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拉盟友卡华芯片,中企越封越强,还有望成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国

0
分享至

国庆阅兵看装备的时候,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美国这边刚给军方交付了3枚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已经有6-7种同类型号正式列装部队了。

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而且你仔细想,美国这些年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从来没松过劲,尤其是芯片领域,不光自己禁运,还拉着盟友搞“小院高墙”,摆明了想卡中国高端制造的脖子。

可结果呢?被“卡脖子”的中国,反倒在武器、芯片这些关键领域越跑越快。

这就有意思了,为啥美国的封锁没按住中国,反而像给中国企业打了针“兴奋剂”?



阅兵里的“反差感”

国庆阅兵那些大国重器,不只是“秀肌肉”,其实藏着技术博弈的真章。

就说高超音速武器,这种能突破反导系统的装备,现在是各国国防的“硬通货”。

美国早好几年就喊着要搞,可直到现在,实际交到军方手里的也就3枚,还停在“试用阶段”,中国这边呢?已经有6-7种型号正式服役,不管是射程还是突防能力,都形成了成熟的作战体系。

这事儿,其实跟美国的芯片封锁脱不了干系。

高超音速武器的制导系统、飞行控制模块,都得靠高端芯片撑着,这种芯片不光运算要快,还得扛住高温、强干扰这些极端环境。



美国当初觉得,只要把这种芯片禁运了,中国的武器研发肯定会“卡壳”,毕竟那时候全球高端芯片的产能和技术路线,基本都攥在美企和他们盟友手里。

但美国人显然算错了一点,中国企业没想着“等靠要”,反而直接扎进了自主研发。

比如武器配套的芯片,以前大多靠进口,封锁之后,国内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不到两年就突破了抗干扰、耐高温的核心技术。

最后做出来的芯片,不光能满足武器需求,成本还比进口的低了不少。

美国自己的武器后来反倒出了问题,从装甲车的控制系统到战斗机的航电设备,因为芯片供应链不稳定,好几次出现故障延误。

从这就能看出来,美国想靠封锁遏制中国技术升级,结果反倒逼中国打通了“自主供血”的通道。

阅兵场上的武器差距,不过是这种“反超”的一个缩影。

而要真说清“封锁变兴奋剂”的效果,还得看芯片这个核心战场,毕竟这是美国封锁最狠的领域,也是中国突破最明显的地方。



中国的“韧性”

这会儿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中国能反超,是不是运气好?但你回头看看历史就知道,“越被封锁,越能逼出突破”,其实是中国刻在骨子里的规律。

建国初期的中国,比现在难多了。

那时候工业基础基本是零,连个螺丝钉都得进口,美西方还联合搞了个“巴黎统筹委员会”,从武器到工业设备,啥都不让进。

可就算这样,中国硬是在十几年里搞出了原子弹、氢弹。



当时科研人员连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算数据靠算盘,测试设备是自己改装的旧机器,可没人喊停。

直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才反应过来,被封锁的中国,居然能靠自己走完这条“不可能的路”。

后来的改革开放,其实是给这种“韧性”攒了家底。

从80年代搭起基础工业体系,到90年代电子产业起步,再到21世纪后研发投入一年比一年多,中国慢慢从“跟跑”变成了“并跑”。



就说制造业,现在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小到芯片的原材料提纯,大到高端设备组装,国内都能找到配套企业。

这种“全链条能力”,其实就是应对封锁的“底气”,别人断了某一环,中国能自己补上,甚至补得更快、更好。

早年间毛主席说过“封锁一万年,我们什么都有了”,这话不是吹牛,是真看透了“封锁倒逼自主”的逻辑。

以前美西方封锁工业设备,中国就自己建机床厂,封锁化工技术,就突破化肥生产工艺。



现在封锁芯片,不过是这种“历史循环”的又一次上演。

只不过跟当年比,现在的中国有更强的技术底子、更大的产业规模,突破的速度自然比以前快得多。

那为啥别的国家被封锁容易垮,中国却能反着来?

