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9日,以色列国防军以哈马斯武装人员袭击以军工程部队为由,对加沙南部拉法地区发动大规模空袭和炮击。
加沙卫生部紧急发布通报,此次袭击造成至少45人死亡、70余人受伤,遇难者中包含12名妇女和5名儿童,还有3名当地记者在采访途中不幸身亡。
以军当天公布的作战视频显示,战机连续对加沙地带数十个军事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包括一处长约6公里的地下隧道网络和3个武器储存仓库,地面部队则动用坦克对边境区域进行火力覆盖。
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19日清晨的“黄线”突发事件。
以色列军方发表声明称,哈马斯下属卡桑旅武装人员通过地道突袭正在拆除边境军事设施的以军工程车辆,造成2名士兵当场死亡、3人重伤。
哈马斯方面尚未对此作出回应,但加沙城居民马哈茂德·阿尔·辛迪向媒体回忆,空袭发生时毫无预警,“我们正坐在窗边喝茶,还以为停火能持续下去,突然楼上的房屋就被击中,烟尘瞬间淹没了整条街道”。
尽管以军在当晚宣布恢复执行停火协议,但加沙南部多个居民区仍持续传来爆炸声,局势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
冲突爆发数小时后,哈马斯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以色列移交了一具人质遗体。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证实,红十字会已将遗体转交以军法医部门进行身份鉴定,初步确认该人质为3个月前被绑架的以色列平民。
这是自10月13日双方启动人质交换机制以来,哈马斯累计移交的第9具以色列人质遗体。
以方表示,目前仍有15具人质遗体因加沙地带建筑损毁严重,暂时无法定位挖掘,哈马斯则称需要国际社会提供专业设备协助搜救。
作为回应,以色列安全部门于20日宣布恢复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
此前因停火破裂一度暂停的援助车队当天清晨从纳哈勒奥兹口岸入境,首批40辆卡车装载着食品、饮用水和急救药品。
但以色列方面明确表示,加沙与埃及之间的拉法边境口岸仍将禁止人员通行,仅允许物资运输。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统计,根据停火协议,加沙每天需接收600辆卡车的援助物资才能满足基本需求,但自协议生效以来,实际日均通行量仅为280辆左右,加沙北部地区的面包店和医院已多次出现物资断供情况。
![]()
为挽救濒临破裂的停火协议,美国启动密集外交调解。
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史蒂夫·维特科夫、总统女婿兼中东问题特使贾里德·库什纳于20日抵达特拉维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闭门会谈,重点讨论巩固停火机制及落实“二十步计划”第二阶段内容。
据悉,该计划的核心是推动以色列逐步撤军、哈马斯解除部分武装,并建立临时管理机构治理加沙,但目前双方均未就关键条款达成共识。
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已确认将于22日访问以色列,期间将与内塔尼亚胡共同出席地区安全合作会议。
朗普政府当天在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正通过多边渠道向巴以双方施压,要求严格遵守停火协议,同时已协调埃及、约旦等国参与调停。
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哈马斯内部“激进分子”应对此次冲突负责,暗示哈马斯领导层对武装人员缺乏有效管控,但他强调美国不会派遣地面部队介入冲突。
以色列军方近期开始在“黄线”周边每隔200米设置混凝土路障和黄色标识杆,试图明确边界范围,但加沙居民普遍反映边界划分混乱。
50岁的塔法居民萨米尔向媒体表示:“我们只能在手机上看到电子地图,但地面上很多区域都没有标记,一不小心就可能越界,现在出门都要提心吊胆。”
分析人士指出,边界争议已成为新的冲突隐患,若不能尽快明确划分并得到双方认可,类似的摩擦事件可能再次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