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杨振宁:不止是物理学家,更是民族前行的“多面摆渡人”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提起杨振宁,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脑子里浮现的是公式、实验室和学术论文。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看起来只跟科学打交道的老人,其实藏着好几重“不为人知”的身份。

1971年美国要把钓鱼岛行政权转给日本时,他敢站上美国国会听证会据理力争,80年代中国学者出国难时,他悄悄架起跨国求学的桥,连现在大家熟知的几个科技奖项,早期也是他手把手推起来的。

明明是个物理学家,怎么会在主权、教育、慈善这些领域都留下这么深的痕迹?他这份“多面“,到底藏着怎样的心思?



一、为家国底线“发声”的摆渡人

1971年有件事很少被提起:美国想私下把钓鱼岛行政权转给日本,这事一下点燃了海外华人的抗议潮。

那时候杨振宁已经在物理学界站稳脚跟,按说完全可以“专注学术”,躲开头顶上的风波。

但他没这么做,反而主动联系上陈省身等几位华裔学者,一起响应“保卫钓鱼岛行动委员会”的号召,推着美国国会相关委员会开了场听证会,要知道,那时候在国际场合为中国主权说话,可不是件容易事。

听证会上,他没讲空泛的情绪,而是拿着一摞历史文献和国际法条文,一条一条摆道理:明清时期的海防记录里,钓鱼岛就是中国的管辖范围;按国际法“先占原则”,美日私下交易根本不合法。



虽然最后这次发声没能立刻扭转结果,但他至少让国际社会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原来中国的科学家,不只懂科研,更懂守护自己国家的底线。

后来有人问他,不怕影响学术交流吗?他没多解释,只是之后多年一直跟着保钓会做事,哪怕在海外开会遇到争议,只要涉及钓鱼岛主权,他从来没含糊过。

现在回头看才明白,他当时的“硬气”不是一时冲动,要是连自己国家的地盘都守不住,再厉害的学术成果,又能扎下多少根?



二、为学者搭梯的“摆渡人”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刚打开国门,想派学者出去学先进技术,却卡在两个坎上:没钱,没渠道,杨振宁看在眼里,没说太多漂亮话,直接动手解决问题。

1979年,他在香港和美国华人圈里跑了好几个月,募集资金成立了“中美教育交流委员会”,也就是大家后来叫的CEEC,专门帮中国学者去纽约大学石溪分校进修。

这个基金可不光是“给钱”那么简单,除了覆盖学费和生活费,杨振宁还会把自己的研究草稿拿给学者看,带着他们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甚至根据每个人的研究方向,亲自帮着对接顶尖导师。

就这么几年,CEEC前后资助了80多位学者,其中北大前校长陈佳洱、复旦前校长杨福家,后来都成了中国高校和科研领域的带头人。



不光帮人“走出去”,他还想着帮人“扎下来”。

后来他在清华捐钱成立高等研究院,自己掏的钱加募集来的,前后超千万美元,在南开筹办数学研究所时,不光捐设备,还亲自定学术计划,甚至帮着邀请国际上的大牛来做讲座。

那时候在石溪的研究所,没人敢随便说中国不好,因为杨振宁在,他会用事实跟你辩,更会护着我们这些从中国来的人。

这种“护着”,其实就是给中国学者在国际上撑了腰。



三、为科研铺路的“摆渡人”

学者走出去了,平台也搭起来了,可杨振宁觉得还不够,科研要长久发展,得让做研究的人有奔头,有“钻研能得到认可”的底气。

于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他又悄悄做起了“隐形设计师”,推着三个科技奖项落地,慢慢搭起了中国民间科技资助的雏形。

第一个是1994年的何梁何利奖,他联合何善衡等几位企业家一起创立的。

这个奖跟别的不一样,不搞官方指定,而是“社会提名、同行评议”,覆盖了物理、化学、医学几乎所有学科,分“成就奖”“进步奖”“创新奖”三类,30多年下来,已经给几百位科技工作者发了奖。



有位老科学家后来回忆,当年拿到何梁何利奖时,最感动的不是奖金,而是“觉得自己的研究被真正懂行的人看见了”。

他还参与筹办了求是科技基金会,设的是千万级别的科学奖学金。

早期每次评审,他都要跟周光召一起坐下来,一份一份看成果报告,哪怕是小细节也要核实清楚。

还有被称作“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从一开始的筹办论证,到后来的评审标准制定,他都全程参与。



这个奖每年评三个领域,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个获奖者能拿120万美元,直到现在都是全球科技界很有分量的奖项。

除了推这些奖项,杨振宁自己也没闲着,前后给中国科学事业捐了超千万元。

现在看这个数字可能不算特别多,但放在80年代,一个省级科研项目的总经费往往都不到百万,这笔钱足够支撑好几个团队从零开始做研究。

他从来没跟人标榜过“我做了慈善”,可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比任何口号都管用,让科研工作者能心无旁骛地搞研究,这不就是最实在的“摆渡”吗?



