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小野心大!新加坡紧盯南海,8000吨无人机母舰下水,5年拟造6艘

0
分享至

弹丸之国野心不小,抛出 “海上多面手”

2025 年 10 月 21 日,新加坡贝诺伊造船厂的下水仪式震动东南亚。

首艘 8000 吨级多用途战斗舰 “胜利号”(MRCV Victory)正式亮相,国防部长陈振声亲自站台,高调宣布未来 5 年将批量建造 6 艘,2030 年前完成编队成型。

要知道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主力舰艇基本靠买,而新加坡这个面积仅 734 平方公里的岛国,却自己鼓捣出一艘8000吨级的大船,已经很不简单。

从定位上更是能看出其野心不小,功能定位是集防空、登陆、无人作战于一身的 “全能战舰”。

更令人警惕的是,该舰从设计之初就瞄准 “空海潜三域控制”,试图用 80 人操控的舰艇,实现传统整只舰队的作战效能。

这个效果,正在撕开南海地缘博弈的新裂口。



586吨到8000吨,这个小国制造不简单

这艘被誉为新加坡海军 “史上最大、最复杂” 的战舰,不仅标志着该国海军装备升级进入新阶段,更以 “无人机母舰” 的定位,试图重塑东南亚的海上力量格局。

此次下水的 “胜利号” 有着比较特殊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沿用了新加坡 1989 年服役的 “胜利级” 导弹护卫舰的舰名,连舷号 “88” 也完全一致。

这种 “同名同舷号” 的安排,既是对老一代战舰守护海疆的致敬,也暗含着 “全面超越” 的战略意图。

数据对比最能体现这种跨越:老款 “胜利级” 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仅 586 吨,舰长 203 英尺;



而新 “胜利号” 满载排水量达 8300 吨,舰长 492 英尺,尺寸和吨位分别是前者的 2.4 倍和 14 倍,甚至远超新加坡现役 “可畏级” 护卫舰(3150 吨,376 英尺)。

建造速度同样令人瞩目,效率算是非常高的了。

从铺设龙骨到下水仅用 12 个月,据新加坡的说法是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

新加坡国防科技局表示其采用了 3D 建模与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了战舰的设计验证与性能测试,省去了传统物理原型的反复修改环节。

此外,丹麦和瑞典在设计初期提供的技术方案,也为 “胜利号” 的模块化布局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不少大型船只也是使用了模块化建造策略,得以近年来军舰下饺子,新加坡显然也在有样学样。



性能拆解:8000 吨战舰的 “三域统治术”

同时,这艘船在设计和建造时,也通过合作或是技术引进等方式融合了多国的成熟系统。

作为多功能战斗舰,“胜利号” 的武器系统兼顾防空、反舰与近防,形成三层防御网。

远程防空依赖 MBDA “紫菀 B1 NT” 导弹,可拦截弹道导弹;中近程防御由 VL MICA NG 导弹负责;反舰作战则配备 ST 工程与以色列 IAI 联合研发的 “蓝矛” 反舰导弹。

近防武器方面,意大利莱昂纳多 “斯特莱斯” 76 毫米主炮与以色列拉斐尔 “台风” MK30-C 遥控武器站(30 毫米),可应对低空目标与小型快艇威胁。

为了实现多功能性,这艘大吨位舰艇试图实现空中、水面、水下的三域统治,看起来是个“多面手”。



空中:无人机群的 “指挥中枢”

“胜利号” 150 米长的飞行甲板暗藏玄机。

既能停靠中型直升机,更可搭载多架无人机集群。新加坡已明确将以色列 “轨道飞行器 - 4” 近距无人机、自研长航时无人机部署上舰,配合泰雷兹 “海火” 相控阵雷达,构建起半径 300 公里的空中监控网。

试图实现“雷达静默 + 无人机前出” 的战术协同。

即母舰可关闭主雷达隐蔽待机,靠无人机回传的实时数据锁定目标,再通过 “紫菀 - 30” 防空导弹或 “蓝矛” 反舰导弹实施精准打击。

水面:无人艇的 “移动基地”

