼死争取的时间里,我方主力终于突破了第一道壕沟。

他的尖刀班成员趁机迅速推进,将爆破组送到前沿位置,成功炸开敌人的一道铁丝网口,为后续部队的冲击打开缺口。

随着指挥组下令全线推进,整个阵地上的敌军终于显露出败退的征兆。



但此时的雷应川已经几乎无法再移动,他强忍着昏眩,从怀中取出急救绷带简单包扎伤口,然后用枪托支撑自己,继续向前挪动。

电线下的决断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到膝盖下有一股异样的触感,不是潮湿泥泞的土地,而是一种冰冷坚硬的线条。

他低头看去,模糊的视线中隐约看到了一条细细的金属线蜿蜒向前,表面被泥水半掩着,但仍能看出那种军用电话线特有的包裹纹理。



他像是被电了一下,原本松散的神经骤然收紧,脑海中轰地一声。

在这种关键的防线区域,电话线多半直通指挥所,是敌军下达命令、协调部署的中枢命脉。

如果能摧毁它,或者顺线找到终端,对整个敌军体系而言,将是一记重锤。

他拼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咬紧牙关,将步枪反握在背后,另一只手开始一点点地抠着地面往前爬。

他没有时间犹豫,也无法站起,他必须沿着这条电话线,找到敌军的心脏,并一举摧毁。



地面上被他的身体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鲜红与泥水,他的手掌早已磨破,关节处渗血,嘴里咬着草根,不让自己发出哪怕一声呻吟。

十五米,在战场上可能只是敌我交错的一个转身,但对此刻的雷应川来说,却像是攀登一座垂直的雪山。

每向前挪动一点,他都要停下来听一听,判断前方的动静。

终于,在一处被灌木与岩石掩盖的低矮山坳中,他看见了一个轮廓模糊的影子,那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平房,外表极为朴素,周围没有明显的兵力布防,却不时透出微弱的灯光。



他听见屋里传出几句紧张的越语,大致是命令与回报的交谈。

他知道,自己找对了地方。

时间不多,血流得更快了,他的手指已经握不紧步枪。

他缓缓取下挂在腰间的手榴弹,用牙齿狠狠咬住拉环,他回头望了一眼昏暗的山路,仿佛看见那些奋战中的战友,正在浴血拼杀。

然后用尽最后的力量,将手榴弹滚入那座小屋的缝隙之中,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新兵训练时掷弹训练的操场,耳边仿佛还有教官的叱喝:“雷应川,用点力,再精准些!”



轰——

爆炸声在黑夜中炸响,如同一声惊雷劈落山谷。

那座指挥所顿时烈焰冲天,砖瓦飞溅,整个地面都在颤抖,浓烟从屋顶翻滚而出,伴随着敌军的惨叫和慌乱的脚步声。

而雷应川就静静地趴在那里,他再也爬不动了,视线逐渐模糊

烈火里的英雄

天微微亮,战场的硝烟尚未散尽,那座被炸毁的敌军指挥所,此刻已是一片残垣断壁,砖石间夹杂着焦黑的木梁和支离破碎的文件图纸。



一个班的士兵,低着头,在废墟边小心地翻检着战后残留物。他们在寻找重要的文件、敌军遗落的情报器材,也在找一个人,那个突袭敌军核心阵地、扔出决定性一弹的小战士。

他们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那一声爆炸是我军突破整条防线的关键。

废墟边缘,一名战士忽然大喊:“这边!快来看!”

大家急忙跑过去,只见两块倒塌的水泥板之间,一个瘦削的身影静静地伏在那里。

他的上半身几乎埋在灰土之下,但一只手仍死死抓着那枚拉环已被拔出的手榴弹残骸,指节僵硬,却力道未减。



他的脸庞被烟尘覆盖,依稀能辨出年少的轮廓。

“是雷班长……”一个声音在队伍中哽咽起来,有人立刻扑上前去,想替他拂去脸上的尘土,有人则站在原地,攥紧拳头,眼中泛起热泪。

雷应川,就是那个在前夜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战线前沿的尖刀班班长。

没有命令,没有号令,他在听见敌军电线炸断的瞬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个人突袭,那是唯一的机会,也是他能为全连争得胜机的唯一方式。