四、把“摆渡”做成终身事的传承者

现在回头看杨振宁这一辈子,从国会听证会上的主权发声,到教育领域的跨国搭桥,再到科技慈善的铺路搭桥,好像每一件事都没离开“摆渡人”这三个字。

他总在民族最需要“连接”的时候站出来:需要连接国际话语权时,他去发声;需要连接海外资源时,他去搭梯;需要连接科研者与认可时,他去铺路。

他从来没说过自己是“英雄”,反而总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可正是这些“该做的事”,在那个中国刚起步的年代,悄悄撑起了很多人的希望:让想出国的学者有了门路,让做研究的人有了底气,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守护主权的决心。



如今他的时代慢慢落幕了,但那些他留下的东西还在继续“摆渡”:何梁何利奖每年还会选出新的获奖者,清华高等研究院还在出顶尖成果,保钓时那股“守住底线”的劲儿,也还在影响着年轻人。

我们记着杨振宁,不只是因为他懂物理,更因为他用一辈子证明了:一个人可以用学识照亮专业领域,更可以用行动为自己的国家铺路。

这种跨越学科、跨越国界的坚守,才是真正能传下去的精神财富,而这,或许就是“多面摆渡人”最珍贵的地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红军城失守,还想再打三年的泽连斯基,要求全世界站在乌克兰这边

红军城失守,还想再打三年的泽连斯基,要求全世界站在乌克兰这边

文史微鉴
2025-11-11 15:42:55
黄金,大消息!多家银行宣布,上调

黄金,大消息!多家银行宣布,上调

环球网资讯
2025-11-13 08:21:44
独行侠解雇尼科·哈里森后,奥尼尔语出惊人,称其为“替罪羊”

独行侠解雇尼科·哈里森后,奥尼尔语出惊人,称其为“替罪羊”

好火子
2025-11-13 08:27:44
吴石到死都不知道,他拼了命送出去的那些情报,最后是怎么上岸的

吴石到死都不知道,他拼了命送出去的那些情报,最后是怎么上岸的

墨兰史书
2025-11-12 17:30:03
香港游泳名将何诗蓓亮相全运会,女子200米自由泳晋级决赛

香港游泳名将何诗蓓亮相全运会,女子200米自由泳晋级决赛

体娱一家亲
2025-11-12 20:54:54
取款还要“自证清白”?男子银行取款4万遭盘问,胡锡进:触目惊心的层层加码!

取款还要“自证清白”?男子银行取款4万遭盘问,胡锡进:触目惊心的层层加码!

新浪财经
2025-11-12 17:21:02
为了“掏空”老百姓的钱袋子,编造出来的5大谎言,谁信谁倒霉?

为了“掏空”老百姓的钱袋子,编造出来的5大谎言,谁信谁倒霉?

哄动一时啊
2025-11-12 19:24:01
国足队长太抽象了!拜合适合搅和 木塔不能突破 532难为王博豪了

国足队长太抽象了!拜合适合搅和 木塔不能突破 532难为王博豪了

刀锋体育
2025-11-13 08:30:22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游古史
2025-11-11 11:37:32
官方回应“江苏车牌将启动新字母号段”

官方回应“江苏车牌将启动新字母号段”

鲁中晨报
2025-11-11 12:39:02
北京楼市:就是个大坑…

北京楼市:就是个大坑…

北京房姐
2025-11-12 15:58:12
上海虹桥机场这一幕太欢乐!全网都在找这位“飞天大叔”!

上海虹桥机场这一幕太欢乐!全网都在找这位“飞天大叔”!

巧妹电影
2025-11-12 16:40:43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乡野小珥
2025-11-12 08:52:22
广东夺冠疯狂庆祝!赵睿咬金牌,而韩德君痛哭拥抱队友正式退役

广东夺冠疯狂庆祝!赵睿咬金牌,而韩德君痛哭拥抱队友正式退役

老吴说体育
2025-11-13 00:57:57
中国人被电诈盯上有原因,越南人:人口大国,几乎没黑社会没暴力

中国人被电诈盯上有原因,越南人:人口大国,几乎没黑社会没暴力

百态人间
2025-10-22 06:00:06
特朗普最大“贡献”,就是亲手摧毁了中国人对美国的幻想

特朗普最大“贡献”,就是亲手摧毁了中国人对美国的幻想

大漠来史
2025-11-12 10:01:27
大张伟在荷兰遭砸车盗窃:玻璃全被砸,能够着的都偷走了,调监控的话要花4.1万元,还以为是节目组整蛊

大张伟在荷兰遭砸车盗窃:玻璃全被砸,能够着的都偷走了,调监控的话要花4.1万元,还以为是节目组整蛊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2 11:47:12
刘亦菲大学时的旧照被翻出,一群盘靓条顺的美女里面,她仍是最美最仙的那个

刘亦菲大学时的旧照被翻出,一群盘靓条顺的美女里面,她仍是最美最仙的那个

TVB的四小花
2025-11-13 09:06:20
塔山阻击谜团:国军明知密集冲锋战术弊端大,为啥95师还要这么打

塔山阻击谜团:国军明知密集冲锋战术弊端大,为啥95师还要这么打

鹤羽说个事
2025-11-12 15:54:04
赖清德发话:国民党若现在不保沈伯洋,大陆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们

赖清德发话:国民党若现在不保沈伯洋,大陆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们

云鹏叙事
2025-11-12 10:54:43
2025-11-13 09:51:00
不写散文诗 incentive-icons
不写散文诗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
3136文章数 3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美国次级车贷违约率创历史新高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教育
时尚

艺术要闻

14字草书认出10个高手,田蕴章行书引热议!

家居要闻

情感之所 生活教会设计

亲子要闻

逗妈妈玩一下

教育要闻

李阳踢到铁板了!公开吐槽董宇辉说英语:每一句都有严重语法错误

降温应该穿什么衣服?看看这些穿搭就有灵感,简洁自然又舒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