关键其实是“目标一致”,一旦明确“核心技术得攥在自己手里”,企业、科研机构、产业链就能拧成一股绳。

就像当年搞原子弹,全国上下都在支援,现在搞芯片,从高校实验室到企业生产线,大家都往一个方向使劲。

这种“合力”,封锁打不垮,反而会因为外部压力变得更紧。



芯片博弈

聊完了历史,再回到当下最关键的芯片领域。

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封锁,堪称“史上最严”,但也正是这场博弈,把“封锁变兴奋剂”的效果体现得最明白。

美国当初的算盘其实挺精,先搞“小院高墙”,把7纳米以下的高端芯片、EUV光刻机这些关键设备列为禁运品。

再拉上盟友一起干,荷兰ASML不能卖光刻机给中国,韩国三星、SK海力士不能给中国企业代工芯片。



他们觉得,这么一搞,中国的高端芯片产业肯定会“断粮”,没有先进设备造不出芯片,没有代工产能,设计得再好也没用。

但中国的应对,偏偏没按美国的“剧本”走。

先是“补短板”,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以前依赖进口的IP核(相当于芯片的“核心蓝图”),封锁之后不到一年,就自主研发出了能兼容主流架构的IP核,设计成本还降了30%。

然后是“走新路”,美国卡着EUV光刻机不让进,中国企业就琢磨“DUV多重曝光”技术,说白了,就是用相对成熟的设备,通过多次曝光实现接近EUV的效果。



现在这套技术已经跑通了,良率能稳定在95%以上,完全能满足汽车、工业控制这些领域的需求。

更意外的是,美国的封锁还帮中国芯片打开了“国内市场”,而且还有望让中国在今年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国。

以前国内企业买芯片,总觉得“进口的质量好”,优先选国外品牌,现在进口芯片不好拿,大家反倒愿意试国产芯片。

就说汽车芯片,两年前国产份额还不到5%,现在已经涨到15%了,不少车企反馈,国产芯片的稳定性和性价比,比进口的还高。



这么一来,国产芯片企业有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形成了“研发-卖货-再研发”的良性循环。

美国本来想靠封锁“饿死”中国芯片产业,结果反倒帮中国打通了“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

现在看全球芯片市场,中国不仅没被挤出局,还成了增长最快的玩家。

比如高端芯片的先进封装技术,中国企业已经做到全球领先,连一些美企都跑来合作,毕竟他们也需要稳定的技术方案,而中国刚好能提供。



封锁终是“垫脚石”

把前面说的现实案例、历史规律串起来看,就能明白一个道理,美国的技术封锁,根本没成中国科技发展的“绊脚石”,反而成了“垫脚石”。

它让中国更清楚“核心技术得自己攥着”,也让中国企业的目标更明确、劲头更足。

要说这“垫脚石”到底怎么起作用的,首先就是让大家的目标更集中了。

以前有些中国企业还在犹豫,是继续靠进口技术“走捷径”,还是花力气搞自主研发,现在封锁一来,“走捷径”的路被堵死,大家反倒不纠结了,全都把资源往研发上投。



比如国内某头部科技企业,以前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0%,现在直接提到15%,重点攻芯片、操作系统这些“卡脖子”的领域。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封锁里被放大了。

以前中国产业链虽然全,但有些环节是“薄弱项”,比如芯片用的光刻胶、特种气体,大多靠进口,现在经过封锁的“考验”,这些薄弱项基本都补上了。

现在国内光刻胶企业能生产高端产品,特种气体的国产化率也从30%涨到70%。



这种“全链条无短板”的状态,让中国在全球产业竞争里更有底气,哪怕以后再遇到封锁,也能“自给自足”。

未来的趋势其实很明显,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反超”,不会只停在芯片和武器上,还会延伸到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领域。

比如新能源汽车,中国已经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的核心技术,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这些应用已经领先。

这些领域的突破,其实都跟“应对封锁”的经验有关,知道核心技术不能靠别人,所以提前布局自主研发。



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问题,为啥美国的技术封锁会成中国企业的“兴奋剂”?答案其实很简单,封锁没挡住路,反而逼出了中国企业的狠劲,也理清了“自主才是硬道理”的方向。

美国想靠封锁遏制中国,结果反倒加速了中国的“科技崛起”。

以后随着中国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全球产业格局也会慢慢变,中国不再是“低端制造”的代名词,而是“高端创新”的参与者、引领者。

而美国当年搞的那些封锁,最后只会成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垫脚石”注脚,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堵别人的路,而是把自己的路走稳、走宽。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败俱伤!大陆市场700台光刻机全部回购?外媒:荷兰这次闹大了

两败俱伤!大陆市场700台光刻机全部回购?外媒:荷兰这次闹大了

闻识
2025-11-12 17:13:52
六氟磷酸锂疯涨,带飞了谁的股价?

