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帽落山战斗,全排只剩田文富一个人,他忽然看到身上的第大衣和军帽,便心生一计,毙敌50余人,战后大衣上多了53个弹孔!
北京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志愿军军大衣。
衣料上有 53 个弹孔,大小不一样,边缘还有焦痕。这是 1951 年帽落山战斗留下的,主人是志愿军 50 军 443 团 7 连机枪手田文富。
田文富是四川雅安多营镇人,1950 年去了朝鲜参战。1951 年 1 月,第四次战役打响,汉江阻击战很关键。
50 军是原滇军起义后改编的部队,当时有人质疑他们 “能不能打硬仗”。军长曾泽生战前动员说:“要让彭老总看看,起义部队能守死阵地!”
帽落山离汉城 30 公里,控制着铁路和公路,是双方必争的地方。田文富所在的 3 排,任务是守 113.8 高地。打了八昼夜,全排战友都牺牲了,7 连只剩十几人,守高地的任务落到田文富一个人身上。
“就算只剩我一个兵,也要坚守阵地!” 他对着战友的遗体立下誓言。1 月 28 日拂晓,战斗更激烈了。8 架美军飞机盘旋着轰炸,10 多门火炮不停轰击。
轰炸完,一个营的美军在坦克掩护下冲锋。田文富攥紧轻机枪,知道硬拼肯定不行。
他赶紧把战友留下的武器收起来,在三个能看清敌人的地方,各摆了一支压满子弹的冲锋枪,手榴弹拧开盖子排好。
他把自己的军大衣和军帽,用步枪撑在阵地最显眼的位置。“战友们的枪,不能闲着!” 他在心里默念,然后开始一个人作战。
美军发起进攻,田文富提着轻机枪在工事间来回转移。他跳到东侧扫射,又滚到西侧扔手榴弹,机枪子弹打光了就换冲锋枪。阵地上多个方向都有火力,美军以为遇到了大部队。
美军指挥官看到了大衣,大喊:“集中火力打那边!” 子弹密集地打穿大衣,田文富趁机瞄准冲在前面的美军开枪。他腰间一直别着一枚拧开盖子的手榴弹,做好了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
敌机低飞扫射时,田文富躺在地上用双腿夹住机枪。敌机左翅开枪,他就往右边滚;右翅开枪,他就往左边翻。敌机盘旋的间隙,他就跳起来朝山下的美军猛扫。
这场仗打到下午,美军六次冲锋都被打退了。阵地上到处是美军的尸体,田文富打光了一千一百多发子弹。最后一轮炮火中,炸弹掀起的泥土把他埋住了。
增援部队赶到后,从土堆里把血肉模糊的田文富挖了出来。他昏迷着,身上的棉衣除了 53 个弹孔,还有上百个小洞,帽子上也有三个枪孔,但人没受重伤,算是奇迹。
根据 50 军军史记载,田文富这一战打死 50 多个敌人,一个人打退了美军好几次冲锋。443 团政委含着泪数大衣上的弹孔,一个、两个…… 一共 53 个。
汉江阻击战里,50 军损失很大。全军少了一万多人,7 个整连、31 个整排的人都牺牲了,但还是守了 50 天阵地,给东线部队反击争取了时间。
田文富被国防部授予 “英雄机枪射手”“战斗英雄” 称号,还立了二等功,另外受到过金日成的接见,得到了和平勋章。
![]()
消息传到雅安多营镇,近万名乡亲自发庆祝。秧歌队、锣鼓队沿着街道表演,街上支起大锅烧茶水。1951 年 8 月 1 日,西康省主席亲自送来 “光荣之家” 牌匾,当时的庆祝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从朝鲜回国后,田文富升成了连长。1964 年他复员到成都工作,先后做过仓库党支部书记、保安科科长等职位。他每天值班到深夜,早上还会去食堂帮忙打扫卫生、蒸包子。
田文富有五个孩子,除了最小的那个,另外四个孩子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 “国家胜利”。
他对孩子要求很严,从不用自己的战功谋好处。儿子想让他帮忙找工作,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己的天下自己打。”
妻子想让他帮忙找份工作补贴家用,他生气地说:“不能用名誉提要求!”
单位分房子时,他把名额让给了更需要的老职工。有人送酒感谢他,他当场付了酒钱,还严厉批评了对方。
2004 年,田文富专门去了北京军事博物馆,看着那件布满弹孔的军大衣,好像又回到了帽落山战场。
2006 年,他查出得了肺癌,2007 年去世了。火化后,家人从他的骨灰里找到了一块残留了 50 多年的弹片。
现在,这件军大衣还在博物馆里陈列着。它见证了一名起义部队战士的忠诚,也体现了志愿军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的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