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特刊 | 智能科普新纪元:技术驱动与人文引领的融合之路

0
分享至


刚过去的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各地共组织各类重点科普活动50余万场,在全社会掀起了广覆盖、高质量的科普热潮。

原文 :《人工智能助力科普全链条数智化转型》

作者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许艺琳

图片 |网络

2025年9月,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与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双重推动下,科普实践正迎来一场由技术驱动的生态重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为驱动科普内容生产-传播-接受全链条数智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推动着科学普及从线性传播走向多元主体的共创。

1

创作机制的转变:AI助力知识的“轻加工”

科普的过程涵盖知识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三大基本要素。科普的核心功能是为公众提供科学知识服务,同时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在科普内容生产中,内容素材通常源于专家学者、科研机构、高校的研究成果,需要经过创作者的加工,将学术话语转化为适于公众理解的内容,这一过程依赖专业团队环环相扣的协作,需要人力、物力等各要素的支撑。因此,虽然大量的科研组织、学术机构、出版平台拥有海量的科学数据资源、信息资源,但科普创作的转化率依然有限。

如何打破“科研-科普”之间的壁垒,快速实现“深内容”向“轻知识”的转变,提升科普创作的转化率,是科普工作中常见的难题。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的兴起,恰好可以为此提供解决方案。面对复杂的科学信息,科普创作者可以根据目标受众的偏好,利用人工智能协同创作出兼具趣味性、科学性的科普内容。如在医学科普领域,《协和医学杂志》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科普创作的选题、筛选、生产、优化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建立智能选题工作流,提前预测和捕捉医学科普热点,进而匹配适合转化的学术期刊文章,再结合人工智能进行初稿创作与内容优化,生成文字、漫画、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形成了故事化的多媒介表达。


2

传播与接受方式的转变:精准化与沉浸式体验的融合

人工智能的引入正在推动科普服务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发展,逐步从传统单向的线性传播迈向多元主体的开放共创。人工智能不仅使得科普内容的创作更加快速、便捷,传播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和灵活。在应急科普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结合气象数据、灾害预警信息,向特定区域的用户推送防灾指南;在健康科普中,平台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根据用户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健康建议。这种智能化、精准化的传播模式,提高了科普的实效性和社会影响力,也促进了社会各界对科普事业的共同参与及互动。

在人工智能时代,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进一步融合,科普也进一步向沉浸式、交互式的方向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多模态交互技术、沉浸式终端设备等相结合,可以把抽象的科学原理、复杂的实验过程转化为可观看、可交互的具象化场景,构建虚实融合的传播范式,提升科学知识的可及性与传播效度。当前,科普场馆的数智化已成为重要趋势,为公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索之旅。比如,中国科技馆携手百度,联合山东科技馆、新疆科技馆、湖北科技馆等27家科技馆,推出“科技馆智能体矩阵”,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拓展科普服务的时空边界;深圳科技馆依托AI大模型与多模态交互,制作“慢行城市”“低空出行”等未来交通的动态三维知识图谱,实现多场景展示;虚拟科学媒体人的出现也更进一步丰富了科普主体的形态,如中国航天博物馆推出的数字科普大使“镜月”,凭借酷炫的形象拉近了与Z世代的距离。


人工智能作为科技传播中的重要媒介和工具,正在为科普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其应用也带来诸多隐忧,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幻觉”,可能对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产生威胁,以及版权模糊地带的伦理问题等,依然是绕不开的话题。正如传播学先驱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所揭示的,技术迭代从未改变人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专家学者、科普创作者和编辑等角色在内容传播过程中仍然承担着至关重要的筛选和审查功能,依然是过滤虚假信息、把握科学传播方向、规避伦理风险的核心力量——他们是技术应用的“掌舵者”,更是科学精神的“守护者”。

人工智能与科普事业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技术工具”与“人文价值”的共生共荣。只有在技术创新与伦理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让人工智能始终服务于“传递真科学、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核心目标,人工智能才能有力地架起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为培育科学理性的社会生态、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从长远来看,这种“技术向善”的科普实践,终将成为推动人类探索未知、迈向更高文明境界的重要力量。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72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程鑫云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耗资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却花5000万吃零食,被央视痛批后破产

耗资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却花5000万吃零食,被央视痛批后破产

振华观史
2025-10-31 16:25:53
起风了!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纪念先烈吴石,蓝营掀入党、归党潮

起风了!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纪念先烈吴石,蓝营掀入党、归党潮

林子说事
2025-11-07 12:53:08
湖南省人医17分视频风波,女方肤白貌美、男方儒雅绅士,均被停职

湖南省人医17分视频风波,女方肤白貌美、男方儒雅绅士,均被停职

鋭娱之乐
2025-11-07 08:39:22
34岁阿联酋国脚奥马尔宣布退役,曾被誉为“海湾梅西”

34岁阿联酋国脚奥马尔宣布退役,曾被誉为“海湾梅西”

懂球帝
2025-11-07 10:08:10
突发!002522,1分钟垂直封板!A股化工板块,涨停潮!

突发!002522,1分钟垂直封板!A股化工板块,涨停潮!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7 12:25:18
上海又有顶流演唱会!连嗨6场,部分道路和地铁口将临时管控,警方最新提醒→

上海又有顶流演唱会!连嗨6场,部分道路和地铁口将临时管控,警方最新提醒→

鲁中晨报
2025-11-07 19:23:17
高速通行费全免!湖南、四川成首批试点,有车一族速看

高速通行费全免!湖南、四川成首批试点,有车一族速看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7 11:03:07
福建舰三大指标,给全球航母划下鸿沟,从此海军只分中美和其他

福建舰三大指标,给全球航母划下鸿沟,从此海军只分中美和其他

南宫一二
2025-11-07 17:47:12
震惊!阿森纳目标竟与主帅当场失控大打出手!

震惊!阿森纳目标竟与主帅当场失控大打出手!

澜归序
2025-11-07 13:57:06
美媒重排21届选秀前十,才发现除了4号秀都错了,里夫斯才第6顺位

美媒重排21届选秀前十,才发现除了4号秀都错了,里夫斯才第6顺位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7 14:44:59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7 11:13:50
李春平死了

李春平死了

霹雳炮
2025-11-05 22:34:23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温情邮局
2025-10-21 11:41:22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网友一片抵制,山姆员工天塌了?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网友一片抵制,山姆员工天塌了?

眼光很亮
2025-11-05 11:43:46
徐帆发现账户被转走2072万,质问冯小刚:你养小3了,花这么多钱

徐帆发现账户被转走2072万,质问冯小刚:你养小3了,花这么多钱

八星人
2025-11-07 13:55:59
这块臭豆腐,太上头!

这块臭豆腐,太上头!

梳子姐
2025-11-07 11:18:03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7 03:44:53
牛津发现:高血脂不用治,治好都是误诊?告诉您5个血脂真相

牛津发现:高血脂不用治,治好都是误诊?告诉您5个血脂真相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7 11:09:54
2025-11-07 20:31:00
社会科学报 incentive-icons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报
3697文章数 234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头条要闻

《西游记》沙僧扮演者刘大刚病逝 剧中数位演员已离世

头条要闻

《西游记》沙僧扮演者刘大刚病逝 剧中数位演员已离世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爆发!又一波世界级的投资,砸向海南!

和GTA6撞了!曝《刺客信条Hexe》锁定2026年10月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