六氟磷酸锂疯涨,带飞了谁的股价?

国际金融报
2025-11-12 22:03:54
突发:许家印最新消息!儿子也被抓!23亿信托资产失效!

突发:许家印最新消息!儿子也被抓!23亿信托资产失效!

新浪财经
2025-11-13 00:07:07
探访常州“男子殴打92岁母亲”事发地:邻居称老人四女一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曾听到母子吵架

探访常州“男子殴打92岁母亲”事发地:邻居称老人四女一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曾听到母子吵架

红星新闻
2025-11-12 22:25:05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云景侃记
2025-11-12 19:41:20
哈马斯犯下的最大错误,不是彻底得罪以色列,而是看错了自家兄弟

哈马斯犯下的最大错误,不是彻底得罪以色列,而是看错了自家兄弟

黑洞观星
2025-10-11 17:44:56
注意,银行可能要对房价完成一次重击!

注意,银行可能要对房价完成一次重击!

米宅
2025-11-13 07:22:32
赶紧买!手机将大面积涨价

赶紧买!手机将大面积涨价

电脑报
2025-11-11 18:33:39
涉案超27亿元!跨境赌博十大逃犯之一佘智江被引渡回国 公安部披露详情

涉案超27亿元!跨境赌博十大逃犯之一佘智江被引渡回国 公安部披露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22:50:06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狂轰18分7板6助!广东大胜浙江,赛后对手主帅这样评价徐杰!

狂轰18分7板6助!广东大胜浙江,赛后对手主帅这样评价徐杰!

田先生篮球
2025-11-12 23:05:55
全球首销!华为新机官宣:11月11日,正式发售!

全球首销!华为新机官宣:11月11日,正式发售!

科技堡垒
2025-11-10 12:29:02
土媒:费内巴切已付875万欧解约金,不想再为穆帅付住宿费用

土媒:费内巴切已付875万欧解约金,不想再为穆帅付住宿费用

懂球帝
2025-11-12 13:38:30
媒体人:浙江曾挽留余嘉豪打完决赛再走,但西班牙方面催促其归队

媒体人:浙江曾挽留余嘉豪打完决赛再走,但西班牙方面催促其归队

懂球帝
2025-11-12 10:37:11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妙知
2025-11-05 15:19:50
破亚洲纪录的泳坛冠军,退役穿瑜伽裤遭骂擦边?

破亚洲纪录的泳坛冠军,退役穿瑜伽裤遭骂擦边?

小椰的奶奶
2025-11-12 11:33:17
值不值?中方向菲律宾“人民”提供240万美元援助,全球舆论爆了

值不值?中方向菲律宾“人民”提供240万美元援助,全球舆论爆了

丁丁鲤史纪
2025-11-12 18:17:51
北京这些单位食堂,对外开放!

北京这些单位食堂,对外开放!

政知新媒体
2025-11-12 19:46:41
那年跑货运在粤北山区住宿,我与老板娘悲喜交加的难忘情缘

那年跑货运在粤北山区住宿,我与老板娘悲喜交加的难忘情缘

人间百态大全
2025-11-10 06:35:03
36分大胜浙江,广东主场夺冠!徐杰获封MVP,赵睿13+5,胡明轩8+8

36分大胜浙江,广东主场夺冠!徐杰获封MVP,赵睿13+5,胡明轩8+8

多特体育说
2025-11-12 21:15:32
2025-11-13 08:12:49
科普100克克 incentive-icons
科普100克克
开心每一天
1288文章数 1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头条要闻

邱毅:感觉两岸统一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头条要闻

邱毅:感觉两岸统一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完整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月之暗面“内涵”奥特曼:钱不知道怎么烧的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房产
手机
本地

分析称《GTA6》延期或致PS6等主机推迟:拖到2028年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手机要闻

华为 Mate 70 / 70 Pro 手机星闪车钥匙失效,预计 12 月底优化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