这艘舰艇的舰体侧面有起重机式投放系统。

据称能在 10 分钟内完成无人水面艇的发射与回收。

这些无人艇可执行近距离警戒、水雷搜索甚至自杀式攻击任务,配合舰首 76 毫米速射炮和 30 毫米遥控武器站,形成 “远中近三层防御网”。

同时也强调了可替换性的模块化设计,通过集装箱式任务模块快速切换,可在反潜、反舰、反恐模式间灵活转换,试图打造 “海上变形金刚”。



水下:无人潜航器的 “隐秘猎手”

作为东南亚首个专用 “水下无人系统母舰”,该舰搭载的自研水下潜航机器人能潜伏数百米深海,配合船体声呐系统排查水雷、追踪潜艇。

这与新加坡刚采购的 4 架 P-8A 反潜机构成 “空潜联动”—— 空中巡逻机锁定目标,水下无人潜航器实施跟踪,形成对南海航道的立体监控。



战略透视:6 艘编队瞄准谁?

新加坡对新型战舰的迫切需求,源于其对 “海上生命线” 的高度依赖。

作为无天然资源的城市国家,新加坡 90% 的物资依赖海运,而两条关键海上通道 —— 马六甲海峡与南海航线,承载了其 80% 的贸易运输。

当前南海局势复杂,新加坡显然十分忌惮解放军在南沙群岛的人工岛建设与军事部署。试图打造6 艘战舰编队封锁海峡关键节点,强化对这条 “世界航运咽喉” 的控制。

尽管前总理李显龙反复强调 “不选边站队”,但行动却暗藏心机。

一方面通过《新美防务合作协定》让美军舰船停靠,另一方面拉拢印度参与马六甲巡逻,如今再用无人机母舰强化存在。

这种 “大国制衡” 策略背后,是试图将南海变为 “多方博弈场”,从而维持自身话语权的深层考量。



野心难掩先天短板

尽管设计亮眼,新加坡的 “航母梦” 仍存不少软肋,说到底还是设计妥协的结果。

这艘船说好听是“多面手”,说不好听就是“贪大求全”。

我们常说“百样通不如一样精”,这在战舰设计领域同样适用,一艘战舰的空间、重量和动力等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要集成多种功能,就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妥协。

从历史经验来看,追求多用途却导致性能不佳的例子并不少见。

如美国的濒海战斗舰,其最初设想是能根据任务快速转换模块化任务包,可执行反潜、反舰、扫雷等多种任务。

但实际情况是,模块转换速度远未达到预期,且由于要兼顾多种功能,导致舰艇空间被大量占用。

兼顾全面,最终导致单一武器装备配置受限,防御反舰巡航导弹能力不足,最终大部分功能都未能达到理想效果,被批评为 “多功能导致无功能”。



再比如德国的 F-125 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 7000 多吨,也是试图集防空、反舰、反潜、火力支援等多种任务于一身。

结果导致其大多数功能都只达到 “够用” 标准,甚至为了节省成本和空间舍弃了垂直发射系统带来的防空能力,最大航速也受到影响,“贪多求大” 为其在未来海战中的战力埋下了隐患。

还有日本出现过的航空战列舰,拆掉舰尾主炮改为飞行甲板,结果既不像航母能有效发挥航空作战能力,又失去了战列舰的强大火力,最终沦为 “四不像”。



不过随着新加坡 MRCV 编队的成型,南海的军事博弈确实会迎来新变量。

这种 “母舰 + 无人装备” 的模式,可能引发区域国家的 “跟进步伐”。

越南、菲律宾等国已在加速采购无人机和轻型护卫舰,未来南海或出现更多 “分布式作战” 力量。

不过新加坡的野心也面临现实挑战:6 艘 MRCV 的建造和维护成本高昂,且无人装备的协同作战技术仍需实战验证。

MRCV 的 1.1 万千米航程(15 节巡航速度下)使其具备远海部署能力,而其泛水坞舱和登陆模块,更让其可执行岛礁封控、两栖登陆等任务。

这些能力显然超出了 “本土防御” 的范畴,不排除助力其搅局南海,我们当提高警惕。

从 “胜利号” 下水的那一刻起,新加坡用 8000 吨钢铁写下了自己的南海战略:以技术弥补规模,以无人装备延伸触角。

但2030 年的南海,这艘 “全能战斗舰” 能否如其名般 “胜利”?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小鬼头体育
2025-11-08 01:47:10
重磅!美重启“公共负担”审查 华人若领过这些福利或患这些慢性病恐遭拒签潮

重磅!美重启“公共负担”审查 华人若领过这些福利或患这些慢性病恐遭拒签潮

华人生活网
2025-11-08 05:50:54
他是孙小果案唯一全身而退的官员,当年面对上级施压:可把我换了

他是孙小果案唯一全身而退的官员,当年面对上级施压:可把我换了

辉辉历史记
2025-11-06 17:48:53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5 16:55:04
同样是邻国,为何中国宁愿向越南送电,也不向缺电的朝鲜卖电?

