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0月19日晚,乌克兰无人机突破俄罗斯境内防线,连续袭击了奥伦堡和萨马拉两地的能源设施 163。
乌克兰开启的一场深入俄罗斯腹地3000公里的"火海战术"。
在西方军援大幅削减、战场态势日益不利的背景下,基辅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将战火全面引向俄罗斯本土。
这场自杀式的对攻,又将把俄乌冲突引向何方?
![]()
军援断崖式下跌
2025年对乌克兰而言是艰难的一年。
特朗普政府正式下令暂停对乌克兰的所有军事援助。虽然7月美国宣布恢复军援 ,但援助规模已大不如前。
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2025年7至8月间,乌克兰获得的军事支持月平均值较上半年下降了43%,而欧洲国家的月平均军援规模更是下降了57% 。
![]()
按照此前的援助水平乌克兰每月可获得约38亿欧元的军事援助,如今已骤降至19亿欧元左右。
而俄罗斯2025年国防预算达到13.5万亿卢布,比2024年增长约30%,创下历史新高。这相当于俄罗斯每月军费支出超过120亿美元,是乌克兰获得援助的近10倍。
考虑到西方武器价格普遍是俄罗斯武器的数倍,在实际战场投放能力上,双方的差距可能高达数十倍。
这种实力悬殊,让乌克兰在传统战场上的处境越来越被动。为了不让被动局面加剧,乌克兰只能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
从欧洲打到亚洲
特朗普拒绝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后,乌克兰开始发展自己的远程打击能力。
他们利用民用轻型飞机改造的E-300远程无人轰炸机,虽然单架造价仅5万美元,但可以飞行23小时,装载100-250公斤炸弹,以超低空方式突破俄罗斯防空网。
![]()
2025年8月开始,乌克兰恢复了暂停半年多的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无人机袭击,这轮攻势的规模和范围前所未有。
伏尔加格勒州、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萨拉托夫、特维尔、坦波夫、罗斯托夫、梁赞和布良斯克等省的炼油厂都成为袭击目标 。
而10月19日的袭击不仅事发突然,造成的损失更是以前所未有的。
乌军无人机突破俄罗斯境内,连续袭击了奥伦堡和萨马拉两地的能源设施。
奥伦堡地区的天然气处理厂被无人机命中,工厂部分基础设施受损,一个车间起火,火势蔓延到厂区外围,火光照亮了整个工业区163。
这座工厂位于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边境,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处理综合体之一,每年可处理高达450亿立方米天然气。
![]()
9月14日乌克兰还袭击了列宁格勒州的基里希炼油厂,而这是正是俄罗斯最大炼油厂之一,可提炼80余种石油产品,包括车用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油,专门用于满足俄罗斯武装部队的需求。
从2025年乌克兰对俄罗斯袭击的整体范围来看,从欧洲的摩尔曼斯克到亚洲的伊尔库茨克、阿穆尔州,乌克兰的打击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俄罗斯西部和部分远东地区,真正实现了"从欧洲打到亚洲"的战略纵深打击。
而这种打法虽然有让局势上升的风险,但带来的好处是绝对的客观。
根据报道,8月份以来,俄罗斯38家炼油厂中有16家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其中4家完全停产,5家部分停产,损失超过10%的炼油产能 。
这也导致俄罗斯国内汽油价格暴涨,多个地区燃料供应中断。
![]()
不过相对的这种"火海战术"每次袭击都可能招致俄罗斯更猛烈的报复性打击。在21日当天,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乌军与俄军当天共发生45次不同强度的交战。
乌克兰实际上是在用本土的安全,换取对俄罗斯后方的破坏。这是一场真正的"同归于尽"式对攻。
没有退路的博弈
乌克兰如今并没有多少选择,特朗普公开呼吁俄乌双方沿现有战线冻结战争,俄罗斯将保留乌克兰约20%的领土。
据媒体报道美方和平框架要求"事实和非正式地"承认俄罗斯对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大部分地区的占领 。
![]()
对乌克兰来说,这意味着失去东部工业心脏地带和通往黑海的战略要地。
顿涅茨克州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基地,还是乌克兰防御体系的核心。失去这些地区,不仅是领土损失,更是对国家安全构成长期威胁。
所以谈判也陷入了僵局,传统战场上也没有更好的突破,只能试图将战火全面引向俄罗斯本土,来换取自己喘息的时间。
如果能够通过远程打击严重削弱俄罗斯的战争能力,或许能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更有利的条件。如果失败,至少也让俄罗斯付出了沉重代价。
国际博弈的新变量:欧洲、美国与停战前景
欧洲立场复杂得多,欧洲军援大幅下降显示出战争疲劳,但也不想看到俄罗斯通过武力改变边界的先例被确认。
法国、德国、英国都曾表态,解决乌克兰问题不能绕过基辅和欧洲。
![]()
乌克兰的远程打击战术,实际上也在向西方盟友传递信号,基辅仍有战斗能力仍能给俄罗斯造成实质性损害。
这种"展示价值"对于争取持续援助至关重要。
但这种战术的可持续性前途未知,无人机虽然成本低廉,但生产能力有限,而且随着俄罗斯防空系统的调整,突防成功率可能下降。
更重要的是这种打法虽然能造成经济损失,但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战场态势。
据俄方公布的数据,2025年乌军损失逾34万人和逾6.5万件装备 。
人力和装备的消耗才是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远程打击可以是辅助手段,但无法替代正面战场的较量。
![]()
总结
从奥伦堡的血色夜空到伊尔库茨克的空军基地,乌克兰用一连串大胆的远程打击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小国在绝境中的战略抉择。
这不是疯狂,而是在实力悬殊、援助锐减的困境下,唯一可能改变局势的尝试。
战争从来没有赢家,但和平需要力量作为后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