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郭莹
“过去整条街路灯都不亮,漆黑一片,晚上大家过马路提心吊胆,路灯修好后,回家变得更安心、更放心。”2024年9月,家住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沱东新区弘城水韵的居民王先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当地街道“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的情况,得到当地住建部门的迅速回应与解决。“留言不到一周,工人就来对地下的电缆管道进行了更换,高效!”王先生说。
路灯亮,民心暖。一条留言推动一项民生实事落地,一年多以来,资阳市雁江区投入资金约30万元完成300余柱路灯安装,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安全。
“我们通过整合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各政务留言渠道,办成了一大批涉及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规范行业监管等方面民生实事。”资阳市信访局局长李德宏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当地已累计受理企业、群众诉求147万余件(其中人民网的留言诉求1246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91%。
打通“断头路” 畅通微循环 群众所盼成工作所向
门开了!
9月23日,随着欢快的下课铃声响起,资阳市雁江区马鞍学校的学生鱼贯而出:1到6年级学生从北侧校门出,在康乐北路被等候的家长有序接走;7到9年级学生从东侧校门出,通过一条崭新笔直的沥青路,快速切换至主干道康乐中路。
“在这条路没有修通前,学校上下学可不是这番模样。”马鞍学校校长尹进说,过去,由于康乐北路是途经雁江区马鞍学校的唯一道路,学校只能开放位于该路段上的一个主校门,上下学期间人流量较大,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堵在一条狭窄的路上,加之周边有一些单位和商家,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常常拥堵在一起,给家长和孩子的安全带来隐患。
![]()
宽敞的放学路。人民网记者 郭莹摄
改变来自群众在网上的一条条留言。
“2022年底,马鞍学校初中部新楼动工建设,很多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开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网上群众工作平台上提建议,希望打通康乐北路和康乐路之间的‘断头路’,实现学生分流,疏解学校周边的交通堵塞。”雁江区信访局相关负责人回忆道,接件后,他们迅速联系住建等相关部门,走访了解、实地调查,制定解决方案。当年,该项目被纳入资阳市2023年重点推进的中心城区“断头路”贯通工程之一,大力推进。
“项目于2023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同年8月底如期竣工通车。”资阳市住建局城建中心副主任张理介绍,新建道路全长400米、宽12米,联通康乐北路和康乐路。道路建设,除基础路基路面、交通设施以外,还实现了照明系统、绿化景观、市政管网等全方位配套。
“路通了,门就开了。”尹进称,这条新建联结路和北校门同步建成,不仅让孩子们上下学变得安全又便捷,还进一步完善了马鞍片区路网结构,周边小区居民前往鸿福农贸市场的通行距离缩短了约1公里。
“现在的这条新路好安逸,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科学分流,道路指示也很清晰。”学生家长说,过去送娃娃上学需要绕行1公里,现在新路修通,从康乐路进入新路,节约至少10分钟。
创新探索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用心用情换群众满意。马鞍学校的案例是资阳市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近年来受理的1200多件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诉求中的一件。而回应一个诉求,可以推动解决一类问题。自2023年以来,资阳市将打通城市“断头路”工作连年纳入市级民生实事高位推动,已建成投用12条道路,今年年底前还有4条“断头路”将被打通。
建设“惠民渠” 全力保春灌 引水兴利解民忧
水来了!
资阳市雁江区宝台镇铁锁村,村民黄在东家的柑橘园硕果累累。果园里,输水管网如脉络般延伸。“及时灌溉是保证丰产的关键,多亏今年我们新安装的管网保障了春灌用水,如今才能喜迎丰收。”黄在东的言语中充满获得感。
![]()
资阳市雁江区村镇全域灌溉项目。人民网记者 郭莹摄
雁江盛产柑橘,黄在东家就种植了柑橘2000多亩。过去,由于灌渠经久失修,破败不堪,漏水、泄水问题频繁,每次水库开闸放水后,他必须耐着性子等待10天左右,灌溉用水才能到果园里来,既误农时又增添成本。今年春灌期间,鲤鱼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陆续完成,“缺水”的日子一去不返。“开闸当天,水就流到我家园地里来了!”黄在东说。
“不仅用水及时,也节约人力物力。”宝台镇滴水村村民张玉芳家既种了柑橘,又种了玉米、花生、红薯等粮食作物。“以前每到春灌,村干部就会带领群众进行管道清淤,还要派专人把守。”张玉芳透露,前几年的春灌,他们用到了人工抽水设施,灌溉成本1个月要多花1000多元左右。灌区修好后,这笔成本就顺势节约了下来。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前两年,我们在处理群众留言时,发现有多条关于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春灌保供压力巨大的投诉建议。这些诉求,正是雁江区长期受干旱困扰的缩影。”雁江区信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第一时间将群众诉求给到当地水务部门,要求尽快落实处理。
据雁江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解决群众“用水难”这一头等大事,他们精准施策,全力攻坚,将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作为破解水资源瓶颈的战略抓手,“该工程雁江段于2022年8月建成通水,自通水以来,已累计向雁江区水库补水2309万立方米,其中2025年补水649万立方米(鲤鱼水库补水210万立方米)。这股稳定、可靠的外源活水,彻底解决了中和、丹山、宝台片区长期以来的水源不足困境”。
一渠清水蜿蜒田间。如今,宝台镇、南津镇18个村2.27万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源头活水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曾经因用水困难而投诉较多的鲤鱼水库灌区,如今实现了群众用水“零投诉”。
雁江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实施西口林支渠向大河堰水库补水工程以及丰裕、堪嘉等5个试点镇全域灌溉试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勾勒“田成方、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振兴画卷。
当好服务群众的“总客服” 推动热线系统智能化升级
优化服务流程、深化接诉即办、强化机制保障,推进网络理政提质增效。
“我们要当好服务群众的‘总客服’。”资阳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全面整合完成交通、城管等35条非紧急类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和人民网“领导留言板”、“问政四川”等11条网络诉求渠道,构建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服务体系,形成企业群众诉求“受理转派、响应办理、办结评价”等全流程闭环处置,实现为民服务“统一受理、一键反馈”、民生实事“公开征集、精准推送”。
同时,设立问题线索联络、法律援助、营商环境、医政联动等服务专席,确保专项诉求“接诉即办”“快办深办”,要求对特殊紧急事项、特殊事项分别在1小时、2小时内反馈初步响应意见,对咨询类事项1个工作日内办结,对单一诉求类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需2个或2个以上单位联办事项7个工作日内办结。
该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推动热线系统智能化升级,建成集查询、导办、知识库、派单、预警、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客服体系,实现常规问题“秒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