同样是邻国,为何中国宁愿向越南送电,也不向缺电的朝鲜卖电?

近史谈
2025-10-27 20:42:57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这是吴石将军牺牲时的真实照片,绳子绕颈,害怕他临刑时大喊口号

大国纪录
2025-10-30 09:56:59
解放前我党一特工将被处决,房东送断头饭时悄声道:这饭要仔细吃

解放前我党一特工将被处决,房东送断头饭时悄声道:这饭要仔细吃

兴趣知识
2025-11-04 02:40:03
河南原阳一电缆起火断裂坠落,有人骑电动车路过时被砸倒地,多部门回应

河南原阳一电缆起火断裂坠落,有人骑电动车路过时被砸倒地,多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8 16:18:12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杨振宁最后一道物理题:“落叶”为何不飘向妻子,而是飘向父母?

杨振宁最后一道物理题:“落叶”为何不飘向妻子,而是飘向父母?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8 07:20:07
云南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多名爱心网友捐款,乡政府:正为其办低保并申请补贴

云南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多名爱心网友捐款,乡政府:正为其办低保并申请补贴

极目新闻
2025-11-06 22:38:10
全运会女子10米台:陈芋汐407C出现失误,仍头名晋级半决赛

全运会女子10米台:陈芋汐407C出现失误,仍头名晋级半决赛

全景体育V
2025-11-08 11:46:29
重庆下一个要“吃”掉的县是谁?三选一的可能性太大了!

重庆下一个要“吃”掉的县是谁?三选一的可能性太大了!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08 08:08:34
秋冬季的萝卜最养人,教你新吃法,不油炸不上火,咸香软糯太香了

秋冬季的萝卜最养人,教你新吃法,不油炸不上火,咸香软糯太香了

秀厨娘
2025-11-07 19:55:49
鲁能有望压哨跟这位外援完成续约,合同细节首次爆发,以官宣为准

鲁能有望压哨跟这位外援完成续约,合同细节首次爆发,以官宣为准

金风说
2025-11-08 16:21:13
57岁刑满释放男子殴打、扼杀65岁女友 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57岁刑满释放男子殴打、扼杀65岁女友 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红星新闻
2025-11-07 18:52:39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面相大变!看同岁同行不同命的马兰和吴琼,才明白两人差别在哪里

白面书誏
2025-11-06 16:27:47
俄罗斯人很困惑,这么贵的东西,为何中国家家有,还把它当水喝?

俄罗斯人很困惑,这么贵的东西,为何中国家家有,还把它当水喝?

老谢谈史
2025-11-07 13:31:45
“玉兰油女神”的彪悍情史

“玉兰油女神”的彪悍情史

素衣读史
2025-11-07 15:43:03
外媒:苏丹出现中国外贸防空导弹,击落一架伊尔76运输机?

外媒:苏丹出现中国外贸防空导弹,击落一架伊尔76运输机?

兵国大事
2025-11-07 17:20:51
2025-11-08 20:03:00
知法而形 incentive-icons
知法而形
人生如果想攀上成功的阶梯,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419文章数 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福建舰更多细节公布 一组动图全方位看清楚

头条要闻

"全网最像夫妻"被喊话测DNA 妻子:做过婚检 越长越像

头条要闻

"全网最像夫妻"被喊话测DNA 妻子:做过婚检 越长越像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教育
艺术
数码

旅游要闻

万盏LED点亮伦敦夜空!摄政街天使彩灯,藏着欧洲最暖的圣诞浪漫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教育要闻

大部分父母都容易“踩坑”:你越优秀,为啥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大?

艺术要闻

40岁老板娘风流成性,同时交往多名男友!被情人痛下杀手...

数码要闻

Abxylute 3D One掌机规格确认,本月开启众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