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昌日报
□洪观新闻记者 徐景
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的稳健发展与转型升级,既离不开政策的阳光普照,也依托于市场活水的奔涌滋养——从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资金困局,到以“真金白银”缓解企业稳岗扩产中的人力成本与用工压力,我市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稳岗补贴政策、工伤预防培训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为经营主体减负增效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金融“活水”释放乘数效应
在湖北省襄阳市鹿门山景区,一座由我市企业一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境信息”)打造的沉浸式全息影院将于今年11月完工。借助裸眼3D、VR/AR等数字技术,观众可“穿越”千年,沉浸于生动再现的三国故事之中。
如今,一境信息提供的文创数字产品与文创数字技术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多地的文化馆、博物馆和景区,以数字化展陈与虚实融合的叙事手段,激活文化资源、吸引八方游客,助推当地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我们致力于用标准化的数字文创产品和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该公司董事余天水表示,一境信息已成功跻身全国“VR50强企业”榜单,去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万元。
这家企业的快速成长,正是我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精准滴灌”的生动写照。政策引来的资金“活水”成为破解其研发初期资金困局的关键钥匙。
创业初期,余天水希望尽快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并购置相关设备,却受限于资金储备不足。关键时刻,我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300万元的贴息贷款,帮助我们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余天水利用这笔资金拓展业务、购置设备,组建起20余人的技术团队,公司逐步走上正轨,直到成为业内的翘楚。
我市推出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小微企业提供最高600万元资金扶持,贷款期限最长两年,对于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可累计申请3轮贷款及贴息支持。作为高层次人才,余天水享受了全额贴息,四年间节省财务成本数十万元。
近年来,我市不断降低创业门槛,为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开通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过去两年,我市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量达46.1亿元,带动就业6.58万人。截至8月31日,我市今年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量达18.57亿元,带动就业24227人。
此外,我市还建设了45家活力型创业孵化基地,孵化企业1512户,扩容“创业培训师资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沙龙、创业集市等活动。截至目前,创业培训共惠及全市7889人次,为创业者持续赋能。
稳岗扩岗红利保障企业用工
在我市,稳岗扩岗精准补贴正有效转化为企业用工的信心与底气。
南昌江铃集团联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件制造的企业,目前员工规模稳定在500人左右。
“我们已享受了4年的稳岗补贴政策,每年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补贴后,次年就能收到人社部门返还实缴金额的60%,累计已节省30余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宋经理表示,这项政策减轻了企业社保缴纳的压力,也让企业更有底气为员工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保障越完善,员工们在岗位上就越有干劲,近几年,我们已新增70多名员工,随着业务稳步扩张,未来计划将用工规模扩大到700至800人。”宋经理表示,公司还享受到了扩岗补贴等各类惠企政策,助力公司发展迈上快车道。
“今年,我市继续实施企业稳岗补贴政策,大型企业按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达60%,覆盖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等各类参保单位。”市就创中心失业保障科科长吴小堤表示,该项业务可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办理,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申请,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当前,全市已有2.77万家企业享受此项政策,惠及职工47.54万人。
此外,我市还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扩岗,且扩岗补助不局限于企业,已扩大至团体、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等。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毕业生、16岁至24岁失业青年的企业或社会组织,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满3个月,即可领取一次性扩岗补助,补助标准为每招1人补助1500元。截至2025年8月31日,我市已发放扩岗补助543.15万元,惠及职工3621人。
“工伤防护网”扫除企业后顾之忧
近年来,我市通过政企联动的工伤预防培训体系,推动企业实现从“被动赔付”到“主动预防”转变。这一转变带来双重效益——既有效降低企业事故赔偿成本,使更多资金能够投向产能扩张;也显著增强员工安全感,为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斜拉斜不吊,吊钩必须垂直对准吊物重心……”近日,一场工伤预防培训活动在江铜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授课人员向员工们讲解了吊装作业时“十不吊”安全规范,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随着产能持续扩张,该公司新招收了37名新员工。为此,企业及时组织新员工参加工伤预防培训,内容涵盖工伤认定标准、申请工伤保险程序等知识,更邀请老员工结合亲身经历分享工伤预防经验。
目前,该公司600余名员工中,已经有500余人分批次进行了工伤预防培训,工伤预防意识显著提升。同时,企业还推行“安全互保”制度,通过老带新、结对子的方式,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相互监督与提醒。
“在公司自主开展的‘工伤预防培训’过程中,人社部门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该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崔俊杰说,“随着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公司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近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完善三位一体工伤预防体系,面向720多家单位、20000余名企业职工宣传培训工伤预防知识;开展线上线下工伤预防知识竞赛,参与人数达百万级。此外,我市不少企业已经从“被动申报”工伤预防培训项目逐渐转变为“主动积极申报”,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4家大中型企业实施了工伤预防项目,惠及职工2万余人。
与此同时,我市还建设全国工伤康复重点联系城市,拟定《南昌市推进工伤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试点工伤门诊康复和早期康复模式,全方位筑牢职工安全与健康防线。
减负降本让企业轻装前行,创新赋能助经济行稳致远,系列政策的扎实落地正转化为区域发展的亮眼成绩——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常住人口达667.04万人,增幅高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800亿元,8条重点产业链增加值实现两位数跃升,私营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0.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