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航标遭碾记:从60年精神地标到全民守护之战…
新疆哈密沁城乡的茫茫戈壁上,五组巨型文字已伫立六十载。“为人民服务” 四字尤为醒目,单字长宽各达 50 米,是上世纪 60 年代空军第八航校官兵用铁锹与木板刻就的 “空中灯塔”—— 在无卫星定位的年代,这些航标为杨利伟等一代代飞行员指引着训练航向。然而今年 9 月,易车网员工陆遥在卫星地图上发现,“人” 与 “民” 字之间赫然出现四处深达一手宽的圆形沟壑,那是越野车漂移留下的伤痕。
![]()
这道伤痕刺痛了无数人的心。得知消息后,陆遥驱车 2000 多公里从内地赶赴戈壁,自费开启修复行动。为匹配原始地貌,他率团队在戈壁深处寻觅两天才找到合适砾石,为避免重型车辆二次破坏,20 吨石料先卸在 3 公里外铁路边,再用小货车分 27 车次转运。
![]()
历时一周填补沟壑后,他特意协调 “吉林一号” 卫星捕捉太空视角,见证地标重归完整。这一举动引发全网沸腾:抖音播放量超 2000 万,人民空军官微留言致谢 “人民空军人民爱”,央视、中国青年报等央媒纷纷点赞。
![]()
与此同时,网友自发展开溯源追查。很快,新疆当地越野导游张某龙(网名 “新疆平头哥”)进入视野 —— 其社交账号曾发布在标语处驾车转圈的视频。面对质疑,张某龙发布澄清视频,声称仅是路过并愿主动修复。但 10 月 21 日哈密市伊州区林草局的通报击碎了谎言:经专家勘验与第三方勘测确认,张某龙与李某于 2024 年在此驾车漂移,造成草地地表严重破坏,案件已完成调查取证,正依法处理。
![]()
事件引发公众强烈愤慨。“六十年代官兵筑地标,如今却遭车轮碾压”,有网友直言 “该罚他们种草赎罪”。这份愤怒背后,是对历史的敬畏 —— 这些航标扛过风沙侵蚀,却难敌人为破坏;更源于对精神的珍视,“为人民服务” 六字早已超越导航功能,成为刻在戈壁上的精神图腾。
![]()
值得欣慰的是,事件已推动系统性保护:五组航标被纳入第四次文物普查,哈密市多部门正制定专业修复方案与常态化保护措施。
![]()
从官兵筑标到民众护标,从自发修复到依法追责,戈壁上的这场守护战印证着:真正的地标永远矗立在人们的敬畏心中,任何亵渎历史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与良知的双重严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