爆炸之后,敌军阵脚大乱,通讯中断,指挥层陷入短暂的瘫痪。

我军迅速捕捉到这一机会,几个小队交叉突击,从敌侧翼猛插而入,接连拿下多个制高点与据守掩体。

火力被打散,敌人调度失控,我军一路推进,无一人退却。

而这一切的开始,是雷应川用自己燃烧的生命点燃的那团火。

他不是一个精英军官,没有身披勋章的荣耀履历;他只是个瑶族出身的山村青年,一个从炊事班走出的普通战士,一个扛过饭勺、磨破手掌练枪的小兵。



但就是他,在最危险的时刻,扛下了最危险的任务。

雷应川牺牲时,年仅22岁。

他正值人生最好的年纪,未来还有太多等着他去走的路。

可他选择在这场反击战中,提前交出自己的一切——用一个人的血,换一连人的进展;用短暂的青春,点亮战局的黑夜。



那年三月,边境的山花一夜间绽放,他没能等到回家的那一天,但他的名字,已随那片山间的花海一起,在风中久久飘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玉辞心
2025-11-07 07:11:34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BRTV新闻
2025-11-08 21:03:30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9 00:18:07
新冠病毒5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4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新冠病毒5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4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小舟谈历史
2025-10-15 09:27:29
49年饶漱石当众向周恩来发火,看到总理反应,杨尚昆敬佩:学到了

49年饶漱石当众向周恩来发火,看到总理反应,杨尚昆敬佩:学到了

大运河时空
2025-10-11 23:52:27
停飞中国航班,拒绝中国游客,这个专和我国作对的小国,如今怎样

停飞中国航班,拒绝中国游客,这个专和我国作对的小国,如今怎样

安珈使者啊
2025-10-31 14:27:27
发布仅4个小时后,梅西造访诺坎普社媒动态点赞已突破1000万

发布仅4个小时后,梅西造访诺坎普社媒动态点赞已突破1000万

懂球帝
2025-11-10 22:33:08
祸不单行!德云社又出一个“曹云金”,才明白郭麒麟的选择多正确

祸不单行!德云社又出一个“曹云金”,才明白郭麒麟的选择多正确

蒂蒂茱家
2025-11-10 16:28:19
总理是叛徒?俄罗斯“最大内鬼”浮出水面,竟然一直藏在普京身边

总理是叛徒?俄罗斯“最大内鬼”浮出水面,竟然一直藏在普京身边

小lu侃侃而谈
2025-06-10 20:06:43
江苏13市前三季度GDP出炉:三城已破万亿,苏北双雄增速领跑

江苏13市前三季度GDP出炉:三城已破万亿,苏北双雄增速领跑

上观新闻
2025-11-10 16:02:06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爱吃醋的猫咪
2025-11-08 22:04:01
新官上任三把火!邵佳一酝酿大换血 7大老将或遭弃用 5位新星上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邵佳一酝酿大换血 7大老将或遭弃用 5位新星上位

零度眼看球
2025-11-10 07:24:24
保洁阿姨睡办公楼2年,经理查看监控愣住,隔天给她发30万奖金

保洁阿姨睡办公楼2年,经理查看监控愣住,隔天给她发30万奖金

温情邮局
2025-10-24 13:43:13
因妻子出轨等争吵后,男子与堂哥合谋车祸撞死7岁儿子骗保 死刑!

因妻子出轨等争吵后,男子与堂哥合谋车祸撞死7岁儿子骗保 死刑!

红星新闻
2025-11-05 18:37:51
她不是知道自己错了

她不是知道自己错了

平原公子
2025-10-31 09:10:34
女子破产欲跳江轻生,被一路过男子拦住,男子:反正你也不想活了

女子破产欲跳江轻生,被一路过男子拦住,男子:反正你也不想活了

温情邮局
2025-09-04 11:22:07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4 08:27:58
六十年一遇!2026年是“火马年”,啥预兆?好不好?看农谚咋说

六十年一遇!2026年是“火马年”,啥预兆?好不好?看农谚咋说

农民的小帮手
2025-11-09 22:10:21
三位数的特斯拉,来了

三位数的特斯拉,来了

放毒
2025-11-10 16:12:59
2025-11-11 04:23:00
兴趣知识 incentive-icons
兴趣知识
感谢关注 感谢喜欢
975文章数 1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时尚
游戏
本地
旅游
教育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游戏喜加一 / Steam 商店页面 UI 全新上线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19 个名字藏六朝风云!南京玄武湖:藏着中国最鲜活的千年时光!

教育要闻

传说中的“死亡211”,你的目标院校在里面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